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妙安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學 363000)
所謂生成性教學,其通常指數學教師經過靈活多變的方式,對教材知識深入挖掘,并對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拓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主動性.同時,確保數學知識相關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傳統化的教學相比,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時,極其依賴教材,且教學計劃也是根據教材、教學內容實施制定,卻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且缺乏相應的靈活性,這就會影響到學生在課堂上主體作用的發揮.因此,數學教師需注重生成性教學的運用,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相關教學計劃的制定,這不僅有助于教師與學生實現良好互動,而且還能在教學中,促使學生實現自主探究,對學生具備的自主意識進行培養,從而有效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師生的交互性.高中數學的生成性教學中,其極其注重師生彼此的互動交流,對于師生而言,其二者是平等的關系,數學教師不僅要將數學的解題方法教給學生,而且學生還能將自身的疑惑與見解都反饋給教師,從而使師生之間實現互相溝通,實現共同進步.
其次,課堂的差異性與拓展性.高中數學的生成性教學中,數學教師不僅需注重教學結果,而且還需關注教學的整個過程,并促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數學知識的同時,實現其學習能力的提高與發展.除此之外,數學教師還需關注學生自身的個體差異,利用分層教學法,促使全部學生都實現共同進步.
最后,課堂教學的基礎性.高中數學的生成性教學當中,通常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相關數學知識,并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與發展,同時,通過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還能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擴展與延伸,從而使學生積累到豐富的知識.
1.基于開放性問題設計的生成性教學
高中數學的生成性教學中,根據教學計劃的質量標準,其認為教學計劃和教學實踐之間保持一致性,是教學計劃的重要標準.在具體教學中,相關教學活動可通過教學計劃的實施,實現具體教學目標.同時,通過生成性理念,還能使學生自身的創造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以此對學生的自覺創新力、自覺學習力進行培養.高中數學的具體教學中,數學教師需需為學生構建相應的學習平臺,經過設計開放性的數學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最終實現數學課堂教學水平與質量的提高.
例如,《函數單調性》的教學中,想要使知識的生成以及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數學教師可從這幾方面開展教學.首先,教師可設計問題:“函數圖像是怎樣通過形象化方式對圖像變化的趨勢進行描述的?”學生就會回答:“上升或下降.”然后,數學教師可再次提問:“通過形象化描述,能否準確說出函數是單調遞減或單調遞增?”通過第一個問題,通常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并引發學生對先前學習與掌握的知識進行回顧,而通過第二問題,則能使學生對學習的知識進行積極思考,并引導學生實施自我反思.由此可知,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引發教師與學生進行積極交流與討論,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學習平臺的構建,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這不僅有助于數學問題的解決,而且還能實現學生學習自主性生成的教學目標,從而使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2.基于學習過程的生成性教學
生成性的教學理念下,高中數學的具體教學當中不僅需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成績,而且還需充分關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尤其是關注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發現、數學模型的構建、數學問題的解決等各個學習環節.經過相關教學實踐表明,加強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關注,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例如,《正弦定理》的教學中,數學教師可通過生活化問題的提出,引出相關教學內容:學校的抗震加固通常極其重要,校領導要對學校的校舍實施加固和維修,該工程必須通過梯子才能到達樓頂.目前,已知教室的高度是5米,地面與工人梯子的夾角是40°,想要保證工人能夠順利到樓頂,梯子的長度需為多少?想要使學生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就需把具體問題轉化成數學模型,抽象化的思維全過程只能由學生自己開展,即形成相應的學習過程.具體過程為:學生可通過直角三角形的原理,將梯子與墻面靠近的角設置為90°,地面與梯子的夾角設置為40°,且樓的高度為5米,然后再對梯子的長度進行求解.學生將生活問題轉變成直角三角形的數學題,學生就能夠運用正弦定理對該問題進行輕松解決.由此可知,數學教師將生活當中的問題進行轉變,就能引導學生對相應的數學情境進行構建,從而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3.基于彈性情境的生成性教學
生成性教學的開展,通常需預設相應的彈性情境,以促使生成性教學獲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在高中數學的生成性教學中,教師在對彈性情境進行創設時,需注重引導學生掌握相關數學規律,并依據學生自身的認知特點進行教學情境創設.同時,數學教師還需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點實施共同探究.
例如,《圓與方程》的具體教學中,數學教師可引導學生先通過圓規畫個圓,并提出問題:“圓有哪些要素?依據學習的知識,還有哪些方法能夠對圓的標準方程進行確定?”大部分學生通常會聯想到直角坐標法.此時,數學教師可指導學生,引導其實施交流討論,并對圓的方程進行探究,學生自主的分析與探討圓的方案,在學生完成討論之后,數學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手段,把圓的標準方程進行呈現,對學生所提出的方案進行點評,從而使學生充分把握數學課堂的生成要素.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的具體教學中,生成性教學的開展通常有著顯著價值,數學教師可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及其優勢,對生成性理念進行合理運用,這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主動性,而且還能使學生形成高效的解題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