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峻
(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文明辦,太原 030071)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西時強調,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解答好的時代課題。
在2019年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統籌把握山西轉型綜改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時間進程、目標任務,提出了“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明確指出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崛起、高標準保護、高品質生活上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創造高品質生活是轉型綜改的根本目的,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增進人民福祉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深刻詮釋了我們黨“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民本情懷,充分展現了我們黨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的執政理念。
近年來,山西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示范區”“排頭兵”“新高地”三大目標為牽引,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全省經濟在由“疲”轉“興”基礎上穩中向好、持續向好,為創造高品質生活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全省各地市、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山西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各項事業取得可喜成績。經濟總量在全國的位次由2016年的24位前移到2018年的21位,近三年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2%,持續快于規上工業及煤炭產業增速,工業結構反轉邁出了堅實步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持續排名全國前列,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速連續快于全國。
山西以創造高品質生活為引領,大力發展各項民生事業,著力提升城鄉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使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不斷變成現實,人的全面發展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2019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銷零,“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工程得以全面鋪開,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全國領先,“136”興醫工程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與此同時,山西也積極推進生態治理、促進綠色發展,堅定不移地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持續推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加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通過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工程,推進“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全面實施河湖長制,完善山西水治理體系,汾河流域生態修復取得階段性成果,初步實現了經濟運行和生態環保同向好轉。這些成績振奮人心、鼓舞斗志,是人民群眾過上高品質生活的重要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西要有緊迫感,更要有長遠戰略謀劃,正確的就要堅持下去,久久為功,不要反復、不要折騰,爭取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之年,是為“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更好基礎的關鍵之年。因此,必須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提高轉型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努力為人民創造高品質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絕對不是“靠好高騖遠喊口號、寅吃卯糧吊胃口”吹出來的,也不是“坐在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等出來的,更不是當伸手黨向別人乞求回來的,而是要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重要、政府的主導作用和群眾的主體作用,“擼起袖子加油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干出來,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重要使命,更是我們對自己和對未來的堅定承諾。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共建看得見的美麗城市、共享可感知的美好生活,才能為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奠定堅實物質基礎,才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開啟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山西的新征程。
高品質生活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個方面,創造高品質生活必須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用力。
高品質生活必須以高質量發展為前提。資源型經濟轉型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是新時代山西必須肩負起的重要歷史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所強調的,山西興于煤、困于煤,一煤獨大導致產業單一。建設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是黨中央賦予山西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實現山西轉型發展的關鍵一招。在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更加及時有效解決企業恢復生產經營面臨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把擴大內需各項政策舉措抓實,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強做優,發揮重大投資項目帶動作用,落實好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要求,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實施一批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舉措,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在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不斷取得突破,持續在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營商環境、民營經濟、擴大內需、城鄉融合等重點改革領域攻堅克難,健全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奮發有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在山西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對山西工作給予了高屋建瓴的全方位指導,為我們把握大局、抓好重點、確立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山西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緊跟黨中央步伐,繼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定了旨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山西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條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圍繞改革、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人才制度創新、環境優化、體系建設等方面,穩步推進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以高品質生活推動高質量發展,形成二者互為依托、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機制,努力實現山西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持久的強勁態勢,為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提供堅實保障。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山西政治生態已經由“亂”轉“治”,山西發展已經由“疲”轉“興”,要求我們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努力實現黨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近年來,省委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堅持“治”不忘“危”、“興”不忘“憂”,確立“鞏固、深化、提高”方針,持續構建良好政治生態,做到了管黨治黨和轉型發展“兩手硬”。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今后我們必須在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方面加大力度。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厲懲治腐敗,堅決消除一切有損黨內政治生態的消極因素,全面治理違背政治路線、破壞黨內政治生態的問題。注重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弘揚實事求是、勤政務實、公正廉潔、公私分明的正確價值觀,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提高政治素質,保持政治操守,堅守精神高地。總而言之,我們要始終保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定力和耐力,毫不動搖地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第一責任”領導和保障“第一要務”,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推動形成活力迸發的創新生態,為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提供良好政治生態環境。
山西自古以來是文化大省,要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文化資源為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提供精神文化支撐。山西既有五千年文明發展所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有黨和人民在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還有老前輩留給我們的紅色文化。我們要充分運用這些享譽中外的文化資源滋養人民群眾的內心世界和精神狀態。
要將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大力宣揚革命文化、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山西轉型發展之路,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要深入實施文明守望工程和文物保護工程,引導人民群眾在廣泛參與中感悟地域文化、增進家國情懷。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使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要大力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引導基層群眾自覺組織、自發參與文化建設,改善文化民生。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參與度,既要“送”文化、也要“種”文化、更要“興”文化,建立部門牽頭、賽事牽引、協會組織、政策激勵、群眾參與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公共文化的主體。
我們要繼續圍繞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基本點,緊盯人民群眾的心頭事、身邊事、困難事,延伸工作觸角,持續辦好教育、就業、衛生、住房、養老等各項事業,為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提供廣泛支撐。
在教育方面,要推動學前教育“普惠”化、義務教育“均衡”化,職業教育“應用”化、高等教育“特色”化,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為一體的教育體系,努力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在就業方面,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扎實做好穩就業、促增收工作,著力解決就業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積極應對新現象、新挑戰、新問題,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在衛生方面,要加快補齊公共衛生體系短板,織牢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在住房方面,要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完善城鎮住房和保障體系,提升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實現“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品質提升。在養老方面,要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培育養老服務品牌,支持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推動“老有所養”向“老有頤養”邁進,努力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
社會大局穩定是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條件。要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夯實治晉興晉強晉的安全穩定基石,提升治晉興晉強晉的能力和水平,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省域社會治理共同體,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省域社會治理大格局,實現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要以“三零”單位創建為重要抓手,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問題的發生。要建立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深入開展安全風險排查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要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持續強化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及時妥善調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確保信訪秩序平穩有序。要圍繞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打防結合,綜合施策,努力使人民群眾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從多方面為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保駕護航。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也是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山西時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揚“右玉精神”,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抓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扎實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引導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山西沿黃地區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我們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將生態環境保護當作當前和今后很長時期都不能放松的大事來抓,立足國情、遵循規律、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堅持環保倒逼轉型發展,逐步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堅持加強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筑牢筑好京津冀的重要生態屏障。堅持深化生態環境保護,切實做好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物種資源和物種多樣保護工作。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堅持探索城市綠色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新途徑。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以創造高品質生活為引領,切實辦好事關老百姓福祉安康的好事實事、大事小事,讓經濟社會發展更有質感、更有溫度,讓全省人民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使全省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不斷變成現實,為乘勢而上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提供更加堅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