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以石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教育部 2018);明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基于核心素養的教育,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特別關注人和社會的統一、協調發展。英語學科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與技能,還要培養他們健康向上的情感、態度,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下面以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談談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繪本閱讀融合的過程中進行德育。
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的每個模塊、每個單元都有特定的話題,教師可圍繞話題選取與學生實際生活貼近的英語繪本進行德育,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下是兩個案例分析:
1.培養家庭觀念
三年級(上)Module 4的主題是Family。教師在這一模塊的教學中既要保證學生學會模塊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還要引導他們樹立熱愛家庭、愛護家人的意識。在這一模塊的教學中,教師選擇了My Family這一英語繪本進行德育。My Family中的句型簡單,瑯瑯上口,文中的younger sister,older brother,the only child等詞匯可以作為學生拓展學習的內容。
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回顧已學的家庭成員類詞匯及“Who is the man?Who is he?”等詢問人物的句型。其次,要求學生在閱讀繪本之后回答以下問題:“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family?Who are they?”閱讀難度小的部分由學生自主閱讀,難度較大的部分由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其中,younger sister和older brother這兩個詞匯涉及形容詞的比較級這一語法知識點,教師以自己和學生的年齡為例進行比較,學生立即明白了單詞younger的意義,也能夠舉例進行運用。結合繪本的圖片與文字,學生能很容易地猜出the only child的意思是“獨生子女”。
在讀完My Family后,教師讓他們談一談感受。有的學生說,現在很多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在家里集萬千寵愛集于一身,他們更要好好愛家人,愛父母,愛家庭。教師順水推舟,教育學生要孝敬父母,多與長輩溝通,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潤物無聲地進行了德育,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了學科育人的目標。
2.培養生活習慣
對于三年級(上)中的Toys主題,學生很感興趣。《新課程與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到:在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充實,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劉虹 2012)。根據這一教學建議,教師在這一主題的教學中注重分析、整合教學資源,選用Toys’Party這個英語繪本進行教學拓展,引導學生拓展學習玩具類詞匯和方位介詞,使其養成愛惜玩具、及時整理等良好的行為習慣。Toys’Party的單詞量較大,除了玩具類單詞,還有beside,behind,in front of,on the left of,on the right of,between,in the middle of等介詞短語。
首先,教師把繪本中出現的木偶、機器人、科幻模型等圖片和教材中的玩具圖片展示給學生,檢測他們能否說出新玩具的英語表達。其次,引入Toys’Party這一主題,與學生用“Where is the...?It’s...”句型進行問答。教師詢問學生繪本中出現的玩具的英語表達,以及它們的擺放位置。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教師以在黑板上畫簡筆畫的方式標注玩具及其空間位置。再次,要求學生借助板書復述繪本內容。最后,在學生理解了繪本內容后,教師提出問題:“What would you learn from the picture book?”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大多數學生表示學到了很多新詞,有幾位學生說出了中心答案——要愛護玩具,玩完之后要將其擺放整齊,學會整理收納。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能夠總結自己的學習收獲和體會,真正體現了英語學科“育人”的功能。
為了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增加英語教學容量,教師可以通過英語繪本閱讀,引導學生整合已學和新學知識內容,進行拓展學習,實現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道德品質的雙提升。
下面結合兩個案例進行分析:
1.單元拓展
三年級(下)Unit 1的主題是colours,主要學習顏色類詞匯及詢問顏色的句型。由于教材中的句型對學生而言比較簡單,教師選取了英語繪本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 進行單元拓展教學。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中包含動物類詞匯和顏色類詞匯,語言表達富有節奏感和韻律,學生非常感興趣。同時,其中的人物角色包含學生與教師。教師可以借助這一繪本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引導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樹立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理念。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第一個環節,學生自由談論教師出示的動物圖片,運用本單元所學句型“Whatcolouristhe...?It’s...”說出繪本中動物的顏色,復習、鞏固顏色類詞匯。
第二個環節,學生玩填涂顏色的游戲,復習、鞏固“Let’s colour the(bear)...”句型。學生非常喜歡這個游戲。這一環節為繪本閱讀作好了鋪墊。
第三個環節,學生略讀繪本,找出其中的動物類詞匯。隨后學生進行匯報,教師作相應的補充,同時課件中出現繪本中所有的動物類詞匯。
第四個環節,學生先詳讀繪本,再跟著繪本錄音有節奏地朗讀,隨后跟著教師有節奏地朗讀,接著集體有節奏地朗讀,最后個別學生作朗讀展示。
第五個環節,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提到繪本中出現了教師的圖片“I can see the teacher.”此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德育:“希望學生們認真學習,老師時時刻刻都在關注大家的學習情況。”從而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引導學生認識到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在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借助英語繪本閱讀,聯系生活,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2.單元整合拓展滲透
在復習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趣味性強、與單元內容相關聯的英語繪本進行拓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鞏固知識,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
三年級(下)Module 5 Relatives Unit 1的內容是對家庭成員及相關人物的描述,主要是對人物外貌特征的描述;Unit 2的內容也與家庭主題相關。在學生學習了這兩個單元之后,教師選用My big Family英語繪本開展單元復習教學。
My big Family中的基本句型為“I have a big family.There are...people in my family.Pam is my mom.She is pretty.”這些基本句型幾乎涵蓋了Unit 1與Unit 2的句型和家庭成員類詞匯,非常適合用于復習。首先,教師讓學生默讀,填寫表格信息,分別填寫的是繪本中的家庭成員、他們的名稱、對應的外貌描寫。由于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繪本中的信息并進行了正確的填寫。其次,學生先跟錄音大聲朗讀繪本,再小組合作朗讀,最后全班齊讀。再次,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閱讀之后感受。他們紛紛表示很愛自己的家人。這樣的英語繪本閱讀滲透了情感、道德教育,學生獲益良多。
在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繪本閱讀融合過程中進行德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英語學習活動觀是指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這一過程既是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整合發展的過程,又是文化意識不斷增強、思維品質不斷提升、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教育部 2018)。將英語繪本閱讀與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是教師積極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的體現。
英語學科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教學教材內容之后,選用合適的英語繪本進行拓展教學,進行德育,既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有利于豐富他們的情感,提升他們的道德品質,充分體現英語學科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征。
《課程標準》對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明確要求,而學生要達到要求,僅靠學習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將常規的英語教學與英語繪本閱讀相融合,不但有利于德育,還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英語閱讀途徑,開闊他們的文化視野,增加他們的閱讀量,豐富他們的知識積累。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提升其閱讀能力。
經過實踐分析發現,在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繪本閱讀融合過程中進行德育,有以下收獲:
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繪本閱讀融合中的德育促使教師更加嚴謹地分析教材,研讀教材,制訂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源。尋找繪本的過程考驗教師個人素質和能力,其對繪本內容價值的判斷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具有敏銳的眼光和取舍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繪本閱讀是學習英語的一種有效方式,特別是對中低年級學生有明顯的作用。通過英語繪本的閱讀和學習,學生的詞匯量更大了,英語知識積累更多了。最重要的是,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強了,閱讀習慣更好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了。
在小學英語教學與英語繪本閱讀相融合的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反思與設想:
1.英語分級閱讀與教材融合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參差不齊,繪本的選擇存在一定的難度。今后需要更細致地選擇英語繪本,確保英語繪本閱讀與常規教學更好地融合,做好德育工作。
2.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開發、形成正規的校本課程是必要的,但如何實施還需要繼續探索。
3.英語閱讀素養的形成
在提倡“大閱讀”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是值得廣大教師繼續探究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