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辦發〔2020〕62 號
堅持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相結合,健全藥械集中采購機制和以市場為主導的價格形成機制。堅持一個平臺、上下聯動、分類采購,實行招標、采購、交易、結算、監督一體化管理。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整體推進,增強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保障群眾獲得高質量、有效率、能負擔的醫藥服務。

人社部發〔2020〕73 號
聚焦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康養服務從業人員數量不足、職業技能水平不高等實際問題,堅持培訓先行、人人持證,大規模、高質量開展康養服務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健全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工作體系,加快培養數量充足、素質優良、技能高超、服務優質的康養服務技能人才。2020年至2022年,培養培訓各類康養服務人員500 萬人次以上,其中養老護理員200萬人次以上。

醫保發〔2020〕40 號
積極穩妥有序探索基本醫療保險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實現路徑,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費用結算服務,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2020年底前,總結先行試點地區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依托國家醫保局跨省異地就醫管理子系統進一步擴大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范圍,探索全國統一的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制度體系、運行機制和實現路徑。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四川省統計局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全國全省人社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把握最大民生部門、經濟發展重要助推部門的職能定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積極應對多重矛盾疊加、多種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推動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實現了新發展。

川人社辦發〔2020〕114 號
符合本通知規定開展以工代訓的,補貼標準原則上為每人每月200 元,各市(州)可根據本地區專賬資金承受能力適當提高補貼標準,最高不超過每人每月400 元,補貼人數按實際參加以工代訓的人數計算。企業在多個月份均符合認定條件的,可按月份數享受相應職業培訓補貼,最多不超過6 個月。所需資金從各地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列支。以工代訓職業培訓補貼不計入勞動者每年三次培訓補貼范圍。

川人社發〔2020〕23 號
職業技能競賽集訓基地是指經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設立,承擔省級及以上職業技能競賽訓練任務的企業、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等。基地設立應堅持“政府引導、自愿申報、注重成果、對接產業、接軌世賽”原則。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統籌指導全省基地建設和綜合管理工作,做好基地建設規劃和評審認定,組織開展技能競賽與實訓,審定集訓方案,做好現場質量督導和管理,落實表彰獎勵政策和宣傳等工作。四川省財政廳負責競賽集訓補助資金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