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萍
英語在高中教育階段是一門難度相對較大的科目,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要求較高,往往存在很多教學困難與障礙,影響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很多高中英語教師為打造高效課堂,借助情境教學藝術,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情境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刻意創設或引入一些以形象為主體、具有情緒色彩的場景,從而引發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輔助他們理解教材內容,使其心理機能得以有效發展。
有鑒于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結合英語語言的特色與規律,巧妙借助情境教學藝術,將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從而吸引學生自覺、踴躍地參與學習活動,推動高效課堂的打造。
在任何階段的任何學科教學中,新課導入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系到一堂課的成敗與質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想借助情境教學藝術打造高效課堂,教師首先須做好新課導入工作。教師可利用情境藝術導入新課,通過語言描述,展示圖片,播放歌曲、視頻,巧設問題等手段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關注度,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再從情境中引出相應的知識點,使其不知不覺地進入新課學習,并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內容有所了解(石萬倉2020)。
比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Unit2The Olympic Games 單元以世界性的體育盛會——Olympic Games 為話題,主要介紹奧運會的起源、宗旨、比賽項目,以及古代奧運會與現代奧運會的異同。在教學時,教師可先播放短片You and Me,并詢問學生:“Have you ever heard the song?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song? 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we say Olympic Games?”引領其觀看、傾聽,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切入,完成表層信息的輸入,再通過設問啟迪,使其主動探究、積極獲取語言知識,并理解和運用。接著,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一次小測驗,出示題目:When and where were the Olympic Games first held? What is the motto of Olympic Games? 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mascots of the 29th Olympic Games? What do the five rings on Olympic flag mean? When and where will the next Olympic Games be held?等。通過競賽、搶答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拓寬學生的感性思維,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同時揭示新課主題與“奧運會”有關。
音樂是一門聲樂藝術,不同的音樂風格與類型能夠渲染出不同的氛圍,能在無形中引發學生共鳴,使其全身心地參與知識學習與探索,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打造。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具體內容選擇一些與之對應的歌曲,渲染情境和營造英語學習氛圍,同時利用音樂揭示新課主題,引領學生主動思索與探討,激起他們的情感體驗,使其釋放壓力和舒緩緊張情緒,從而高效學習英語知識(劉曉芬2020)。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 單元的核心話題是“友誼”,幾乎所有內容都圍繞這一話題展開。在教學時,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英文歌曲Auld Lang Syne,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渲染情境,順利導入話題。這樣,不僅能夠達到快速導課的功效,還可以引起師生對友誼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接著,教師可以基于音樂情境提出問題:“Do you need friends?Why or why not? Do you think friendship is important in your life?Why do you think so?What do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like?”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自由討論,列出好朋友應具備的優點,以及不能輕易結交為朋友的人的品質,使其思考友誼在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同時,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學生在交流中輸出關于人的品質的目標語,如generous,humorous,kind,brave,scared,loyal,wise,beautiful,clever 和cute等。隨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調查報告,訓練他們的基本閱讀能力與反思能力,使其體驗語境與實踐語言。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連詞活動表,鞏固新單詞,為接下來的閱讀作準備。
信息技術成為現代化社會的一個主要標志,對多個行業與領域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自然也包括教育教學,它改變著傳統的知識呈現形式與講授方式,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可能與便利。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為借助情境教學藝術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可以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聲文并茂或圖文并茂地展現新課內容,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聽沖擊,把抽象的英語知識變得具體化,創設直觀情境,促進其高效學習,改善學習效果。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 的中心話題是“旅行”,其中,Reading 部分的課文是日志的第一部分,主要講述王琨(Wang Kun)與王偉(Wang Wei)的騎車旅行夢想與計劃,描述他們為這次騎行所作的準備,對騎行路線的選定,以及通過查閱地圖對湄公河情況的了解。教師可以事先通過網絡渠道搜集一些有關湄公河沿岸風光的圖片和視頻等資料,精心篩選后制作成一個微課。課堂上先帶領學生觀察和欣賞微課,創設直觀的英語情境,使其對照微課自讀課文,初步了解文本內容。接著,教師可設問:“What was Wang Kun and Wang Wei’s idea of a good trip?Who planned the trip to the Mekong? Where is the source of the Mekong River and which sea does it enter? What can you see when you travel along the Mekong River? What difficulties did Wang Kun and Wang Wei find about their journey?”引導學生討論和解決問題,初步了解課文,體會文章主題。
高中英語教材中選編的內容與小學、初中相比,深度、難度與廣度均有所提升,對學生的思維水平與認知能力要求較高,導致他們在學習中容易偏離方向,極易出現低效或無效的思考行為。對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設置問題情境,先通過語言描述、實物擺放或信息技術手段創設情境,再在情境中引出問題,為學生指明思考與努力的方向,使其在問題導向下積極探索,觸發思維活力,最終高效掌握所學內容(李春美2020)。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教學為例,本單元以“非語言幽默大師”為話題,主要介紹世界著名的電影演員、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Charlie·Chaplin),以及他在無聲電影時代的精湛表演和輝煌成就。在教學Reading部分的課文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ur 時,教師可播放有關卓別林在電影,如Modern Times,The Gold Rush 等中的精彩表演片段,并創設情境,活躍課堂氣氛,同時設問:“Do you know who he is?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arle Chaplin? What do you expect to learn about from this reading?”引導學生討論、分享各自對卓別林的了解,使其嘗試預測課文內容,拓展思維空間。接著,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快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討論“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并在分析后歸納答案:The life and humor career of Charlie Chaplin。然后,讓學生認真閱讀文本,找出卓別林的基本信息,將文章劃分成5 個部分,并總結出各個部分的大意。如此,教師通過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和處理問題,以此循環達到良性學習狀態,從而確保其思維始終活躍。
英語屬于語言類科目,學習語言的目的在于應用,所以教材中很多知識與現實生活有一定的關聯。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認真篩選所授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結合點,將一些生活現象、資源或素材引入課堂,創建真實的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認真思考、分析與探究,更好地學習與理解英語知識(黃可成2020)。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4 Unit 4 Body language 時,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身體語言”,包括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兩大類型,生活中較常見。教師可以提前拍攝或者在互聯網上搜集有關“身體語言”的圖片,如人們的各種表情、動作和手勢等,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帶領學生觀察、討論:“What is body language?”使其結合生活經驗與個人認知分析什么是身體語言,初步了解新課內容。接著,教師可繼續結合多媒體資源詢問學生:“What does he/ she say to you by his body language?”指引其結合個人經歷探討這些表情、動作與手勢的含義:“What is the purpose of language?How can you tell if someone is sad or happy even if they do not speak? How can you communicate a feeling to someone who does not speak your language?Why do we need to study body language?”使其繼續探討話題,學習目標語言。隨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展示一些身體語言,模擬生活中的某些情境,設計和創編簡短對話。同時,教師可告訴學生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身體語言,從而為閱讀作鋪墊。
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借助情境教學藝術是落實新課標的具體表現。教師應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創設情境,將英語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促使學生自覺地進入學習活動,在情境熏陶下認真學習,從而真正打造高效課堂,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