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超 徐文超
(1.廣州美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000;2.廣州醫科大學 廣東 廣州 510000)
國家助學貸款是為解決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無力支付學費而發放的財政貼息貸款,它是政府運用經濟手段幫助高校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一種重要手段。1999年,廣東省國家助學貸款政策開始實施,時至今日,該政策已經實施21年,幫助了很多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部分高中學生考慮到家庭經濟的壓力和現實需要,面對高等教育較高的學費,往往會被迫放棄高考,甚至在拿到高校錄取通知書之后,因學費問題而放棄入學。對于國家助學政策,各地高中學生及其家長了解程度各不相同?;诖耍覀儙ьI助學貸款宣傳隊走訪了清遠市佛岡縣,將其作為調研基地,對佛岡縣高中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對于國家助學貸款了解程度進行調研。
清遠市佛岡縣位于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大三角邊緣,屬山區縣。佛岡縣共有6個鎮(石角鎮、湯塘鎮、逕頭鎮、水頭鎮、高崗鎮、龍山鎮),總面積1295平方公里。佛岡縣總人口約32.07萬人,78個村委會和12個社區居委會,另有省級林場和自然保護區各1個,其中縣城人口約14萬(含外來人口)。
筆者組織成立了一支調研隊伍,到佛岡縣的高中,向在讀高中學生及其家長發放國家助學貸款問卷(包括學生版和家長版)各100份,最終共回收152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1.學生版
在回收的77份學生版的問卷調查中,男生占35%,女生占65%;學生全為漢族,13名學生戶口所在地是城鎮,64名學生戶口所在地是農村;學生的家庭地址都在佛岡縣,主要包括白沙鎮、高崗鎮、龍山鎮、逕頭鎮、石角鎮、湯塘鎮等地;學生問卷對象中均是在讀高中生。
在學生是否屬于經濟困難家庭統計中,19%的學生認為不屬于,43%認為不知道怎么說,38%認為屬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學生能接受的大學學費統計中,18%的學生可以接受3000元/年及以下,3000—4000元/年占9%,4000—5000元/年占38%,5000—8000元/年占30%,8000元/年及以上占5%。在是否申請或獲得過國家助學貸款統計中,表示申請并獲得的學生占22%,沒有申請過的占75%,準備申請的占2%,沒有申請未獲得的學生。
2.家長版
本次對家長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75份,其中,男性52%,女性48%;家長全為漢族,17%戶口所在地為城鎮,83%來自農村;參與填寫調查問卷的家長家庭住址主要集中在佛岡縣。關于家中子女就讀情況統計:本科9人,大中專85人,高中134人,初中、小學65人,幼兒園22人。
在調查“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什么范圍算是家庭經濟困難”問題時,23%的家長認為低于5000元為家庭經濟困難,33%的家長認為低于2000元為家庭經濟困難。34%的家長認為自己屬于家庭經濟困難群體,31%認為不知道怎么說,35%認為不屬于。在調查學生家長對能接受大學學費的范圍中,30.5%的家長可接受4000—5000元/年,15%的家長可接受3000元/年以下。在調查“家長家里的親戚目前是否有子女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問題時,44.2%的家長表示沒有,26.1%的家長表示不清楚,29.7%的家長表示有。
1.學生對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熟悉程度
152份問卷調查顯示,3%很熟悉,56%基本熟悉,30%不怎么熟悉,11%完全不知道。家長了解、認識助學貸款政策的渠道有電視、廣告宣傳、網絡等。
在調查了解廣東省可以辦理哪些助學貸款中,14%的學生認為只能辦理校園地貸款,21%的學生認為只能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65%的學生認為都可辦理,說明大部分學生對助學貸款有基本了解。
2.是否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和高校助學貸款兩者之間的區別
68%的學生表示基本了解,6%的學生表示完全不了解;對本科生每年最高可以獲得8000元、研究生每年最高可以獲得12000元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調查中,超過50%的學生表示基本了解。
3.對廣東省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宣傳普及情況
66%的受訪學生認為宣傳普及很到位,能及時了解相關信息,27%的受訪學生認為宣傳普及基本到位,但不夠詳細,5%的受訪學生認為宣傳普及不到位,只是聽說有這回事,1%的受訪學生認為根本就沒有看到過有關宣傳。學生了解助學貸款相關政策渠道統計中,68%的學生通過學校宣傳了解(詳見圖1)。

