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汝強 劉礦 馬村 李虎 楊麗娟 趙振霞 牛文靜
摘 要 工廠化育苗是當前茄子育苗技術改革的重要方向,解決了茄子育苗和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規范了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對提高茄子產業化水平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基于此,總結分析茄子工廠化育苗技術規程。
關鍵詞 茄子;工廠化育苗;技術規程
中圖分類號:S64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23
蔬菜工廠化育苗是為滿足蔬菜生產所形成全新育苗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蔬菜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促進了我國蔬菜產業轉型發展。
茄子是十分關鍵的蔬菜品種。現階段,山東省茄子種植面積廣闊,成為出口茄子非常關鍵的生產基地。隨著茄子產業化以及規模化發展,市場對茄子工程化育苗技術提出更高要求,且要求保證達到壯苗標準。所以,為充分達到這一標準,優化和完善茄子工廠化育苗生產技術,嚴格規范生產管理各關鍵節點和環節,制定科學規范的茄子工廠化育苗技術規程,促使茄子工廠化育苗生產技術標準可以得到有效優化完善。
1 成苗標準
子葉無破損,莖葉粗壯,葉片肥厚,顏色深綠,無病斑以及蟲害問題,根坨成型,根系繁茂,發育良好。株高保持在18~20 cm,四葉一心以上。春季育苗,苗齡應該在40~50 d;秋季育苗,苗齡應該在30~35 d[1]。
2 工廠化育苗主要設施設備
工廠化育苗所需設施包括基質攪拌機、催芽室、日常溫室、育苗床以及噴淋降溫系統和加溫設備等。
3 設施消毒
3.1 育苗溫室消毒
育苗溫室中,每667 m2地使用高錳酸鉀1.65 kg、甲醛1.65 kg和開水8.4 kg仔細徹底消毒。具體操作為在水中添加甲醛,之后添加高錳酸鉀,形成煙霧反應,而后將溫室封閉2 d消毒處理。
3.2 穴盤消毒
使用40%甲醛1 000倍液,對苗盤浸泡15~20 min,并于上層加蓋塑料薄膜,保持7 d密封,最后用清水仔細徹底清洗。
4 育苗基質及配比
育苗基質具體采用珍珠巖或草炭等,一般選擇草炭、珍珠巖(粒徑3 mm)以及蛭石,比例控制在6∶3∶1。夏秋季節進行育苗,可適量增加蛭石,確保水分充足;冬季進行育苗,可適量增加珍珠巖,加快水分蒸發。
配制育苗基質之前,用篩子對草炭進行過篩處理,之后根據比例配制,配制時需注意攪拌均勻,每立方米基質之中可配置三元復合肥1 kg,氮、磷、鉀元素含量則控制在15%為宜。之后,選擇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或是每立方米基質使用苗菌敵80~100 g,對基質采取滅菌消毒處理。消毒后,選塑料薄膜,對配制完成的基質進行密封,7 d后方可使用[2]。
5 育苗穴盤的選擇及裝盤
茄子育苗時,苗盤選擇72孔或者105孔皆可,裝盤所用基質含水量應保證適中。裝盤時,需確保所有孔均填滿基質,切勿緊壓,應確保疏松,同時避免中空。
6 播種及催芽
6.1 用種量確定
用種量一般基于公式進行科學計算,具體公式如下。
6.2 種子質量
種子應符合GB 16715.3-2010《瓜菜作物種子 第三部分:茄果類》2級以上要求。
6.3 播種
一般每穴播種量通常為1粒,播種深入則需達到5~8 mm,后使用蛭石進行均勻覆蓋,灌溉適量水。
6.4 催芽
澆水之后,摞疊育苗盤,保持合理高度,下方墊控盤,確保苗盤內部保持良好的通氣條件和溫濕度,并用地膜進行覆蓋,保證遮陰存放,以利于催芽。同時,溫度控制在25~30 ℃,5~7 d便可出苗。
6.5 擺盤
出苗之后,將育苗盤放置到苗床位置,并噴灑適量水。若苗盤中所含基質相對較為干燥,灌水量則需相應增加,保證苗齊苗壯。
7 苗期管理
7.1 水肥管理
出苗后及時灌水,使基質保持濕潤狀態。高溫時,噴水量需適當增加;陰雨天氣情況下,噴水量需適當減少。除此之外,搭配噴水,選擇寶利豐營養液進行聯合噴施。子葉全部展開之后,噴施1 500倍寶利豐營養液。同時,噴施時間選擇早間為宜,隨著苗齡不斷增加,營養液濃度可相應提高。苗齡10~15 d,兩葉一心時,可將營養液濃度提升到1 000倍,以后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營養液的濃度。
7.2 溫濕度管理
茄子幼苗生長發育過程中,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5~30 ℃,夜間溫度保持在20~22 ℃,基質溫度則需采取精準控制,盡量保持在20~25 ℃;空氣相對濕度同樣需確保足夠高,應當保持70%~80%。夏秋高溫季節,茄子育苗時,白天最高溫度不宜大于35 ℃,溫度較高則需通過遮陽等方式有效降溫;冬季氣溫較低情況下,夜間溫度應大于15 ℃,溫度較低則需采取合理方式進行增溫[3]。
7.3 株型調控
高溫時期,幼苗生長速度較快,需對株型采取合理調控,結合溫度以及生長態勢,合理噴施多效唑,確保良好長勢,以防造成徒長。噴施完成后,對根系生長進行重點觀察,若根系深入基質下部土壤,則需對灌水進行有效控制;根系若暫時停留于上部,則需合理增加灌水量。
8 病蟲害防治
苗期階段,常見病害包括立枯病、猝倒病和莖腐病等,常見蟲害包括蚜蟲、斑潛蠅、菜青蟲以及白粉虱等。
8.1 農業防治
幼苗階段,灌溉水需適時適量,陰雨天氣盡可能避免噴水,確保溫室濕度不超標,有效預防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
8.2 物理防治
8.2.1 設防蟲網
在育苗溫室通風口以及進出口位置使用60目防蟲網,對蟲害進行有效預防。
8.2.2 利用黃板誘殺白粉虱、蚜蟲
可在苗床上部50 cm處設黃板,對蚜蟲和白粉虱等害蟲進行有效誘殺。一般每667 m2地黃板數量控制在30~40個。
8.3 化學防治
猝倒病防治選擇嘧菌酯1 500倍液或噁霉靈3 000倍液、百菌清800倍液在苗木生長初期進行有效噴施,后間隔5~7 d噴施一次。
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為害,選擇安達爾1 500倍液或是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噴施。防治白粉虱,選擇2.5%撲虱蚜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進行有效噴施,次數控制在1~2次。螨蟲為害,需使用阿維菌素防治,薊馬可用艾綠士防治。在具體防治過程中,需將不同藥劑進行合理混用,并輪換交替使用,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農藥施用時間應當盡量控制在下午16:00以后,避免出現藥害問題。
9 結語
總結茄子工廠化育苗技術規程可確保茄子工廠化育苗有章可循,保證成品苗無病蟲害、苗齊、粗壯,為市場提供優質種苗,為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的轉型發展提供可靠保障,促進茄子種植產業化發展,進而增加農民收入。
參考文獻
[1] 張麗娟.淺析茄子工廠化育苗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6):165.
[2] 劉殿金.茄子穴盤工廠化育苗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3):67.
[3] 譚鏡根,馬才壽,王錦明,等.茄子工廠化育苗及其高產栽培技術[J].廣西熱帶農業,2008(1):26-27.
(責任編輯:劉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