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雙
核心素養是最基礎、最具生長性的關鍵素養,就像大廈的地基,決定大廈的高度。張店區華潤實驗小學以“研究學生”為課堂的起點,以“核心問題”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為最終目標,逐步完善基于“核心素養”的3.0版綠色課堂教學。
一、專家+“草根”,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1.專家引領,提升理念。學校的數學團隊專業發展顧問——上海市數學特級教師、靜安區教育學院副院長曹培英教授每學期都如約來我校指導課堂教學,鄭杰校長,市教研員丁華芳、王年超兩位老師,小學部王瑤主任,教研員張偉偉、翟娟老師等多名教學專家先后深入學校指導課堂教學工作。
2.“草根”帶動,資源共享。每學期,校內“草根”優秀教師都會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老師們分享,或上觀摩課,或做課堂經驗總結報告,為老師們特別是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非常有效的引領。
二、“風暴式”研究模式,直面學科核心素養
1.典型輻射,推動核心素養落地。學期初,學校召開“有效推進3.0版綠色課堂教學研討會”,三年級組就“怎樣通過板塊式教學設計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落地”做了典型匯報,通過四輪課例研討,漸漸明晰了“哪些是三年級學生應具備的閱讀素養”“如何基于學情進行精讀課文的板塊式教學設計”。在研討的基礎上,各教研組亮點展示課閃亮登場。潘昕、張萌萌等年輕教師,在豐富多樣的游戲中,引領學生學習新知,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提升了學科素養。
2.風暴式主題教研,確定核心訓練點。周三下午,以教研組為單位,在固定的教研活動時間進行“磨課式”集體教研;在教研組細研的基礎上,周四下午,同一學科組開展“沙龍式”教研活動,圍繞學科教學實踐中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通過專題討論、現場示范、爭鳴交流、案例分析等多種方式,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期末,學校舉辦跨學科主題教研活動,以指向問題解決的課例研究帶動教學研究。
三、課堂教學,落腳學生核心素養
如果離開了學生談課堂,無異于緣木求魚,空中建樓。孩子已有的經驗是什么,孩子需要什么,孩子的難點在哪里,孩子的興趣點在哪里……教師必須明晰。
1.研學單,知學生。教師課前設計針對學情的研學單,再根據研學單對學生進行分類,準備把握學情,針對性修正教學設計。
2.教學設計,關注學生。學生會的,不做設計;經過學生探究能會的,設計探究的方式;重點關注學生研而不會的問題,關注有利于提升能力的問題。
3.教學過程,注重生成。教學中,重點關注如何引領學生有效探究,如何在探究中有效點撥提升,發展學生思維,使核心素養在課堂上落地生根。
4.“品質”培養,貫穿始終。好的學習品質,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為此,我們以“雙十”習慣為抓手,將“學科自主學習品質標準(試行)”貫穿教學始終,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在實處。
四、活動載體,聚焦核心素養
1.溫馨杯賽課,展示3.0版綠色課堂魅力。每年一屆的溫馨杯賽課活動均展示了綠色課堂改革的成果。今年舉行了基于核心素養的“自主,合作,創新”團體賽課活動。11個教研團隊參賽,備課、說課、上課、評課一氣呵成,充分展示了3.0版綠色課堂的魅力。
2.主題研討課,領悟3.0版綠色課堂魅力。為了將研究學生主題落到實處,學校組織了不同層面的課堂展示活動。9月份“新教師成長課”,立足于于學情制定學習目標,選擇突破策略;10月份“優秀教師展示課”以核心訓練點為抓手,著力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11月份“個性課堂展示課”,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贏得了師生的認可……
“每次到校感受都不一樣!這次感覺學校的課堂教學更是進步一大截,讓人驚喜!”市教研室丁華芳老師對我校進行教學工作督導評估時,如是評價。
《中國教師報》針對我校綠色課堂改革做了《通往綠色課堂的“綠動力”》的整版報道;學校參加區優質課語文、數學、體育、品德等參賽學科均獲一等獎……
張店區華潤實驗小學“綠色課堂”這艘大船正踏風破浪,穩健前行。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一定能收獲百花齊放的滿園春色!我們期待著,踐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