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綿陽市人社部門加大與浙江省衢州市人社部門在勞務協作方面的融合互補,實現貧困勞動力“輸轉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取得“就業增收、脫貧奔康”的良好成效。
綿陽市以需求為導向,率先在浙川東西部扶貧協作中與衢州市人社局簽訂《勞務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從供求對接、組織接收、崗位培訓、跟蹤服務等六方面推進制度化設計、項目化安排、長效化開展。同時,指導北川縣、平武縣與衢州市柯城區、衢江區開展精準對接,拓展扶貧合作領域。市、縣兩級人社部門主動出擊,主要領導多次帶隊赴衢州市人社局及當地相關單位、企業、學校、人力資源公司等對接深化勞務協作事宜,促成兩市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勞務交流機構、職業培訓機構等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目前,與衢州市人社部門,當地院校、企業召開座談會、招聘會、對接會10 余場,實現人員交流互訪350 人次。將開展勞務協作列入就業扶貧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人社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板塊,不斷細化考核指標,層層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勞務協作目標任務項項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利用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和媒體大力宣傳衢州市宜居環境、招工信息、工資待遇、發展前景和補貼政策等,吸引貧困勞動力赴衢就業。同時,依托老員工現身說法等方式,做到赴衢就業應知盡知。目前,轉移到浙江就業661 人,其中在衢州穩定就業的有193 人,建立勞務協作工作站、農民工服務站、溫暖驛站等5 個。結合衢州落地北川、平武產業項目和扶貧車間等,人社部門精準匹配供需,讓農村富余勞動力和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切實感受東西部扶貧協作帶來的紅利。目前,扶貧車間吸納就業213 人,其中貧困勞動力68 人。聚焦農村致富帶頭人、靈活就業人員等有創業意愿的群體,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開辦創業培訓班,開設創業課程,講授創業理念、創業方法。同時,組織參訓學員赴衢州等地參觀學習,借鑒成功經驗,不斷提升創業本領。
指導四川九洲技師學院與衢州金沃精工有限公司、衢州海納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與衢州市工程技術學校簽訂校校合作協議;北川七一職業中學與衢州中等專業學校簽訂校際框架協議;綿陽市銳都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與衢州雷博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企企合作協議……這些協議的簽訂,為進一步加強兩地人才培育、人才招聘、人員流動等多方面勞務協作開辟了嶄新局面。同時,聯合教體系統促進衢州招收平武、北川貧困家庭子女就讀當地技工院校并落實學費和生活費補助,幫助他們接受東部先進職業教育,掌握“一技之長”。為提升赴衢勞動力的職業技能水平和綜合素養,人社系統量身定制培訓課程,并邀請名師和專家授課、講解,學員在課后進行交流分享。目前,開辦培訓專班32 期,培訓貧困人口976 人次。
邀請衢州市的單位、企業來綿參加春風送崗暨衢綿東西部勞務協作大型招聘會以及各類線下專場招聘會。同時,常態化在綿陽公共招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開展線上招聘會,為衢州招賢納士,目前“去衢州就業”已成為綿陽招聘的熱點。依托勞務協作站點,定期深入在衢就業人員住地、廠區,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思想動態、身體狀況、技能需求等情況,為他們及時排憂解難、打氣鼓勁,體現“娘家人”的關愛。主動關注在衢務工人員家庭留守成員,幫助其解決就學、就醫、就業等問題,減少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對有就業需求并符合條件的人員優先安置到農村公益性崗位就業,并“一對一地”提供就業指導服務直到實現就業。同時,定制專列、專車免費接送赴衢務工人員就業,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其中,柯城區聯合北川縣組織2 輛貧困農民工“返崗專車”,“點對點”將貧困農民工從北川縣送回柯城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