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芳,張雅芳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4)
城市化進程加快是我國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完善的必然結果。隨著城市化范圍的不斷擴大,城市的邊緣地帶出現了一些過渡型社區,即介于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之間的城鄉結合社區。“城鄉結合社區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非常普遍的社區類型,其內在的社會環境構成兼具了城市的現代化與鄉村的傳統生活,將二者融合于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之中,并且擁有了不同于城市和農村的精神情境。”〔1〕復雜性和多元性是城鄉結合社區的顯著特點,這給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許多困難。本文以山西省臨汾市社區為例,總結了城鄉結合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路,以期為加強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參考。
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由社區黨組織引領,社區自治組織開展或聯合轄區內各單位開展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旨在提升社區居民的素質,創建文明美好的社區,推動社會主義建設。“城鄉結合社區既保留了一部分農村地區的生活習慣又吸納了城市社區居民的生活元素,這類社區總的特征就是亦城亦農,生活模式差異大。”〔2〕一方面,城鄉結合社區流動人口龐大。農民在脫離農村、脫離土地后,外出打工是他們維持生存的必然選擇,所以他們并不是長期穩定地居住在社區,還有一些人將拆遷后閑置的房屋租給外來務工人員,這些都造成了社區的流動人口增多。另一方面,人口異質性強。城鄉結合社區居民的結構比較復雜,包括農民、外來務工人員,還有一些社會弱勢群體和貧困人群,他們在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都存在很大差異。
近年來,臨汾市城鎮化率已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二百多萬人口密集居住在城鎮中,給城鎮社區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臨汾市堯都區南街街道位于市區鼓樓東以南,屬于城鄉結合地區,總面積5.75平方公里,共有居民55876人(2010年普),轄區下設7個社區居委會。為了全面了解社區的實際情況,我們通過發放問卷、訪談社區書記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等獲取有關南街街道七個社區工作的第一手資料,包括社區工作運行機制、社區管理體制、社區居民的基本情況、社區環境設施建設情況、社區服務、社區組織活動的情況以及社區居民參與活動的情況等。在進行訪談的過程中,也了解到城鄉結合社區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近年來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城鄉結合社區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給基層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許多難題。只有深入到城鄉結合社區工作的實際中,才能對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有全面清晰的認識,才能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完善城鄉結合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過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可以看到南街街道的七個社區都積極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推進社區文化建設,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困難。
社區工作人員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體,包括社區黨組織、行政管理者、團組織成員、志愿者以及各個崗位上的專兼職思想政治工作者。南街街道自2002年改制以來,七個社區都成立了社區班子,由社區主任、支部書記、秘書以及社區其他工作人員組成,建立了黨組織和社區警務室,具備了社區自治、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的組織能力。通過走訪了解到,社區平時的工作復雜而瑣碎,包括經濟建設工作、政治工作、民政工作、計生工作、雙擁工作、舊城改造、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等,每個社區基本都具備從事這些工作的專職人員。從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來看,主要表現為:社區工作隊伍的年齡結構偏大,男女比例失衡,導致社區開展工作時對新媒介的使用不流暢,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難以創新。部分社區工作者的專業理論水平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難以有效地解決居民思想和生活上的困惑和難題。
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體就是社區的全體居民,城鄉結合社區的居民結構比較復雜,流動人口大,如堯都區秦蜀社區的常住人口為6853人,但平時流動的居民在8000-10000人。南街街道的社區黨組織以“為社區居民服務”為出發點,把解決居民實際問題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起來。比如為轄區內的困難居民組織了“送溫暖”活動;為老年人解決生活難題,慰問社區的老紅軍,宣傳革命精神;為轄區內的居民舉辦系列“市民講座”,如孕前新生兒講座、傳染病防治講座、家風家教講座、市民素質教育講座等。同時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城鄉結合社區居民的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一些居民缺乏社會公德意識,法律意識淡薄,一些居民由于自身文化素養的限制,以及流動人口對社區的歸屬感不強,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城鄉結合社區的人口流動性較強,各種社會思潮也會隨之“流動”并對社區居民的思想產生沖擊,這給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
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不僅要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趨勢,還要弘揚社會主旋律,促進社區居民自由全面的發展。本著這一工作原則,南街街道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致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政策宣傳活動、文體教育活動、擁軍活動、法治教育宣傳活動、安全類、污染防治活動等。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社區居民能夠更好地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提高自身的素質,樹立正確的法治道德觀,能夠采取正確的方式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和糾紛。同時我們也發現,城鄉結合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內容較為陳舊,時效性不強,在信息多元化發展的今天,缺乏亮點,對居民沒有吸引力。即使涉及民主法治、生活健康、文化娛樂等方面,也比較籠統,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在調研的過程中還發現一些社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理論灌輸的方式,加之一些活動宣傳不到位,使得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刻板枯燥,對居民沒有很大的吸引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手機、網絡等新興媒介的傳播速度、廣度以及受眾面日益增加,在文化建設領域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但有部分社區沒有充分利用這些傳播媒介開展工作,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使得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傳效果大打折扣。
