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笑蓉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山西 運城 044000)
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旨在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但是目前由于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問題,使得現代學徒制并沒有有效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由此來看,構建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路徑亟待解決。
現代學徒制是對傳統學徒制的一種延伸,將傳統學徒制引入到職業教育中,實現對學生的全面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在執行過程中,高職學校需要和企業共同對學生培訓,同時促進教育和產業相結合,實現跨界的教育。總體來看,現代學徒制是一個校企合作育人的雙元育人制度,通過對學生進行崗位培養,學生具有學生和學徒的雙重身份,是一種工學交替的教學制度。
隨著時代進步,很多高職院校都在擴大招生規模,一方面學生數量增多,導致生源參差不齊的問題暴露出來。很多學校培養的學生并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各方面的問題制約著高校水平的提升。
學徒制的教學培養需要有較高的師資力量作為支持,并且隨著高職招生人數和社會要求的提升,對教師的要求日益增高。然而,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都受學歷學識或者企業實踐鍛煉經驗的限制,無法清楚地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或者是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很難給學生在動手實踐上予以足夠的引導,使得人才培養未能獲得良好的成效。
不少高職院校都是從原來的中專院校直接升格的,導致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機制都十分落后,很多學校難以擺脫傳統的教育體制影響,人才培養方法陳舊,不能滿足全新的教學要求。而且,在和企業合作上也沒有足夠的經驗,高職院校和企業對接的效果比較差,最終導致現代學徒制效果比較差。很多高職院校也缺少足夠的積極性,并沒有充分考慮自身和企業如何交流,最后造成學生并不能真正在崗位上得到培養,很多學生所獲得的知識都是理論為主的,缺少足夠的實踐能力。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經濟增長速度在降低,社會相比過去有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很多企業也開始有產能過剩的問題。傳統校企合作方式都是2+1 模式,這種學制導致學生在企業中實訓的機會比較少,而隨著經濟不景氣,企業能給學生提供的實訓機會相比過去更有所下降。所以,學生的能力很難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銜接,學生進入企業之后不能很快適應企業的要求,就業比較困難。企業也招收不到合格學生的問題。
高職學校的管理制度并不能和企業的生產制度充分兼容,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高職院校的管理水平。高職院校并不喜歡企業參與到教學管理的工作當中,導致學校的教學管理體制不能進步,各種教學制度的建設也難以滿足學生實踐的要求。在教學理念上,也有重視理論而看清實踐的問題。同時,學校也沒有相應的評價體系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評價,這導致學校和學生都不清楚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很難從對目前的教學體制進行科學的改革。
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教學資源、就業率等因素來選擇試點專業。學校在專業立項中比起專業優勢與教學質量、教師團隊等因素,也不能忽視就業率這一重要因素。雖然有些學校申請一些專業成為現代學徒制立項專業較為容易,但是更應該綜合全面考慮到學生的前途和未來,科學安排對在校學生的培養,看中教學質量過于專業數量。
現代學徒制為了保證人才的教育質量和針對性,就需要超在不同層面實現教育和生產的對接,例如實現項目設置和產業的對接,保證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對接,教育過程與成產過程對接。并且培養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并且助力企業領先一步吸納更多被產業需要的優秀人才。
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市場體制來構建學進行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市場為先導,圍繞市場要求來進行學徒制的創新。首先,學校要開展雙導師團隊建設,先制定雙導師的標準,校企聯合構建雙導師的培養工作,明確培養內容、培養方法、工資待遇,利用股利措施促進更多教師學習向雙導師的方向發展,提升教師的整體水平。高職院校結合專業教學和職業需求,專門構建學校實訓基地,保證教學效果。學校可以和企業聯合辦學,就可以和企業共享高級技術人員和實訓條件,從而獲得“師傅”資源和實訓基地。最后,學校在經費的管理上需要根據學徒制的需求進行優化,通過建立學徒專項經費制度,保證學徒制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高職院校在教學模式上的落后是導致現代學徒制難以推行的關鍵原因,職業教育需要同時考慮學校教育和企業培訓兩個方面的內容,必須要考慮教學、企業等多方面的需求,所以不能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了讓雙元育人可行,就需要充分利用工學結合的模式,改變原本的人才培養體制。學校和企業根據工作崗位任務和人才培養規律,研究學生所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從而建立起專業的教學標準,最后構建起學先學后訓的教學方式。
考核評價體系是現代學徒制建設的關鍵,首先,通過建立績效考核體系,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從而保證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其次,建立學生學習的評價體系,了解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從兩個角度展開,包括學生職業能力和教學內容的學習水平,所以需要建立雙軌制的考核方式,提高對學生的了解,反映出學生不同方面的真實水平。
為了保證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效果,學校需要根市場、企業的需求、企業學徒培養能力來選擇企業。但是目前很多學校在選擇企業的時候比較被動,所以可以由政府引導,減少學校和企業合作的阻力,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也能夠讓企業獲得更多的人才。首先,政府需要為學校提供一定資金上的支持,幫助學校獲得專項資金,促進學校在專業和課程建設上的水平提升。通過政府扶持,讓高職院校對學徒制建設有更高的積極性。其次,政府還可以吸引企業參加現代學徒制的試點,讓企業能夠加入到教學工作中。再次,政府還可以組建專門的部門負責給高職學校、企業牽頭,讓企業和高職院校有暢通的渠道交流,發揮出輔助和協調作用。
高職院校為了提升教學水平,需要結合市場需求,建立現代學徒制培養方法。為此,必須解決高職院校當前存在的問題,減少現代學徒制的阻力。通過加強專業建設、有效應用校內資源、與企業密切合作,保證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政府也要為企業和學校牽頭,為學校提供資金支持,推動學校提升教學水平,保證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