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愛國

本文作者
2019年夏天,大豐中學的袁毓秋同學以425分雙A+的優異成績奪得全省第38名、全市第3名,被北京大學經濟學類專業錄取。除了他,袁毓秋所在班的其他同學也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作為班主任,我深深為他們驕傲。
我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多年任教高三畢業班。2006年至2016年,我連續十年擔任高三班的班主任。而2019屆高三班是我從高一帶過來的,三年來,我陪伴孩子們一起度過日日夜夜,一起經歷風風雨雨,一起做幸福的追夢人。
追夢人的生活是充實、快樂而豐富多彩的。三年來我陪孩子們一起“瘋”。
高一時,學校運動會開幕式,我和孩子們一起以“恐龍服裝”造型亮相。元旦文藝演出,我和孩子們一同登臺唱響班歌《沒有什么不同》,其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引起大家共鳴:“我們沒有什么不同,天黑時我們仰望同一片星空,沒有追求和付出,哪來的成功?”這句歌詞激勵了我們三年,也將激勵孩子們的一生。
高二時,孩子們給予幾個帶班老師愛的回饋,獻給我們一首自創歌曲《在豐中的日子》。學生們把對老師的昵稱和愛戴寫入歌曲,每每聽起,都讓我們感動萬分,幸福滿滿。
高三的日子,我們師生是全天候在一起。即使周日下午,我們教師團隊也不休息,來學校為學生們作課業指導。當然,學習絕不是學生們的全部。緊張的學習之余,我帶學生們一起參加志愿者活動,一起去植樹,一起創作快閃《我和我的祖國》,這個作品還于2019年5月24日被上傳到了“學習強國”平臺。
本學期,我回到高一年級進行新一輪高中循環教學,我帶領高一新生再次“瘋”。
我清晰記得,上大學時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師”。這么多年來,我的理想未變,但我對它的要求有變——從工作之初“在教師隊伍里站穩腳跟,成為一名稱職的教師”,到現在演變為“要成為一位有名氣的教師”。在2011年獲得鹽城市高中化學學科帶頭人稱號時,我曾問過自己,我做到了嗎?我是“有名氣的教師”了嗎?答案很快被我否定。因為我覺得,助孩子們圓夢,理應是我們教育者最大的夢想和不懈的追求,孩子們成長了、成功了,我們就是最有名氣的教師。
新學期開學,我在全校開設了以“追夢”為主題的職業生涯規劃課,通過主題活動,啟發、引導學生在新階段、新學期有新展望、新起點、新要求和新氣象,收到良好效果——孩子們紛紛表示要做追夢人。

2019年高考結束,師生合影(從右往左依次為:袁毓秋、本人作者、副校長馬玉、顧笑言、楊奕)
高三年級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是學生進入高三之后的第一次大型洗禮。我特別重視,召開考試動員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制訂個人奮斗目標,激勵大家力爭躋身“首發名人榜”。成績一揭曉,我立馬與廣告公司聯系,精心制作了光彩奪目、催人奮進的“首發名人榜”。這不僅對上榜的5名同學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也對更多的學生具有極大的鞭策作用。后來,上榜的這5名同學,高考后分別被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錄取。我經常對學生講,“豐中的學生無弱兵,豐中的任何一個學生,經過刻骨銘心的努力,都能成為最亮的一顆星。”
高考結束的暑假,同學們并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沒有游走于各種聚餐、各個網吧,而是走進了圖書館讀書學習,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高三這一年,對學生、對家長、對教師來說,壓力都很大。然而,我們必須勇敢面對,勇敢“扛”。我的策略是化壓力為動力,將包袱轉為期待。因為有了期待,一切總是那么美好;有了期待,我們可以挑戰若干個不可能。
孩子們的高三學習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測試沒有考好時。如何鼓舞學生士氣?為此,我和其他老師做了大量一對一的思想工作。我們讓孩子們認識到,平時考試沒出彩未必是壞事,它正是讓我們冷靜分析學習中不足的契機,進而解決問題。某一次考試沒考好,相當于我們把拳頭縮一縮,下次出擊會更猛;這次成績回落,好比乒乓球摔在地板上,反而會彈得更高。高考前的最后一節班會課是我精心設計的,我們共同約定——相信未來生命的高度,世界需要我們的光。

化學課堂
我熱愛班主任工作,我和我的同仁們用微笑化解迷惘,用平凡編織高尚,用汗水點亮希望,用信念成就夢想。我一直在努力找準通向學生心靈的路徑,把歷屆班級經營得風輕云淡,鳥語花香。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