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
摘 要 發展規模化養豬事業不僅可以帶動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還能推動基層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從而起到提質增效的效果。其中,保育豬養殖是重要的一方面,對整個豬場的發展起著基礎性作用。但是由于在飼養過程中使用的管理方式不正確,保育豬養殖事業陷入低迷。基于此,探討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要點。
關鍵詞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S828.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3.090
豬肉作為一種高蛋白食物,能夠滿足人們營養需求的同時,也是比較容易獲得的一種肉類食品,其質量是當前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在養豬場中,保育豬也被稱為仔豬,也就是剛剛斷奶的小豬,這種豬具有一些特點:生長發育較快,容易受到病毒、疾病和細菌的入侵,極易生病,需要飼養員提起重視。總結養豬行業保育豬飼養員的有效經驗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規模化豬場的發展,助力豬場經濟效益的提升[1]。
1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飼料存在質量問題
一些養殖場存在飼料搭配不合理、飼料質量不良等問題。導致保育豬飼料存在質量問題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1)一些養殖人員目光短淺,為了節省養殖保育豬的成本,選擇一些低質量的飼料,不能滿足保育豬的生長需要,甚至會帶來一些疾病困擾,形成大規模的保育豬感染現象。2)一些養殖人員為了加快保育豬的生長,在保育豬的飼料中過量投入激素等其他提高生長速度的增長劑。這類增長劑中會存在許多對保育豬生長產生消極影響的成分,嚴重影響豬肉的質量,對規模化豬場的健康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2]。
1.2 缺乏科學合理的保育豬管理方法
在保育豬養殖業中,管理方法錯誤或者效率較低的現象十分嚴重,影響著保育豬的生長。1)可能存在保育豬營養搭配和管理問題。養殖人員不能利用相關技術搭配營養價值較高的飼料,這樣保育豬不能得到充足的營養物質,無法健康生長。2)養殖人員沒有采取科學的管理辦法,在保育豬生長過程中沒有做好管理工作,如通風、控制細菌感染等,不利于保育豬的健康生長。
1.3 保育豬的生長環境較差
養殖業養殖環境普遍較差,保育豬在生長過程中排出的糞便會導致蟲子或者蚊子等生物滋生,一定程度上造成保育豬的生長環境變差,不僅影響保育豬的質量,還會對保育豬的生長帶來影響。此外,一些保育豬可能會將糞便排放在飲用水中,導致部分保育豬會食入一些排泄物,不利于保育豬的健康生長。
2 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的具體運用
2.1 做好飼料管理工作
保育豬飼料搭配工作是促進其健康生長的前提。合理搭配飼料,并保證各種營養元素都能被保育豬吸收,才能對保育豬的生長起到助推作用。所以,飼養員既要采用優質的飼料喂養保育豬,又要做好檢測工作,檢測保育豬是否在合理正常的范圍中生長。此外,飼料作為一種食物也具有保質期,所以,養殖人員要時刻關注飼料質量,最好設定一個飼料檢測的周期,過期的飼料要及時淘汰,不能繼續投入到保育豬的飼料中。如果沒有做好檢測工作,一些發霉或者過期的飼料會嚴重影響保育豬的健康,降低豬肉的質量。所以,在飼料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要加大關注力度,對一些快要過期或者劣質的飼料要加大抵制力度,確保飼料的合理健康[3]。
2.2 做好保育豬的營養管理工作
在保育豬養殖過程中,營養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通過營養元素的投入,可以提高保育豬的抗病能力,減少保育豬生病的風險。因此,飼養員需要給保育豬提供充足、優質的飼料,并科學搭配營養,提高保育豬的生長速度和質量。但是如果僅靠飼料維持保育豬的生長,保育豬營養攝入不均衡,將難以確保保育豬的生長質量。在營養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根據保育豬的實際生長情況來搭配飼料,并適當投入有利于保育豬生長的營養元素;同時,在搭配飼料過程中,蛋白質和微量元素不可或缺,以確保保育豬吸收良好,使其體能達到相應的標準。做到上述管理工作,可以促進保育豬的健康快速生長,既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優質豬肉的需求,又可以為養殖場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2.3 免疫管理
