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果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經常碰到以下情形:學生在學完語音知識后,遇到新單詞仍然不會拼讀,而是要依賴教師或錄音帶讀;語音知識掌握得不牢固,單詞發音不準,單詞記憶效果差;由于發音不準,影響聽力;在做聽力練習時,即使聽到發音非常清晰且簡單的單詞,還是不會拼寫;不會讀多音節單詞,讀文章非常吃力。
初中英語教學實踐發現,語音知識掌握得牢固的學生聽、說、讀的能力都比較強,而語音知識掌握得不牢固的學生在聽、說、讀的過程中往往障礙重重。“見其形不能讀其音,讀其音不能想其形”,這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很大的挫敗感。隨著單詞量的增多,課文篇幅、句子的增長,一些學生逐漸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甚至逐漸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和初中英語新課標的實施,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面臨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需要讓學生達到以下要求:能根據音標獨立拼讀新的單詞;能根據音標自主朗讀、預習單詞;能根據字母組合和發音規則正確拼讀單詞,即“看其形,曉其音”;能根據聽到的發音和讀音規則正確拼寫單詞,即“聽其音,知其形”。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將為有效的口語交際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部2012)。《課程標準》明確把培養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作為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同時,明確提出“培養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基礎,是英語教學入門階段的重點。學生要學好英語,首先就要突破語音關。只有學好了語音,才能更好地掌握詞匯知識,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英語課程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教育部2018)。其中,學習能力即有效運用學習方法與技巧的能力,是提升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的“催化劑”。
英語單詞的讀音和拼寫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因此,學生要學好英語,就一定要掌握拼讀規律。學習拼讀在于掌握拼讀規律,而掌握拼讀規律在于突破英語認讀障礙,順利實現自主閱讀,這關系到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發展。
中文是象形文字,字的發音與其書寫沒有任何關系。而英語是一種表音文字,單詞的發音與其拼寫有著緊密的聯系。雖然不是所有單詞都符合音形對應原則,但有研究表明,超過80%的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是符合音形對應規則的(Chomsky&Halle 1991)。
自然拼讀法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與語音(sound)之間的對應關系,讓學習者不用借助音標,看著字母就可以直接讀出單詞的發音,解決單詞不會讀、無法拼的問題。學生在熟悉這套規則后,將其遷移到新單詞學習中,可以依照讀音拼寫單詞,做到看詞能讀,聽音會寫。這種能力是閱讀成功的關鍵因素。
自然拼讀法是美國、英國等一些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小學課程的必修內容。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和學習代表英文44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掌握英語拼讀規律。學生一旦掌握了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和單詞拼寫的關系后,就能在看到一個單詞時快速讀出來,或者在聽到一個單詞時能根據規律把它拼寫出來。
高敏(2005)認為自然拼讀法可以有效提高英語學習者的單詞拼讀和拼寫效率,并能讓英語學習者在短時間內記住該單詞。她認為自然拼讀法具有以下三大優勢:(1)自然拼讀法可以彌補國際音標法教英語詞匯的缺陷;(2)自然拼讀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長期促進其語言能力的發展;(3)自然拼讀法可以與漢語拼音相結合,即充分運用漢語和英語的相似之處,促進英語學習者單詞拼寫和拼讀能力的提高。通過學習自然拼讀法,學生能達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目標,從根本上擺脫死記硬背的詞匯學習方式,大幅度提高詞匯學習效率。
在初中生剛入學時,教師應重視給他們傳授自然拼讀法,使其了解英語單詞音與形的關系,掌握學習詞匯的正確方法。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介紹自然拼讀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在學生剛入學時,教師按照以下步驟系統、集中地教授語音知識。
1.幫助學生建立letter sound(字母音)與letter name(字母名)的概念。
2.引導學生學習輔音字母的發音。
3.引導學生學習元音a,e,i,o,u作為短元音的發音。
首先,對學生所學單詞中元音字母的發音進行歸納,并帶領他們朗讀這些單詞。然后,給出更多的單詞供學生朗讀操練。
a:cat,ran,man,pan,bag,fat,cap,hate,tape
e:pen,red,leg,met,when,sell,yes
i:win,kid,swim,sixty,miss,milk,drink
o:dog,box,lost,hot,top,pop
u:run,up,bus,luck,mum,lunch,sunny
4.引導學生學習元音字母a,e,i,o,u作為長元音的發音。
5.引導學生學習輔音組合和元音組合。
6.幫助學生建立音節的概念及學習常見的音節劃分方式。
在學生掌握了語音知識之后,教師可按照以下步驟開展自然拼讀教學:
1.前期測評:通過聽寫的方式了解學生對上一堂課知識重難點的掌握情況。
