李小曉
(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的規劃與發展,均是以富民、惠民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 ”的發展理念。鄉村規劃的轉型發展,應該充分考慮到鄉村居民對于經濟收入、生活環境等需求,避免“重物輕人”。以人為本的鄉村的產業轉型與發展,能夠從居民的需求出發,,合理進行資源配置,建立和諧的人地關系,有助于提升鄉村的生機與活力。鄉村土地的使用,需要考慮到經營主體和對象的多元化,隨著多種新興產業的涌現,土地使用逐漸轉變為復合功能。為了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需要為其提供豐富的公共服務,加強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也要重視生活環境的優化,重視環保問題,加強對污染問題的治理,進而改善鄉村居民的居住環境,保持產業、建設、生態之間的平衡,增加人們經濟收入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其生活品質[1]。
鄉村的規劃與發展不應“同質化”,不能照搬城市規劃方法,也無法對其他鄉村的規劃轉型進行復制,而是需要考慮到鄉村的實際情況,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產業,才能使鄉村更具魅力和吸引力。因此,鄉村的規劃與轉型發展,需要以農村自有資源作為發展依托,基于現代化的理念,應用先進科技,推動產業創新。在參與鄉村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對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進行全面的了解。鄉村的歷史、民俗,均可以作為規劃、設計的參考,應該盡量予以保留,尊重鄉村居民的生活生產方式。將農業、文化、旅游等產業有機結合,打造具有顯著特色的創新產業。既可以滿足鄉村居民的物質生活需求,同時可以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城鄉融合是新時期鄉村發展的重要趨勢,利用城市的工業產業,為農村經濟產業的發展、建設提供支持模,具體包括資源、信息,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構建生態旅游、鄉村文化體驗等經濟產業,吸引城市居民回歸鄉土,有助于促進農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同時也進一步增進城市與農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與此同時,城市的規劃與產業轉型經驗,能夠為鄉村規劃提供一定的參考。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規劃的轉型發展,應該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從整體性出發,全面關注其經濟、生態、文化、景觀等多個方面,以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制定科學完善的轉型發展策略。注重生態保護,加強文化傳承,科學進行產業布局,加強鄉村治理。
鄉村的規劃與建設,主要以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為目標,但是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作為代價,而是需要加強生態建設,構建和諧的鄉村生態體系。在充分利用鄉村的山水、田地、村落等資源進行產業轉型、創新的同時,能夠采取相應的生態保護措,維護鄉村的自然風貌。生態建設的有效開展,對于綠色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上海市崇明區的陳家鎮、港西鎮以及豎新鎮等農村地區,持續探索鄉村振興的新模式。在鄉村規劃與設計中,將生態建設作為重點工作,全面推動崇明“生態島”的建設。建設鄉村公園,并以綠色生活理念為核心,建設“綠色建筑”,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進而打造美麗鄉村,其對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可以改善生態環境,滿足當地居民對于增加經濟收入和改善生活環境的需求。
鄉村的規劃與轉型發展,其目的是建設一個美麗、富饒、有魅力的鄉村,而文化是鄉村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促進了鄉村的經濟發展,鄉村與城市的距離拉近,卻逐漸失去自身的文化魅力。在鄉村規劃建設中,不應忽視文化的傳承,并需要打造豐富、多元的鄉土文化,這是城市社會文化中稀缺的內容。因此,鄉村規劃建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的理念,保留地域鄉土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產業。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景觀、特色民俗作為資源,推進特色旅游產業的發展。以歷史文化、鄉土記憶,吸引更多人前來。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鎮在鄉村規劃與轉型建設中,以“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為目標,推進鄉村“旅游+文化”轉型發展,打造以“鄉愁鄉情”為標簽的旅游產業,利用當地豐厚的人文歷史沉淀,舉辦多種節慶活動,如美食節、文藝表演、民國風情游等,用于宣傳唐家灣鎮的特色文化。目前,唐家灣鎮的“旅游+文化”產業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并產生了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吸引各地游客前來,并呈現出逐漸增長的趨勢。根據唐家灣鎮的發展經驗,說明文化建設在鄉村規劃的轉型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的規劃與發展,已經不再局限于農業,而是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體系,加強其他產業與農業的有機結合,相互支持,共同受益。打造有影響力的產業品牌。以傳統的農業作為基礎,進一步挖掘特色產業。結合鄉村的實際情況,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創新型產業的同時,增加農業收益。天津市在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的工作中,在薊州區漁陽鎮,建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其目的是為了延伸農業產業鏈,打造農村新產業新生態,加強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及第三產業之間的聯系,實現了農產品加工、物流、旅游等產業相互融合,漁陽鎮也逐漸發展成為農業產業強鎮,成為一個宜居宜業的鄉村。
鄉村規劃的轉型發展過程中,應該建立完善的治理機制,為生態建設、文化建設以及產業布局夯實基礎。加強政府、社會以及鄉村居民之間的溝通,在鄉村治理中共同努力,對于鄉村的平穩、有序發展有著的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鄉村治理中,應該重現彰顯鄉村居民生活理念,制定嚴格的行為規范。政府部門作為主導,讓鄉村居民積極參與其中,采取民主協商、集體討論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治理模式,解決鄉村規劃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滿足鄉村居民的實際訴求[2]。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規劃的轉型發展,對于推進地區經濟發展、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有著積極的影響。在鄉村規劃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產業,加快城鄉融合進程。注重生態保護,創造良好的鄉村環境。增加文化底蘊,豐富鄉村魅力。科學進行產業布局,促進產業融合。加強鄉村治理,為生態建設、文化建設以及產業布局提供支持,其對于鄉村振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