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學良 紀瑞琪

堅持“一條主線”就是堅持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為主線,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將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與全市脫貧攻堅,全力東融兩大主戰場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始終讓創建工作服務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四個強化”即堅持強化思想認識、強化統籌部署、強化部門聯動、強化思路創新。
(一)強化思想認識,深刻領會創建工作意義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一項重大決策。賀州市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自治區人大《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決定》文件精神,按照自治區民宗委開展“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活動的要求,積極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是深入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關于民族工作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全面發展的現實需要,是實現賀州全面發展的強大動力。
(二)強化統籌部署,切實提高創建工作執行力
賀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以“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的“四重”原則,夯實創建基礎,細化創建標準,創新創建載體,培育創建亮點,積極推動創建工作延伸拓展。一是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為創建工作提供組織保障。二是召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市長林冠主持會議,市委書記李宏慶出席會議并講話。三是以市委市政府兩辦名義印發《賀州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活動實施方案》,明確縣(區)及市直各部門工作責任。四是積極推動各級黨委政府把創建工作列入督查內容,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工作,著力解決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鞏固維護發展好團結、和諧、穩定的民族關系。
(三)強化部門聯動,不斷增強創建工作凝聚力
為使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工作凝聚力得到有效增強,賀州市強化部門聯動的做法有:一是建立健全經常性協調溝通機制。二是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三是建立健全基層創建工作網絡。四是積極協助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打造工作。
(四)強化思路創新,有效提升創建工作影響力
為進一步提升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的影響力,賀州市不斷強化思路創新。一是堅持宣傳教育先導。2018年以來,將創建工作與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有機結合,以“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瑤族盤王節”系列節慶活動為載體,利用賀州市博物館、瑤族文化體驗館、賀州市文明實踐中心等宣傳教育基地,把中共廣西省工委舊址黃姚紀念館、鐘山縣英家起義舊址、古城起義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宣傳陣地,全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工作。二是堅持文化促進。賀州市堅持以立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構建共有精神家園為目標,以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等“七進”活動為載體,樹立人文理念,運用大眾化方式,傳遞民族團結聲音,講好民族團結故事,營造民族團結氛圍,形成維護民族團結為榮、損害民族團結為恥的社會風尚。三是堅持區域協作。在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工作過程中,賀州市不斷創新發展思路、運行機制,堅持試點先行、利用地處湘粵桂三省(區)結合部區位優勢特點,以“自主平等、真誠守信、互惠互利、講究實效”為原則,加強毗鄰市縣鄉村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探索建立“聯合宣傳、信息互通、共同發展、均等服務、協同管理”工作機制。2019年12月,湘粵桂三省(區)的永州市、肇慶市、清遠市、賀州市(四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創民族團結示范市第一次聯席會議在賀州市召開,以民族團結進步與和睦邊界聯創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雙邊、多邊緊密型實質性區域合作。近年來還指導支持平桂區、富川瑤族自治縣、金秀瑤族自治縣辦好第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國瑤族“盤王節”,接納粵湘云3省(區)6市14縣和臺灣及美國等地近15萬人參與慶典,充分展現賀州市民族團結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豐碩成果,受到國家民委和自治區民宗委的充分肯定。四是堅持示范引領。2018年以來,培育了賀州市市場監管局、賀州市環境保護局、富川瑤族自治縣公安局等民族團結進步“進機關”示范點;培育了廣西過山瑤家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廣西華泰藥業有限公司、賀州市天洲茶業有限公司等“進企業”示范點;培育了八步區城東街道碧桂園黨群服務中心、平桂區西灣街道文華社區、富川瑤族自治縣福利鎮福田村等“進社區(村)”示范點;培育了八步區步頭鎮、平桂區鵝塘鎮、富川瑤族自治縣福利鎮等“進鄉鎮(街道)”示范點;培育了賀州學院、富川瑤族自治縣民族中學、鐘山縣兩安瑤族鄉民族中學等“進學校”示范點;培育了八步區里松鎮福音堂、鐘山縣獅子庵、富川縣弘揚寺等“進宗教場所”示范點;培育了武警賀州支隊勤務保障中隊、鐘山監獄駐監武警中隊等“進連隊”示范點。此外,還在八步區南鄉鎮、開山鎮,富川縣新華鄉湖廣小學,富川縣石家鄉創新打造了民族團結進步“進邊界”示范點。通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全市已經初步形成創建工作“以點帶面、以面連片”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