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梅 汪 劼
(安徽省合肥八中教育集團銘傳高級中學 231200)
教師在高中生物學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結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要讓學生對學習充滿積極性.強化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做好學科學習與學生日常生活的結合,開發(fā)學生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的同時不斷發(fā)掘學生的探討能力,引導學生對是什么和為什么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現(xiàn)階段教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在高中生物學科的教育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這對于學生的教育成長、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會產生一定影響,教師應該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重點的分析.第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動力,無法緊跟教師的教課節(jié)奏和步伐.在如今的課堂氛圍中,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只是單純的將知識點枯燥的輸出,學生麻木的接收.學生缺少自己獨立的思考,這樣是無法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位置,也有礙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育方法與形式上的單一,單調的教學方式是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使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更進一步的提高.第三,教師在教學中缺乏與學生的良好互動,也不能夠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具體到個人的學習情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掌握情況做出合理分析與把握.
1.構建良好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進而對學習充滿主動性.教師應從學生的思維成長方式出發(fā),將生物學科教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成長發(fā)育相結合,最終助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人教版教育教學中對于“光合作用”的講解,生物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對身邊的一盆綠植進行觀察,并分成小組實施一周的觀察記錄,自主分析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并將所習得的內容在課堂上進行討論與分析,若是想要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要求教師對已有題目進行分類與分析,找出重點難點,在講課過程中做到具有針對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對于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進行教學時會更加擁有學習興趣,對于學習內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學習的環(huán)境得到了大大改善,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隨著有所提高,一舉兩得,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生物學科的學習素養(yǎng).
2.將理論與實際相聯(lián)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當注重將生物學科的理論學習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注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生物學科的知識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教師應該注意抓住這個關鍵點,充分利用好現(xiàn)有教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生物學科的學習中.比如,教師在對人教版高中生物課程中人“類遺傳病”一題的教學過程中,從“感冒、白化病”是否為遺傳病的層面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分析“什么是人類遺傳病,常見的人類遺傳病有哪些類型”,進而引導學生討論如何防止遺傳病的發(fā)生,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對于學生日常生活中熟知的感冒和白化病入手,讓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學習了解到了遺傳病方面的相關概念,使難以理解的生物學知道變得易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從實際生活中出發(fā),這樣會使學生的理解性更強,對內容的理解也會更加貼切.在對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中,教師的引導作用起著巨大的效果,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課綜合素養(yǎng).
3.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
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教師若是只采用一種教學方式是萬萬不可的.教學是以學生為核心,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于學習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及研究,適當選取具有一定難度的、和生活較為相關的,易于探究的研究型問題,一方面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讓每一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生物教學領域,通過自我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學課程“細胞呼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條件,學生就要學習逆向思考能力,對針對性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自主嘗試進行對于問題的解決,利用對于細胞呼吸一題的理解,自主回答“為什么密封是保證釀酒成功的基礎”、“為什么儲藏時間長的蘋果,聞起來會有一種酒味”并將問題進行總結與歸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創(chuàng)建,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歸納,讓學生對于生物知識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這樣也有便于教師更有效的了解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
綜上所述,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高中生物學習環(huán)境和生物教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思維能力.教師只有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禁錮,進行創(chuàng)新與突破,才能完成目標.同時,教師要注意把高中生物教育教學內容與實踐生活相結合,把具體的生物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互融合,幫助學生找準高中生物學科知識定位,強化學生的生物學科綜合素養(yǎng).最后,開展探究式教學,使學生在探究式教學模式下,提出自己的疑問,創(chuàng)新能力也隨之提高.教師也要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總之,要完善生物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就需要廣大生物學科教育者不斷的實踐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