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尊風 何玉春
(1.山東正維勘察測繪有限公司; 2.濟南中地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眾所周知,中國的土地面積在全球排名第三。與其他小國相比,中國的土地資源十分豐富。在此前提下,中國的土地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仍在進行中,但一些特定的地質資源因為探查困難造成了勘察難題。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為地質調查工作提供了較好的基礎。中國的經濟目前正在加速發展,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它已被廣泛用于地質勘測、地圖技術和相關設備的生產過程中。例如,在地質勘察中,地理信息系統結合遙感、定位等技術,使得準確性和實用性大大提高,也促進了中國地質工作的穩步發展。
地理信息技術是運用恰當的測繪方法將地面上的標志物進行有效的標記,以此對當前的地質形式進行準確的判斷,并使得技術能夠整合到信息化資源當中,實現更為廣泛的應用。作為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核心,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和全球定位系統也是國家和相關公司行政規劃管理和技術建設規劃的重要技術。由于這個原因,該技術必須不斷改進以使其普及。
當前,如果所有地質調查均已成功完成,則必須提供一組高質量且相當準確的地形圖以供參考。目前,全球定位系統已成功用于現場測量技術中,可以實時實現動態差分法,并且已廣泛用于雷達干擾技術中。另外,全球定位系統的動態微分方法的精度實時達到了厘米級別,并且三維定位效果可以定位在任何給定的位置坐標系上。它的優勢是高效、實時定位和高精度。地理信息技術用于電纜管道方面,就可以實現PTMS 電纜信息系統。地理信息技術用于分層管理地理元素和電纜通道的內部設施是總分關系,有效地組織和合并所有信息。員工使用PTMS電纜管道信息管理系統的軟件輸入電纜管道分類帳,然后將其歸檔,以獲取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對于將來的數據分析非常實用。信息將通過正確的措施進行處理并得到有效調整。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定位系統、衛星識別系統、圖像數據處理系統和計算機信息系統等幾個方面。衛星系統用于收集中國陸地區域土壤狀況的圖像,并分析中國陸地區域的地形狀況。圖像數據處理系統在獲得土地圖像信息后,直接反饋到系統,最后計算機系統將前面所獲得的綜合信息繪制成圖。定位系統主要在地質勘測中便于工作人員的專業工作。
地理信息系統也被成為GIS 系統,主要起到對地理信息特征進行收集整理的作用。其強大的信息獲取與圖形圖像技術為我國地質勘測提供強大的技術資源,并在促進中國地質調查工作的發展中發揮了作用。
我國的土地資源中有許多豐富的礦產,這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多資源存在于地質深處,僅靠人工不能完成對其勘察與應用。利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可以高效地開采許多礦物,并且采礦的總體進度正在加快。使用測繪技能非常重要,而地質測繪在應用中發揮了最根本的作用。即使很小的偏差也必須進行系統分析,并與實際的測量和制圖工作相結合。在正常情況下,地質問題調查的第一要點是勘測和制圖,以彌補勘測的不足,然后將實際的數據進行組合以供將來分析。近年來,中國科學技術部門推出了使用高科技技術創建相關土地資源圖的新產品。
如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對于全世界國家都具有很大的危害,其不僅會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還將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為了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危害,必須進行有效的地質災害預測,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測量和制圖的發展促成了這一點。國家地質災害總局已決定使用地理信息技術制圖和測繪來預測和預防地質災害。高技術可以實現地質災害的數字化分析與預測,為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地質勘探專家李教授使用地理信息技術的測繪技術研究和驗證了南非的自然資源儲量。他們使用地理信息系統測量和繪圖技術,通過對地區海域調查,分析了粉質物含量,應用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對該區域的自然資源儲量進行預測與分析。
從系統角度來看,未來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將朝著數據標準化(I nteroperable GIS)、系統智能(Cyber GIS)、系統集成(Component GIS)、平臺網絡(Web GIS)、數據多維化(3D 和4D GIS)以及社會化的應用(Digital Earth DE)的方向快速發展。 GIS 系統集成平臺是交互操作的地理信息系統(Interoperable GIS),它可以在異構環境中完成多個地理信息系統或其應用系統之間的通信,以便在執行特殊任務之前實現相互協作。全球定位系統(GPS)使用衛星信號,這些信號在20000 km 以上的高軌道上運行,該技術使用地心坐標系統,目前地球軌道上有27 顆衛星(包括3 顆備用衛星)在20200km 的高度。自成立以來,GPS 一直專注于無線定位和導航。下面對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進行詳細的分析:
中國數據時代的當前背景是“大數據時代”。在這段時間里,中國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研發了許多高科技技術。大數據時代的背景擴大了數據收集的方式,在中國的地質勘探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信息化技術促成了跨平臺的數據收集,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將來也將實現并更好地發展多平臺化。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將來一定會朝著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在確定并上傳了一定區域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地形地貌信息后,通過衛星識別系統、地理信息定位系統、計算機系統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數據處理,變得高效而精確,數據處理不再麻煩。
在實際的地質調查過程中,一般可以通過網絡確定地理信息,但是大部分地理信息并不能通過網絡獲得,只能實地研究或大量閱讀文獻獲得它。這種地質調查的進展緩慢,需要大量的人員和財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完成地質調查后,許多技術人員開始將相關的數據和材料上傳信息平臺供同行使用,網絡數據交換必然帶來測繪技術的騰飛。
總體而言,我國測繪技術仍在發展和完善中,測繪技術的總體水平正在穩步提高。在研究和探索了地質測繪技術的運用之后,人們還掌握了地質測繪技術,認識水平也得到了加深。綜上所述,中國地質調查工作的總體質量和水平有很大提高,促進我國地質調查產業的穩定發展。此外,在未來的測繪工作中,工作人員必須及時學習新技術的應用,為測繪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