圖1 助學貸款政策了解途徑統計
5.94%的學生表示自己所在中學有進行過學生資助政策宣傳,81%的學生認為國家助學貸款對完成學業幫助很大,能解決上學的費用問題,19%的學生認為只有一些幫助,但仍有較大的經濟負擔。在統計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對大學生完成學業能起到多大幫助一項時,33%的家長認為能減輕一定的負擔,但仍然有較大經濟壓力,63%的家長認為有很大幫助,能夠解決上學的費用問題,4%的家長認為沒有什么幫助,其他經濟負擔還是難以承受。
4.對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難易程度統計
20.7%的學生認為有些難度(詳見圖2)。24%的家長認為有些難度(詳見圖3)。在統計“如果您的家庭狀況非常困難,會采用何種途徑籌集學費或生活費”一項時,22%的學生選擇勤工儉學,41%的學生選擇申請國家助學貸款,23%的家長認為會向親朋好友借錢籌集。

圖2 學生認為獲得助學貸款的難易程度

圖3 家長認為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難易程度
5.對家長是否還了解廣東省其他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統計
15.4%的家長認為有國家獎學金,23.7%的家長認為有國家勵志獎學金,24.5%的家長認為有國家助學金,9%的家長認為有勤工助學。在村委、街道或鎮以上民政部門開具“家庭經濟困難證明”難易程度上,12%的家長認為困難,40.6%的家長認為容易,17.6%的家長認為非常困難,僅有0.5%的家長認為非常容易。
6.助學貸款的拖欠問題調查統計
有77.9%的學生認同助學貸款是以個人信用為擔保申請的銀行貸款,必須按期足額還清,維護個人信用,此項家長統計為55.3%;15.5%的學生認同助學貸款是一種純福利的政府資助政策,此項家長統計為5.9%;2.5%的學生認同助學貸款雖然是借銀行的錢,但銀行的錢就是國家的錢,借了可以不還,此項觀點無家長認同;在認為助學貸款即使不還,銀行或學校也無法追究到自己的法律責任,3.8%的學生認同,此項家長統計為38%。
63.6%的學生認為應該取消考試作弊或多門學科不及格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的資格,37.2%的家長認為不好說,視具體情況而定,34.1%的家長認為不應該取消,28.6%的家長認為應該取消。認為學生離校后拖欠助學貸款的主要原因統計中,31.25%學生認為是因為工作薪水低,20.94%家長認為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工作,具體統計信息見表1;在統計對助學貸款違約學生處理方式中,學生認為建立還款提醒制度和貸后追蹤系統并納入全國聯網征信系統,出現違約則不給再次貸款,這兩項意見均占33.3%(詳細統計如表2)。

表1 學生離校后拖欠助學貸款的主要原因統計表

表2 對助學貸款違約學生處理方式統計表
在調查學生因不及時償還貸款本金或利息而產生的信用不良記錄,將會被所有金融機構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共享,將使其無法獲得其他貸款,對造成這種影響統計中,62.3%的學生認為有一定影響,此項家長統計為25.6%;33.7%的學生認為有重要影響,此項家長統計為50.6%;2.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說不清楚,此項無家長認同;1.2%的學生認為沒有太大影響,此項家長統計為2.3%。
在子女因各種原因未及時歸還貸款,家長選擇的途徑調查中,40.8%的家長表示湊錢幫他還,32.8%的家長認為協助學校督促,2%的家長認為應該讓子女本人還,6.4%的家長表示想幫但沒能力。
在統計目前國家助學貸款政策中防止貸款拖欠的措施是否有約束力中,54.5%的學生認為約束力不強,但考慮到未來社會對信用的重視,會進行自我約束,40.2%的學生認為約束力很強,3.8%的學生認為約束力不強,可能會逃避,1.2%的學生認為不清楚,沒有學生認為完全沒有約束力。94.8%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去約束惡意拖欠國家助學貸款的行為。在調查學生對國家助學貸款的總體印象中,59.7%的學生表示比較滿意,此項家長統計為47.1%;24.6%的學生表示很滿意,此項家長統計為33.8%。
高校是國家助學貸款的受益方,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能夠提高高校對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吸引力,減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壓力,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降低學生拖欠學費的比例。因此高等學校應進一步完善學生資助的專門機構(或專門人員)的配備,做好高校助學貸款政策的宣傳和服務,應充分利用咨詢電話、網絡、宣傳欄等手段使學生得到簡單、方便、快捷的學生貸款服務。
完善的個人信用體系的建立,有助于減少國家助學貸款還款的拖欠問題,更是解決拖欠問題的“治本”之策。目前高校要為學生建立信用檔案,中國人民銀行應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建立貸款學生信用信息庫,并逐步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個人信用體系,強化對學生信用的制度約束,采取綜合措施防止貸款拖欠,防范金融風險。
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對國家資助政策的宣傳,讓當地民眾更深刻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讓廣大家長充分認識到教育對于改變小孩命運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教育是現代社會個人成長不可或缺的要素。
銀行、學校要加強政策講解,保證學生、家長充分認識到國家助學貸款的運行機制及對困難學生及家庭的資助的重要性,認識到共同維護國家助學貸款體系的長久、健康、持續發展是所有受益者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