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新
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量科技成果應用到了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在教育領域中,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實踐措施,希望可以為小學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
一、運用多媒體功能創設合適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教育所面對的受教群體,是身心發育尚未成熟的兒童,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時常會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基于此,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應該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以興趣帶動學習的目的,進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效果。通過長期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研究,我發現,使用多媒體功能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可以適當地加大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力度,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首先,教師在運用多媒體功能創設教學情境時,應該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喜好,認真分析語文教學的內容,確保創設出的情境與教學內容相貼合。其次,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運用多媒體功能時,還要融入一些趣味性元素,如此一來,必然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開展《小馬過河》教學活動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功能,為學生創設出與文章內容相適應的情境。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小馬過河》的動畫片,要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想一想到底誰說得對,同時還要說一說看完之后有何感想。動畫片播放完成后,學生已經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動畫片為背景,用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還原動畫內容。如,教師可以挑選出幾名學生,讓他們學生分別扮演動畫中的“老馬”“小馬”“老牛”和“小松鼠”。接下來,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功能,根據學生的表演及時轉變場景,如“一條寬寬的河流”或者“活潑可愛的小松鼠”等,學生在情境中融入故事,也有效地提高了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多媒體的輔助,不僅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功能突出知識重點、突破知識難點
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涉及字詞句的學習和應用,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多會以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為主,久而久之,必然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嚴重的排斥心理。此外,對于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無法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講解,這對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學生而言,無疑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因此,教師必須針對上述教學中的問題,創新出合適的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重點及難點。基于此,多媒體功能在教學中的應用,就能夠發揮出良好的效果,這主要是由于多媒體可以將抽象性的知識點轉變為形象生動的圖片、視頻和聲音內容,也就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教師在開展《題西林壁》古詩教學活動時,針對學生無法理解古詩句意思的問題,可以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功能,將文字知識進行有效地轉化,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如,當教學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山嶺的圖片,并且圖片能夠進行視角上的轉換,從而讓學生通過實際感受,理解詩句所包含的意思。學生通過多媒體功能的演示,能夠明白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可以得到不同的畫面。此時,教師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不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要以全面的視角對待問題。
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功能教學知識難點和重點,不僅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系在課堂學習中。所以,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和創新多媒體功能的應用方式,從而更好地發揮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是現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在任何階段性教學中,以及在任何學科中,都要積極地展開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應用和創新,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