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銀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對初中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錦 2019)。一直以來,英語教學十分重視對初中生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寫作能力的培養,它是其他幾種語言能力的外在延伸。閱讀與寫作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寫作是閱讀的延伸,二者互為依托。因此,寫作更能充分反映初中生的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藝術類初中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將閱讀與寫作融會貫通,使讀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針對藝術類初中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通過開展以讀促寫,啟發其思維,促進其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從而不斷提高其英語寫作水平。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藝術類初中生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加強藝術類初中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的研究,成為當前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課題(顧穎 2019)。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重視對英語知識的講解和傳授,特別是在閱讀教學中,往往偏向語法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有效閱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無論是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還是對語言的分析和意義的探究,都是由教師個人解讀完成的,而初中生大多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難以真正理解教師對文本的解析,閱讀能力難以提升。
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豐富他們的閱讀量,讓其在閱讀過程中積累詞匯和語法知識,培養語感,最終由量變到質變。藝術類初中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受漢語語言表達習慣的制約,語病較多。閱讀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藝術類初中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此外,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嚴重分離,使藝術類初中生即使有一定的英語閱讀量,寫作能力也提升不明顯。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認識不夠,使藝術類初中生無法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缺乏讀寫遷移能力。在藝術類初中生的日常英語習作和應試作文中發現,他們所寫的文章觀點陳舊,不能用英語準確地表達真情實感。而在習作的選材和立意層面,因為思想高度不夠,所呈現出的習作較雷同,缺乏創新性。
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輸入與輸出的雙向過程(溫枚香 2019)。英語閱讀是學生輸入英語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其提升英語寫作水平的關鍵。特別是藝術類初中生,可以在不斷閱讀英語文本的過程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掌握英語詞匯和語法的搭配,有效促進遣詞造句、謀篇布局能力的提升。英語寫作是輸出知識的過程,考查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應用與創新。英語寫作技巧的提升僅靠教師的機械式講解是無法達到的,英語閱讀材料能為學生提供寫作范式,奠定扎實的語言基礎。藝術類初中生在擁有一定的英語閱讀基礎后,便可以結合閱讀經驗對所掌握的常見句型、文章結構、詞組搭配等進行模仿、遷移運用,從而迸發出新的靈感與寫作思路,使習作的可讀性更強。因此,在藝術類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聯,采用以讀促寫教學模式,有效開展課堂教學,以符合英語新課標的要求與藝術類初中生的學習特點。
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在寫作訓練過程中對文本材料進行二次閱讀和創造,從而提升綜合素質(林麗萍 2019)。在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教學活動中,藝術類初中生能夠不斷地提煉自身的邏輯思維,積淀豐富的英語知識,從而在英語寫作中得心應手。
在藝術類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了解藝術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根據學情有效開展以讀促寫模式的閱讀教學。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挖掘藝術類初中生的興趣點,借助多媒體,將閱讀文本中的相關材料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播放,使學生可以將音頻與圖片有機結合起來。這樣能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引導其關注閱讀材料,豐富閱讀形式,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文本閱讀。此外,還可以通過游戲或腦筋急轉彎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寓教于樂,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和表達欲望,讓其在閱讀中習得知識,促進其英語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時,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文本中有關動物的描述,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用文本中學到的英語詞匯和生活常識,自由表達對動物的喜好并闡述理由。為此,在閱讀前,教師可以以腦筋急轉彎導入教學:“哪種動物只能拍黑白照片?”學生回答:“大熊貓。”教師可以繼續提問:“大熊貓要怎樣才能照出彩色照片呢?”學生反應不過來。此時,通過多媒體投影一張大熊貓吐舌頭的照片,學生立馬大笑起來。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便能對描寫大熊貓的文本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在分析和理解文本時,還可以插入有關動物生活的視頻片段,其中涉及大量動物信息及其生活片段,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有利于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讓學生運用在本課中所學詞匯、句型介紹一種最喜歡的動物并闡述理由,這樣既能深化其對文本內容和知識的理解,又能鍛煉其英語寫作能力,從而實現以讀促寫的教學宗旨。
在藝術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僅僅依賴教材中的文本開展以讀促寫教學很難真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鄭益丹 2019)。而且,要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只靠教材中數量有限的閱讀文本,顯然是不夠的。因此,要想提升藝術類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豐富其寫作素材,提高其對問題的認知與見解,教師還要鼓勵和引導其開展課外閱讀。藝術類初中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閱讀需求,選擇感興趣的閱讀材料或話題進行自主閱讀,豐富閱讀量,積累寫作素材,拓寬視野,從而提升英語寫作水平。閱讀材料既可以是英語名著,又可以是英語報刊和漫畫,或者是英語原聲電影等。如《英語周報》《英語畫刊》《中學生英語》等刊物,《小王子》《魯濱遜漂流記》《亡靈島》等書籍,都適合學生在課外閱讀,能夠極大地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上)的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后,學生會發現人類的想象變成了現實。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有關科幻的書籍,如《出賣月亮的人》,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圈點勾畫,根據自己的閱讀積累和書中的詞匯寫一篇英語讀后感。這樣,既能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思考,提升其思維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能有效提升其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彼囆g類初中生的英語閱讀和寫作更是如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技巧進行有效指導,要求其初讀時通讀,了解文本大意,不必在生詞處過多停留;再讀時,邊讀邊作標記,標出生詞,圈畫不理解的句子,結合上下文語境揣摩句意,而后借助工具書進行釋疑,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通讀全文時,融入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將對文本思想的感悟和收獲,通過英語小作文的形式表達出來,加深閱讀感知。學生在閱讀時可以做英語摘抄筆記,摘錄好詞好句、精彩片段等,有針對性地進行誦讀和賞析,豐富語言積累,在寫作時參考、學習,并遷移運用。
總之,在藝術類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相結合,通過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升其寫作水平,從而使其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