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遂寧市安居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前行,亮點突出,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
一是開展服務農民工“十個一”系列活動。深入鄉鎮、村社張貼標語100余幅、發放宣傳冊和政策讀本、年歷等4萬余份,印制發放致農民工慰問信5萬余份,組織召開區級返鄉農民工座談會,進一步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二是全年舉辦大型招聘會4場,各種專場招聘會27場,其中含鄉鎮專場21場,共計達成就業意向3012人。三是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007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655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6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6%以內。打造了3個就業扶貧示范基地、3個就業扶貧車間和3個就業扶貧示范村,最大限度促進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和靈活就業。四是成功承辦四川技能大賽·第三屆遂州技能人才暨遂寧市第七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在10個競賽項目中,安居區代表隊獲得一等獎3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3個,并獲得優秀組織獎,為全市之最、歷年最好成績。五是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工作推進有序。會同市人社局、區財政局,通過新增網絡端口、業務人員培訓、廣泛宣傳,確保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發放。截至目前,已制卡741988張,激活440614張。六是綜合柜員制更加便民。參照銀行服務模式和標準,改革經辦模式,推行社保業務綜合柜員制經辦,為辦事群眾提供舒心便捷服務。
深入推進《遂寧市人才強市戰略的十條措施》,面向社會公開考試招聘部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17人,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12人,參加“遂州英才”考核招聘高層次人才,簽訂意向性協議54人。推進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借用、臨聘人員專項整治工作,完成全區各單位臨聘工作人員統計,共2561人。
2019年,圓滿完成市定全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目標任務的8.4%(區定目標任務為8.5%)。其中,一季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8352元,增速9%,排位全市第三;二季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4439元,增速9.4%,排位全市第三;三季度增速9.5%,排位全市第三;四季度增速9.5%,排位全市第二。
組織開展陳積案件清理督辦,將線上熱線12345投訴的欠薪工單1124件和線下舉報投訴的欠薪臺賬73件按照行業部門、責任單位、辦理時限分發給相關部門,一案一策定計劃,對賬化解,掛牌銷案。會同相關部門,對欠薪工程項目逐一進行督查督辦,先后約談企業法人或項目負責人8人次,責令6個在建工程項目限期整改,立案查處3起,督促兌付工資310余萬元。
就業創業工作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已打造的產業帶動靈活就業的就業扶貧示范村、就業扶貧企業示范基地和就業扶貧車間帶動就業,全面實現“三個100%”。二是按照“10+30”要求,建成人社經辦業務城市10分鐘辦事圈和農村30分鐘辦事圈。三是進一步加強對就業扶貧“一庫五名單”臺賬的動態管理,建立健全公益性崗位退出機制,確保就業精準扶貧工作穩步推進。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一是著力加強職業培訓,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促進城鎮居民收入提升。二是嚴格執行最低工資標準,落實勞動用工備案制度,統籌做好企業職工增收工作。三是進一步維護城鄉勞動者合法權益,開辟農民工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深入開展工資拖欠專項治理和勞務市場清理整頓,加大農民工法律援助力度等。
和諧勞動關系構建方面,一是深入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督促用人單位依法訂立勞動合同。二是繼續抓好勞動關系、勞動保障相關政策法規宣傳工作,深入開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三是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四是推進仲裁院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建立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裁審銜接長效機制。
人社精準扶貧方面,一是精準就業扶貧,全面落實就業扶貧“五個實施細則”“一個驗收方案”,進一步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做深做細做實就業扶貧工作。二是抓好社會保障扶貧。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府兜底工作。三是做好人才扶貧,繼續實施專家服務基層擴能增效扶貧行動,組織專家深入貧困鄉鎮、貧困村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落實新一輪“三支一扶”計劃,招募一批素質較高、能力較強的高校畢業生開展支醫、支農、支教和扶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