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業達醫院消化內科,山東 煙臺 264000)
結腸病變在臨床上是多發疾病,尤其是結腸癌,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其死亡率較高,在部分發達國家已經成為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癥[1]。結腸鏡是最為準確且直觀的檢查結腸病變的手段,而受檢者是否做好腸道準備是決定其能否達成良好檢查效果的基礎和前提,若患者腸道準備不良,易發生遺漏病灶或其他并發癥。因此,在行結腸鏡檢查前做好腸道準備是十分必要的[2]。便秘患者的腸道運動能力和排空能力比較差,腸道糞便較多且硬,很難做好腸道準備,從而嚴重影響檢查效果[3]。目前,國際醫學界普遍采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polyethylene glycol electrolyte powder,SF-PEG)來進行腸道準備,但其口感差,服用量較大,會導致患者產生不良反應,影響患者腸道準備效果[4]。有研究[5]顯示,咀嚼口香糖能加速腹部手術患者腸道功能的恢復。本研究旨在探究口香糖對便秘患者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效果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結腸鏡檢查的68例便秘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19~77歲,平均(49.2±10.1)歲;對照組年齡20~78歲,平均(50.5±10.9)歲。兩組患者年齡和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羅馬Ⅲ便秘診斷標準;②自愿同意參與本次調查研究。排除標準:①患有糖尿病;②對口香糖所含成分過敏;③患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④嚴重肝功能不全。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核和同意,參與研究的患者及患者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腸道準備的方式,結腸鏡型號:CV-260 SL,主機型號:CF-H260 AL,廠家:奧林巴斯。檢查前2 d 禁粗纖維飲食,進少渣飲食,檢查當天禁食。檢查前4~6 h,將SF-PEG 于2 L 溫水中溶開,1或2 h內飲用完畢。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取無糖口香糖進行咀嚼(服用SF-PEG溶劑期間),咀嚼5~10 min后吐出,1 粒/次,共8次;結束服藥后,每2 h 再取1 粒進行咀嚼,每次咀嚼20 min后吐出,直至檢查開始。
1.3.1 腸道清潔度 采用波士頓腸道準備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對患者的腸道準備情況進行評估,評估左段(直腸-乙狀結腸)、中段(降結腸-橫結腸)和右段(升結腸-盲腸)三段的準備情況,依照清潔程度分為:0分,有無法清除的糞便留在結腸內,無法看清黏膜;1分,僅能清晰顯示部分黏膜,糞便或不透明液體殘留致使其余部分無法清楚顯示;2分,有少許小塊糞便或不透明液體殘留,黏膜能清楚顯示;3分,無糞便或不透明液體殘留,所有黏膜能清晰顯示。
1.3.2 結腸小息肉檢出率 (結腸內檢出≤0.5 cm 息肉的患者例數/總例數)×100%。
1.3.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記錄兩組患者在腸道準備過程中出現惡心、嘔吐、頭痛、頭暈、影響睡眠、腹痛和腹脹等不良反應的情況。
釆用SPSS 17.0 統計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各段結腸清潔效果評分和總評分都高于對照組。但僅右段結腸清潔效果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腸道清潔效果比較 (分,±s)Table1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clean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core,±s)

表1 兩組患者腸道清潔效果比較 (分,±s)Table1 Comparison of intestinal clean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core,±s)
組別 左段結腸 中段結腸 右段結腸 總評分觀察組(n =34) 2.67±0.51 2.45±0.53 2.27±0.44 7.39±0.98對照組(n =34) 2.62±0.53 2.36±0.47 2.09±0.49 7.07±0.51 t值0.63 1.54 2.01 1.76 P值0.483 0.158 0.027 0.072
觀察組患者檢出小息肉7例,檢出率為20.6%,對照組患者檢出小息肉6例,檢出率為17.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檢出小息肉16個,對照組患者檢出小息肉10個,觀察組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結腸小息肉檢出率比較Table2 Comparison of detection rates of small colonic polyp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觀察組惡心、嘔吐、睡眠不良、腹痛和腹脹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Table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患者腸道準備是結腸鏡檢查的基礎,決定了檢查質量。目前,國內普遍應用的腸道清潔劑是SF-PEG口服劑,其易溶于水,且具有等滲性、非吸收性和非分泌性。SF-PEG的清洗原理是大量的排空消化液,阻礙腸道內容物中的水分子被吸收,從而使糞便軟化,不會破壞水和電解質平衡,也不會對患者腸道吸收、分泌功能和肝腎功能造成影響,具有較高的安全性[6-7]。但因其水溶液量大、味咸、口感差,服用時患者的體驗較差。而便秘患者的腸道運動、排空能力差,腸道糞便較多且硬,難以達到腸道準備所要求的標準,從而嚴重影響檢查效果。
ROTONDANO等[8]研究了3 276例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均采用PEG進行腸道準備,結果顯示,有369例(11.3%)患者因為腸道清潔效果較差而無法完成結腸鏡檢查。有研究[9]表明,咀嚼口香糖能加速腹部手術患者腸道功能的恢復,同時也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因此,本研究在使用SF-PEG進行腸道準備的同時,使觀察組患者按照計劃取口香糖進行咀嚼,旨在探究口香糖對便秘患者腸道準備的改善效果。筆者選取的無糖口香糖主要以木糖醇、膠基、麥芽糖醇、D-甘露糖醇、香料、增稠劑和大豆磷脂等成分組成。原理在于:咀嚼口香糖是一種假飼活動,即并未有食物到達胃部,但身體開始分泌胃液,促進患者胃腸運動。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右段結腸清潔效果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各段結腸清潔效果評分和總評分雖然高于對照組患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升結腸和盲腸是糞水較易殘留的部位,也是諸多腸道基本功能障礙易發的部位。本研究說明,患者咀嚼口香糖可以促進腸道清潔效果的提升。
結腸內直徑≤0.5 cm的小息肉,因其體積小而難以檢出,經常出現漏診現象。雖然,其發生惡變的概率較低,但是部分息肉屬于腺瘤性息肉,一旦漏診,會增加患者結腸癌發生的風險,造成患者身體健康隱患[10]。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檢出小息肉7例,檢出率為20.6%,對照組患者檢出小息肉6例,檢出率為17.6%;觀察組患者檢出小息肉16個,對照組患者檢出小息肉10個,觀察組患者檢出小息肉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這可能與觀察組清潔效果較好有關。
患者在口服大量SF-PEG 溶液后,易出現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睡眠不良、腹痛和腹脹等不良反應[11]。有研究[12]發現,選擇口服SF-PEG進行腸胃準備時,有5%~38%的患者無法完成,且服用后易產生不良反應。而咀嚼口香糖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推測其原理為:咀嚼時對迷走反射產生刺激,從而使患者胃部肌肉舒張,減少胃動素造成的影響,加快腸道蠕動,從而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3]。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惡心、嘔吐、睡眠不良、腹痛和腹脹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便秘患者在行結腸鏡檢查時,采用常規的SF-PEG 聯合咀嚼口香糖做腸道準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腸道清潔效果,及時完成腸道準備,減少病灶遺留,同時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建議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