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智
摘 要:在現階段的高職藝術教育活動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傳統手工藝資源的利用,充分利用我國傳統手工藝,加強中華文明的延續,實現不同區域內特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因而在現階段的高職藝術教育活動中,要加強傳統手工藝資源的利用,借助傳統手工藝資源的優勢有效提升高職藝術教育整體的質量和水平。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能夠進一步加強對我國傳統手工藝的學習,深刻了解傳統手工藝?;诖耍恼戮透呗毸囆g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傳統手工藝資源在高職藝術教育中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價值進行研究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在高職藝術教育中加強傳統手工藝資源的使用。
關鍵詞:傳統手工藝;高職;藝術教育
我國的傳統手工藝技術分為雕刻、刺繡、泥塑等多種類型。伴隨著社會經濟和文明的發展,傳統手工藝技術在不斷進步和創新,因而具有很強的時代特性,但主要還是以人工制作為主。在傳統手工藝的制作過程中,一旦采用了機械化生產,脫離人的雙手,其核心價值就會逐漸喪失。在目前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許多外來文化和我國的傳統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國傳統文化及手工藝的改革和創新。而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國手工藝技術不被重視,缺乏有效的傳承。因而在當前的高職藝術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傳統手工藝的教學,充分發揮傳統手工藝資源的優勢和獨特的育人功能,并在教學中將傳統手工藝技術發揚下去。
一、傳統手工藝資源的特征
傳統手工藝可以作為我國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發展并留存下來的民間藝術,還有一大批的傳統手工藝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年來,國家逐漸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在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提倡采用傳統手工藝來進行藝術教學,在加強傳統手工藝繼承和弘揚的過程中,結合時代特性對傳統手工藝進行創新。傳統手工藝最大的特點在于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區域性。在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有部分工藝品已經采用了機械化的方式來進行生產,這樣的生產方式使得傳統手工藝技術難以得到有效傳承。在傳統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中,主要是利用人工的實踐活動,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在藝術作品中注入情感和靈魂。不同的區域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傳統手工藝具有一定的差異。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樣性,形成了不同的手工藝作品,其中蘊含了不同民族的特色和不同區域的風格,具有很強的代表性[1]。在現階段的高職藝術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加強傳統手工藝資源的使用,加強審美教育,在傳承發揚傳統手工藝發揚傳承的同時,不斷豐富高職藝術教育的資源,有效提升高職藝術教育整體的質量和水平。
二、高職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在現階段的高職藝術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式,有效提升其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水平。而在高職藝術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由于更加注重專門人才的培養,高職教師重視結合相應的教學活動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缺乏有效的素質教育,使得相應的教學活動達不到實際的教學目標。再加上教學資源匱乏,在高職藝術教育活動中,沒有專門的藝術教師,相應的教學器材較少,導致高職藝術教育活動流于形式,難以達到實際的教學目標。在高職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有著較高的理論水平,同時還需要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在具體教學活動中能夠將藝術教育活動與現實生活和學生的專業有效結合在一起。而在實際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教師的素質達不到實際要求。一是隨意設置和更換課程,使得整個藝術教育課程與社會發展不協調;二是課程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嚴重影響了高職藝術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三是缺乏靈活的教學方法,降低了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的整體質量,難以進行有效的創新。
三、高職藝術教育中傳統手工藝資源應用的價值
(一)加強傳統手工藝傳承,構建高效藝術課堂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傳統手工藝被忽視,越來越少有人潛心學習傳統手工藝技術,出現該現象的根本原因則是傳統手工藝技術的重要性被大家忽視。因而在現階段的傳統手工藝發展過程中,其面臨著退化和失傳的危險。針對這一現象,要全面加強傳統手工藝技術的傳承和保護,而將傳統手工藝技術融入高職藝術課堂教學中,能夠在加強傳統手工藝傳承的同時,做好傳統手工藝的創新發展,有效增強傳統手工藝的時代特性。在藝術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加強對傳統手工藝的歷史知識、制作方法等相關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對傳統手工藝產生新的認識和理解。在高職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綜合各地區的傳統手工藝,進一步加強教學內容的篩選,結合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的教學內容,有效提升其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水平。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明確高職藝術教育與傳統手工藝技術融合的根本目的,使得傳統文化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歷久彌新。
(二)加強傳統藝術教育,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在高職院校藝術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傳統手工藝資源,進一步加強藝術教育,通過有效的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而在高職藝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積極帶領學生進行藝術實踐,在藝術實踐的課堂上有效滲透傳統手工藝技術教學,讓學生能夠學會用自己的雙手來創作手工藝作品。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結合自己對美的定義和認識來進一步加強創作,有效提高學生整體的創作能力和實踐能力[2]。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能綜合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加強對傳統手工藝技術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將其應用到自己的作品創作中。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完成手工藝創作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審美水平。高效落實藝術教育活動,保障相應的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能夠對傳統手工藝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三)引導學生加強創新實踐,創新傳統手工藝
在高職院校藝術教育活動中,為了有效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加強傳統手工藝的創新,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傳統手工藝資源的應用中,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加強思考和探究,通過有效的思考實現傳統手工藝的革新。針對傳統手工藝技術,在其實際的應用中要結合時代特征,加強創新和改革。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到當代社會對傳統手工藝技術帶來的影響。為了保障傳統手工藝技術能夠得到科學合理的使用,且能夠實現有效的創新,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來完成手工藝制品的制作,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夠綜合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斷探索手工藝作品制作的創新點,將創新思維能夠應用到手工藝作品的制作當中[3]。而在具體的藝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征以及高職藝術教育活動的要求,充分利用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督促學生加強思考和探究。在加強手工藝傳承發展的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審美水平,以實現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和發揚。這就需要教師在藝術教育活動中能夠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通過綜合有效的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有效滲透傳統手工藝技術,實現傳統手工藝技術的創新發展。
四、結語
在高職藝術教育活動中,加強傳統手工藝資源的使用能夠有效提升其整體的教學質量,同時能夠綜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不斷優化創新教學過程,適當調整教學計劃,采用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以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參考文獻:
[1]褚小麗,韓雪晨.傳統手工藝在高校特色文化構建中的實踐:以裝飾畫為例[J].藝術品鑒,2020(5):114-116,120.
[2]李佳,周曉宏,閆占軍.淺析蒙古族傳統手工藝文化資源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明日風尚,2019(24):36,38.
[3]嚴永和,高俊山.南方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資源體系與知識產權法體系:耦合與調適[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5):48-52.
作者單位:
許昌電氣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