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科
“我的蘋果可以存放到第二年6月,7月中旬就到了早熟果收獲季節,8月中旬收中熟果,9月中旬晚熟果開始采摘……我們種植的蘋果品種多,成熟期不一樣,所以基本全年都有蘋果上市。”近日,在山西省萬榮縣閆村矮化蘋果示范園區,南張曉源柿果合作社負責人薛占喜這樣對筆者說。
不斷調優改良品種,采用矮化密植栽種模式,運用現代化管理方法……萬榮縣閆村矮化蘋果示范園產出的蘋果種類多樣、品質好、產量高。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薛占喜的努力。
2015年春季,薛占喜通過土地流轉,栽種了50畝比較新的果樹品種,準備大干一場。沒想到,隨后幾個月里,通過在外地參加專業培訓、參觀考察,他發現一些先進的現代化果園采用的是矮化密植、水肥一體化、機械化栽培模式。相比之下,自己的種植模式顯得有些落后。
于是,當年冬季,他就放棄原來的樹苗,重新購置、栽種了80畝惠民短枝、蜜脆等新品種,下決心重新開始,并向合作社的社員們介紹了先進的果園管理模式。由于沒有接觸過這一管理模式,其他果農紛紛提出質疑,持觀望態度。
但薛占喜認為,既然別人能成功,自己也一定能行。年過60歲的他,一有機會就外出參觀考察。南寧、上海、洛川……,薛占喜不斷把先進經驗結合實際進行運用,對自己果園的發展也越來越有信心。
薛占喜通過不斷引進新品種,為果園注入了新鮮活力。從2018年起,薛占喜先后引進多個品種,進行品種的更新換代、優化改良,不僅延長了果品的貨架期,實現了全年有果可賣,而且提高了果品品質,拓寬了市場,讓薛占喜受益良多。
現在,薛占喜管理的果園面積已達150多畝,規模在不斷擴大,種有富士、蜜脆、維納斯、瑞雪等6個蘋果品種。
“這些新品種的口感、脆度、酸甜度各有優勢,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從而進入不同層級的市場。同時,引進新品種還提高了果品品質,敲開了高檔市場的大門,果品賣出更好的價錢,果農的收入自然就增加了。”薛占喜說。
在日常管理中,他利用廢棄香菇菌棒、兔糞、羊糞,經過發酵制成有機肥,既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又能改善土壤、提高肥力,形成了良好的生態鏈條。薛占喜還在自己的手機里安裝了4個農業幫手APP,輔助他管理果園,除了套袋摘果這種必須人工操作的環節之外,可以依靠大數據對果樹進行智能化管理。水肥一體化、智能蟲情測報燈、太陽能殺蟲燈、物聯網環境監測、氣象站……薛占喜不僅能遠程控制澆水施肥,還能在手機上清楚地看到果園各個片區的實時情況,及時了解果園的土壤溫度、濕度、pH值、病蟲害情況等,使管理果園有了科學數據,150多畝的果樹輕松搞定,毫無壓力。同時,他還運用測土配方施肥、現代高密栽培等先進管理技術,使用水肥一體機、彌霧機、開溝施肥機、自走式割草機等專用機械,實現了果園管理現代化、果品優質高產(圖1)。
他家果園的果樹掛果第一年畝產量達1 500千克,第二年畝產量達4 000千克,第三年畝產量達5 000千克。蘋果產量高,品質也好。
矮化、寬行、密植的種植模式和水肥一體化、機械化操作管理模式,得到越來越多果農的認可,許多人慕名前來參觀、考察、學習。2018年以來,每年周邊縣市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班、青年農場主培育班的學員都會到他的果園觀摩學習(圖2)。
“這兩天正在采收富士蘋果,預計40畝可產20萬千克,當天采摘、包裝、進入冷庫儲存(圖3)。”薛占喜說。
為節省地下水資源,他還在果園挖了一個2 000米3的蓄水池,計劃引入黃河水,沉淀后對果園進行滴灌。
在薛占喜看來,先進的理念對發展果業非常重要,是打造優質果品的基礎,更是果品占領市場的一大法寶。下一步,他會繼續探索試驗,把果園里6個品種的蘋果生長習性摸清、摸透,更好地運用先進的科學知識和技術,不斷提高果品品質。同時,他也會繼續向農戶推廣經驗,帶動大家一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