2.新課導學:首先,示范朗讀新單詞。然后,逐一且慢速拼讀出單詞的每一個音(解碼),最后,讀出單詞的整個發音。如m-i-ne,mine;r-ea-d-y,ready;pr-o-m-i-se,promise。解碼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腦海中將音與形對應起來。
3.課堂操練:讓學生個人或者小組操練所學單詞的發音。
4.達標測評:對所學單詞進行聽寫,由學生互相批改。
教師將發音規則及相關的單詞編排后印成紙質學習材料下發給學生,并督促學生利用課前、早讀課等零碎的時間進行反復朗讀,從而使其將讀音規則牢牢地記在腦海里,并形成條件反射。同時,教師重視單詞聽寫。單詞的聽寫分兩個階段進行。階段一:在學生能夠劃分音節后,將單詞進行分音節聽寫,如rea-dy,ready;pro-mise,promise。階段二:將整個單詞的發音一次性讀出來,但是對難、長的單詞,依然分音節讀出。總之,引導學生多次、反復地進行朗讀和聽寫,培養其對音節的敏感性,使其見詞能讀、聽音能寫。
熟能生巧,學習需要反復。在學生反復練習后,教師適當地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水平,從而對后續的教學進行調整。測試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元音組合測試。
2.輔音組合朗讀與聽寫測試。測試方式:將若干個輔音組合打亂順序,隨機(但不重復)印在8—10份不同的試卷上,供學生抽取并讀出所看到的組合的發音;或者教師隨機抽取試卷,讀出組合的發音,讓學生根據發音寫下相應的輔音組合。
3.詞匯朗讀測試。詞匯朗讀測試的目的是讓學生利用所學的自然拼讀規則進行拼讀,學會遷移運用。測試方式:提供包含單音節、雙音節、多音節發音規則的單詞(里面盡可能摻雜學生沒有學過的新單詞),聽寫含有輔音組合或元音組合的單詞。
對于測試成績優秀和有進步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教師鼓勵學生“見生詞就拼讀”,主動、積極地操練自然拼讀法,從而牢固掌握自然拼讀法,對音節、字母組合的發音形成條件反射。
在集中教授了自然拼讀法后,教師在常規的課堂教學中對其加以滲透和深化。
在教授新單詞時,教師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在情景中呈現新單詞→找元音(元音組合)→劃(定)音節→拆音→組音(拼出單詞)→適當糾正。
以新標準《英語》七年級(下)Module 1的詞匯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在情景中呈現新單詞crayon,eraser,purple,wallet等。然后,讓學生標出并讀出每個新單詞中的元音組合(如crayon中的ay與o,purple中的ur,eraser中的e,a與er,wallet中的a,e)。接著,讓學生劃定音節(如cray-on,pur-ple,e-ra-ser,wal-let),并試著拼讀,先拼讀單個音節,最后拼讀出整個單詞。
之后,繼續在情景中呈現下一組單詞:tape,plane,mobile phone,mine。這一組都是發開音節單詞。在學生拼讀時,教師作好指導和糾正。
在教授自然拼讀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用一些游戲來活躍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游戲一:Sharp Eyes
例如,在學生學習了元音組合ar的發音后,教師可以在課件中迅速地逐一閃現以下單詞:art,park,star,start,chart,party,March,regard,car,card,large,dark,far,farmer。讓學生或者小組競賽,快速拼讀出這些單詞。拼讀正確的個人或小組,每詞得一分。分數最高的個人或小組為“拼讀達人”或“拼讀金牌組”。
游戲二:“改頭換面”
例如,在學生掌握了元音的發音后,教師給出一個單詞,讓學生拼讀;待學生正確拼讀后,更換該單詞中元音前面的輔音,從而造出一個新的單詞(所造的未必是真正的單詞),讓學生繼續拼讀。
游戲三:傳音寫詞
讓各小組(4—5人)的成員排好隊,小組之間進行比賽。課代表和教師給每個隊伍最后一名學生輕聲報讀一個單詞,讓該學生輕聲往前傳,一直傳到隊伍最前面的一名學生處。最后,隊伍最前面的這名學生快速在黑板上寫出單詞。正確且快速寫出單詞的小組獲勝。
經過系統、集中地教授語音知識及在常規的詞匯教學中滲透和深化自然拼讀法,取得了如下成效:
成效一:學生記憶單詞有章可循,解決了單詞記憶不準確的問題。以前,學生容易出現單詞拼寫錯誤,如將first錯拼成frist,true錯拼成ture。而在掌握了自然拼讀法之后,學生會從組合音節的發音規則出發,認識到ir,ue本身就是一個音節,不可拆分,不可調轉,frist的發音應該是/frist/,而first的發音是/f?:st/。學生將其區分開了,就不會輕易寫錯。
成效二:學生對字母的音和音節的概念清晰,化解、降低了記憶長單詞的難度。如conversation有con-ver-sa-tion四個音節,且tion本來就是一個有固定發音的音節。學生將這個由12個字母組成的單詞進行音節劃分,記憶得更加牢固。
成效三:提高了詞匯復習效率。在階段性測試前的復習中,碰到稍難的、學過的單詞,教師以提醒組合發音的方式喚起學生對于單詞讀音的回憶。
成效四:幫助學生節省了學習詞匯的時間,增加了詞匯量。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遇到新的單詞,能夠將自然拼讀法的拼讀規則遷移運用到新單詞的拼讀中,并收集這些單詞。長此以往,學生的詞匯量有了大幅增長。有了詞匯量的儲備,學生在閱讀方面的進步更加明顯。
成效五: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自然拼讀法是學生學習新單詞的“叩門磚”,是他們記憶、復習單詞的有力“拐杖”。通過學習自然拼讀法,學生“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即使碰到沒有學過的單詞也會讀,這讓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加。同時,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有所提升。
英語學習不是簡單的背誦單詞。學習自然拼讀法也不僅僅著眼于提高詞匯量。自然拼讀法是和閱讀緊密相連的。學習自然拼讀法的最終目的是閱讀。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了解語言所包含的文化。通過教授自然拼讀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有了提高,為將來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