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娟 劉群群 王曉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指出: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教育部2012)。詞匯是英語學科教育系統中的基礎模塊,也是學生學習英語文章、記憶各種語法知識、用英語與人進行交流的前提。豐富的詞匯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果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拼讀的關鍵時期,其中英語詞匯課堂是學生掌握自然拼讀法的主陣地。小學生剛接觸英語,26 個英文字母的學習尤為重要。掌握26 個英文字母的拼讀規律有助于學生輕松學習英語。通過自然拼讀規律,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拼寫規律,更好地掌握英語詞匯,體會西方文化,提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下面,結合日常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利用自然拼讀法進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英語是一種拼讀型的語言,有許多發音和拼讀規律。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在一年級上冊安排了26 個英文字母的認讀和拼寫,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樣安排比較合理,因為一年級是學生身體發育的早期階段,不宜讓其進行過多的書寫。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認讀為主,書寫為輔。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準確地拼讀和記憶26 個英文字母,采取了如下教學方法:
初學英語者一般是先接觸26 個英文字母,會讀是基礎,需準確掌握26 個字母的讀音,進而掌握其自然發音。英語屬于拼音文字系統,具有發音與拼寫相對應的特質。有些字母的自然發音和讀音是一樣的,把二者聯系起來有助于學生掌握26個字母的自然發音。會發字母的音了,英語詞匯的學習就簡單了;詞匯量多了,閱讀文章時自然就輕松了。
比如,在教學字母A 時,首先讓學生知道它的讀音是/eI/,然后列舉一些包含a 的開音節單詞如cake,tape,take,game,make 等,讓學生感知字母a的發音。教師講解cake 的發音,讓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其他詞匯的發音,并尋找拼讀規律。教師解決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生成的問題,并歸納總結。這樣,學生的詞匯量會不斷增加,英語學習會越來越輕松。久而久之,學生能學會把字母的讀音與其自然發音相結合,會對英語學習越來越感興趣,從而將英語學習當成一種樂趣。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是先快后慢,只有不斷重復,才可以把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小學低年級學生學得快、忘得快,這就需要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字母的讀音和自然發音之后及時督促其進行鞏固、強化。在教學中,教師采用了如下方法:提前準備好26 個英文字母卡,課堂上先按照字母順序呈現,讓學生認讀。然后將字母順序打亂,按照類別呈現,讓學生認讀。接著,將各個類別的字母張貼在黑板上或通過多媒體呈現,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總結發音規律,進行歸類。按照元音將26 個英文字母分為4 類,第一類為包含雙元音/eI/的4 個英文字母:A,B,J,K;第二類為包含長元音/i:/ 的9 個英文字母:B,C,D,E,G,P,T,V,Z;第三類為包含短元音/e/的6 個英文字母:F,L,M,N,S,X;第四類為包含長元音/ju:/的3 個英文字母:U,Q,W,等等。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將帶有字母的小禮物獎勵給回答正確的學生,課后將學過的字母卡的備份張貼在教室的張貼欄。
為了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教師在課堂上還運用字母操輔助教學。教師在播放字母操視頻之前,明確要求學生記字母形狀,使其對26 個英語字母形成初步印象。教師要求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進行小組合作,模仿26 個英語字母的形狀,并說出讀音,反復操練。操練之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創編的字母操或者教師播放的字母操,在運動中激活大腦,培養創造能力。課后,讓學生給自己的父母或者同學展示字母操,發到班級群里,互相欣賞,并糾正點評,從而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為了拓展學生的素質,讓學生學唱字母歌謠,學練結合,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自覺地跟唱學習,自然地掌握字母的讀音和自然發音,提高記憶效果。
學生認識了26 個英文字母的形狀后,就可以開始訓練字母的拼讀和拼寫。在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方法如下:
有些英文字母的發音和與其對應的漢語拼音很相似。有研究發現,學生可以借助漢語拼音學習英語語音(高敏2005)。教師把和漢語拼音相似的字母單獨用PPT 展示給學生,使其更容易接受。英語語音學習一般是先學習元音,再學習輔音。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漢語拼音與英文字母的異同,如漢語中的哪些聲母與英語中的輔音相對應?漢語中的哪些韻母與英語中的雙元音相對應?這樣,學生利用歸納、分類、比較的方式列出表格,清晰地展示漢語拼音和英語語音的相似性,能為有效地學習拼讀拼寫打下基礎。