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指社區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能夠被社區教育者開發利用的、有利于實現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種要素的總和〔3〕34。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多種多樣,包括物質環境資源、人力資源、財力資源、文化資源等。為了滿足社區居民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南街街道社區增設了可供居民文化娛樂的活動場所,如圖書室、書法繪畫室等,還購買了一些樂器和設備。但是通過對社區工作人員訪談了解到,一部分社區的硬件設施還跟不上,沒有場地可供居民日常娛樂,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活動的經費不足,文化資源開發不足,這些都阻礙了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開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鄉結合社區越來越普遍化,但目前針對城鄉結合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政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4〕315優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結構,提升社區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社區必須吸納具有專業化素質的人才。社區可以通過招聘選拔經過專業化學習的大學畢業生,也可以從行政機關、基層服務崗位等選調工作經驗豐富、愛崗敬業、有活力的年輕力量吸收進社區的工作隊伍中,為社區工作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社區要定時組織培訓,包括政治素養培訓、心理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等,使社區干部通過培訓了解時政,學會疏導和解決群眾的心理問題,增強業務實踐能力,樹立良好工作作風。社區還應該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質,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只有精神脫貧,才能真正“脫貧”。社區建設也是一樣,要想建設美好文明新社區,首先,要提升居民素質,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區通過開展道德素質教育,制定社區基本道德規范、社區工作人員行為文明規范,倡導居民在生活中舉止文明、愛護社區公物、講究公共衛生,與鄰居和諧相處,互相幫助,為社區創造一個文明的環境,使社區居民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受到熏陶。其次,要對居民進行普法教育,開展普法課程,搞好法制宣傳教育,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法制觀念,采取正確的方法處理生活中的糾紛。針對轄區的流動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社區可以通過開設知識講座、組織招聘會,提供就業平臺;設置“雷鋒站”,幫助流動人口解決生活困難;還要及時走訪,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最后,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培養居民的主體意識。與社區居民切身相關的事務要公開透明,保障居民的各種民主權利;舉辦社區全民活動,增加與居民的交流機會,增進感情;工作人員要注重服務態度,讓居民感受到社區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4〕311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深入到居民的實際生活中,關注社區居民的思想動態,解決居民的生活難題,把服務居民作為開展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這樣居民才能自愿投入到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中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社區居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我們必須不斷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和方法,才能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鑒于部分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容不集中,沒有做到系統化、精細化,社區可以通過設立一些簡潔的“口號”,使居民能夠迅速地了解并記住活動的內容,形成品牌效應,也可以提升居民的參與積極性。
城鄉結合社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采取理論灌輸和隱性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法,也可以通過舉辦文藝活動、知識競賽,評選社區文明住戶等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居民的思想觀念。此外,還可以利用新的傳播媒介,比如微信公眾號、社區QQ群、互聯網短視頻以及美篇APP等,讓居民更多地了解社區工作,與居民近距離交流互動,使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獲得居民的支持。
一要增加社區經費投入。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經費來源主要是政府投入,一旦政府可投入的資金有限,社區解決居民生活難題、幫扶社區困難居民、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等都會受到阻礙,所以增加經費投入是搞好社區思想政治的關鍵。二要整合社區的教育資源。帶動駐社區單位共建工作,拓寬資源投入的渠道,如轄區內的衛生服務站和醫院定期組織義診;藥店為困難居民免費送藥活動;社區內事業單位的在職黨員進入社區,在社區環境衛生整治、綜合減災、社區矯正等工作中積極認領崗位、開展服務。同時還要把一些參與意識較強的居民吸納進來,與退休的老黨員、老干部組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志愿服務隊,挖掘社區潛在的人力資源。內涵豐富的傳統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5〕,要將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和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結合,起到推動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要重視城鄉結合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相關的制度,為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開發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基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近些年我國社會治理重心的不斷下移,社區作為一個綜合性群眾基礎機構,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為了學術界研究的熱門話題。但是由于城鄉結合型社區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關于社區的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獲取困難,城鄉結合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理論還不夠豐富,研究的深度和細致程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城鄉結合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政治觀、人生觀、法治觀、道德觀等。因此,我們在開展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不僅要注重用黨的理論教化人民,還要在加強生活服務的同時進行價值觀的正確引導,把城鄉結合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到其他一切工作中,與社區的黨建工作、經濟工作、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社區管理與服務等相互配合,實現社區工作的良性互動,讓思想的觸角延伸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最后,不斷利用新的傳播手段,緊隨時代潮流的變化,借鑒先進地區的優秀經驗,才能做好城鄉結合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社會和居民的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