保育豬染上疾病可能會出現生長緩慢、體重下降或者精神萎靡不振等現象;而如果感染上傳染病,還會威脅到整個養殖場中保育豬的正常生長,致使養殖場難以實現預期目標。1)保育豬和其他牲畜動物相比,免疫力較低,并且容易感染病菌,所以保育豬的檢疫工作不能忽視。例如,為保育豬注射抗體疫苗、定期檢查身體生長狀況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和排除具有潛在危害的保育豬,采取科學的方法解決,為保育豬的生長提供保障。2)還可以從源頭上控制保育豬的發病率,購買種豬時加強檢疫工作,確保種豬健康、符合養殖標準,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育豬生長過程中的染病概率。除此之外,養殖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保育豬免疫力保障措施,可以選擇為保育豬提供相應的藥物,維持保育豬的生長機能。藥物的使用劑量和標準要根據保育豬的生長情況、專業獸醫的指導正確投入使用,這樣既可以避免過量使用免疫力藥物而產生副作用,也能防止藥物使用較少不能達到免疫要求的情況[4]。
2.4 對豬群進行科學管理
圈養是保育豬常用的養殖辦法。保育豬達到飼養標準后就會投入保育舍中。為了降低豬群發病率,需要對保育舍進行科學管理。1)養殖人員可以對保育舍進行多次清洗和消毒,這樣不易滋生病蟲和細菌;2)要將保育舍中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為保育豬提供舒適的環境;3)飼養員還要在保育豬放入保育舍之前投放合理的飼料,對剛放入豬圈的保育豬進行24小時監控,確保保育豬能夠適應新的生長環境,以此來促進保育豬健康生長;4)如果發現保育豬在生長過程中存在反常現象,也要及時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盡量將危害降到最低[5]。
2.5 保持保育舍中良好的通風性
保育豬發生疾病的較大影響因素在于保育舍的通風性。保育豬生活在封閉空間內將會受到其他細菌的影響,導致大規模的保育豬生病。所以,飼養員要保持保育舍的通風性,降低保育豬發生疾病的風險。一旦保育豬發生疾病等問題,飼養員就要花費資金解決這些問題,將會提高養殖成本,影響養殖場的利益,并影響養殖人員的經濟收入。另外,還需要注意保育豬飼養密度。在養殖過程中,很多養殖戶為了節省空間,在一個狹小的空間中投放大量的保育豬,這種做法不利于保育豬獲得足夠的生長空間。
2.6 做好保育舍的衛生消毒工作
在保育豬進入保育舍之前,要對內部的設備進行沖洗,同時做好消毒工作,在保育舍中噴灑84消毒液等消毒品,并將保育舍中原有的污水排放干凈,避免污水滋生病菌。在將保育豬放入保育舍后,也要定期打掃保育舍的衛生,重視衛生消毒工作,嚴格控制保育舍的衛生狀況,為保育豬正常生活和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的條件[6]。
2.7 配置科學、規范化的設施
如果保育舍中的設備存在質量問題要及時修理,保證各項設施的安全,以免對保育豬的生長造成威脅。對于破損的飼料槽、保溫箱等,要及時修理和更換,還要定期檢查飲水器通水是否正常,同時檢查加藥器是否可以正常運轉,為保育豬提供飼料和養料支持。此外,如果保育舍中的電器電線存在損壞,或者存在漏電現象,要及時更換。同時,飼養員也要保證窗戶能夠正常關閉,冬天可以保證保育舍內的溫度,夏天可以通風。
3 結語
養殖人員要加大對養豬場中保育舍的關注力度,同時還要融入科學的保育豬養殖技術,為保育豬的正常生長提供支持。再者,在實際的養殖工作中,需要適時分析保育豬在生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選擇合適的解決措施,保證保育豬飼料管理工作、衛生消毒工作等有效進行,以此來保證保育豬的健康,推動我國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藝,錢麗梅.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要點[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7):239-240.
[2] 郭晶.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初探[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5):117.
[3] 趙春燕.規模化豬場保育豬的養殖技術要點[J].中國畜禽種業,2020,16(5):88.
[4] 周永明.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的要點探究[J].飼料博覽,2020(3):75.
[5] 許德甲.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要點[J].畜禽業,2020,31(2):27.
[6] 覃熙珀.探討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技術要點[J].畜牧業環境,2020(3):42.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