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如何教學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呢?教師可以在PPT 中展示具有相同字母組合的詞匯,并范讀個別詞匯,講解其拼寫規律,再讓學生分組合作,嘗試拼讀其他詞匯,使其在交流中不斷碰撞思維,于無形中加深對詞匯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先出示一個例詞,然后有意識地出示一些發音相同或類似的單詞,讓學生發現字母組合,歸納總結其讀音規律,再用小組評比的方式激發其創編更多含有字母組合的單詞。哪個小組想得最多且能拼讀出來,哪個小組就得最高分。通過這種學練結合的方式,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加深其對字母組合拼讀規律的理解和掌握(許婧2015)。
在教學中如何借助音素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拼寫規律呢?教師可以先在PPT 中展示詞匯的音素,并范讀個別詞匯,講解其拼寫規律,讓學生小組合作練習其他詞匯。學生先自主進行,再小組合作,學練結合并展示。根據展示結果評出優勝小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應把歌曲融入音素教學,把音素揉入熟悉的曲調,舊調新唱,比較有新意,容易被學生接受。鑒于學生好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游戲,讓他們在玩中學,掌握拼讀規律,并通過反復拼寫練習掌握拼寫規律。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將單詞按照音素進行分類,將盡可能多的常用單詞進行分類拼寫,掌握拼寫規律。
為使學生積極學習,盡快融入課堂,教師可以安排其當小老師,在課前5 分鐘展示與拼讀內容相關、節奏輕快的兒歌或形象生動的詩歌。學生在欣賞的同時能自然地感知英語兒歌的韻律,從而輕松地掌握音形對應關系,并記憶這些單詞。在潛移默化中,不僅提高了樂感,還豐富了詞匯量。通過拼讀和拼寫規則的學習,學生能基本上掌握運用自然拼讀法進行詞匯學習的方法。
在學習了英語字母、自然拼讀和拼寫規則之后,如何進一步深化英語詞匯學習呢?
學生掌握單詞的拼讀和拼寫規律后,詞匯量就會不斷增加,從而有利于提高閱讀效率。在選擇閱讀內容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愛好,如學生大都喜歡培生、牛津、攀登、麗聲、清華等系列有聲兒童讀物,因為這些讀物題材多樣,難度適中,非常適合閱讀。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要推薦內容豐富、情節生動、通俗易懂、題材多樣、難度適中的有聲分級讀物,既使其鞏固所學自然拼讀知識,積累語境,又提高其聽說能力(郭艷玲2014)。另外,教師要將讀物中的一些經典案例引入課堂教學,通過創設情境、分角色朗讀等方式引導學生發現讀音規律,利用自然拼讀法進行閱讀。課后,教師要定期開展“英語故事沙龍”“英語趣配音”等活動,讓學生有聲有色地閱讀,將所學知識內化并運用到生活中。通過閱讀豐富、有趣的讀物,學生能積累大量有用的詞匯,自然也會促進自然拼讀法的學習。
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實現有效的輸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讀書,創建讀書群,讓其每天曬曬自己讀的書籍和讀書的視頻,學會互相監督和彼此欣賞,形成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他們的英語語感,拓寬他們的視野,使其體會西方文化,提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使用自然拼讀法,教給學生略讀、細讀等閱讀策略和方法,讓其在學習中獲得愉悅感,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樂趣,使其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尤其在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字母操、字母拼讀學習視頻、繪本閱讀等教學資源,立體呈現自然拼讀法,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課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與所學拼音拼讀方法相關的閱讀書目,并指導其在閱讀過程中作標記,摘抄喜歡的句子或精彩片段,寫閱讀感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互相交流和學習。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成果作出及時評價,對做得好的小組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獲得成就感。有了教師的贊揚和肯定,學生就會更主動地閱讀并記錄優美的句子,從而養成認真閱讀的習慣,終身受益。
總之,小學是打英語基礎的階段,而詞匯是英語語言的基礎。傳統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大都按照字母、音標等的順序開展教學活動。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語言能力的提高,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利用自然拼讀法可以降低學生對英語詞匯的模糊感,從而產生更長遠的影響,提高其對英語拼讀的掌握能力。因此,自然拼讀法是小學英語教師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教師應重視并積極將其應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讓學生掌握自然拼讀規律,使其達到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程度,在不依賴教師的情況下也能讀懂簡單的文本并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