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榮芳
(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第一中學 742200)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通過學習物理知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物理教學受到教師的重視,但是由于其包含的內容較多,導致學生在復習時常常會受到阻礙,不知從何入手.為此,本文對初中物理復習的有效策略進行了闡述,希望對廣大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在復習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結合教學大綱來制定復習計劃,確定復習內容,這樣就有個正確的方向,便于復習教學的開展.除此之外,結合教學大綱進行復習使得復習的目的性和科學性變得更強,使得學生少做無用功,高效的復習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并且對知識框架的構建具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筆者在引領學生進行復習時,首先對《初中物理教學大綱》進行了閱讀,之后結合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將每章節、每節課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并把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做好了標記,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對這些內容進行了重點復習和鞏固,同時選擇相關的習題進行了訓練,在構建知識框架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除此之外,筆者結合教學大綱中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課堂中發揮主體地位,將復習內容進行整理和總結,并跟著教師的復習思路,反思自身的不足,加以改進,從而提升復習效率,為中考做好準備.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可以觀察物理現象,證明物理事實,從而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所以物理實驗教學引起了教師的高度重視.在物理復習課程中,為了強化學生的知識技能,幫助學生回顧物理定理和物理概念,教師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學生對物理公式等內容的熟練程度,以此調整接下來的復習計劃,保證復習的實效性.
例如,在復習《電阻上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這一實驗時,首先筆者讓學生回憶了歐姆定律,I=U/R,之后讓對學生對各個字母代表的意思進行了解釋,并讓學生表達了對公式中各個字母的理解,最后回憶了這個定律在電學題目中的應用,并總結了測量導體電阻的方法:①伏安法②伏伏法③伏滑法④安滑法,通過這些方法的分析,讓學生掌握測量電流與電壓的物理技能,最后讓學生運用這一實驗測量解決相關的題目.再如,在復習《平面鏡成像》這一課時,首先筆者讓學生對光的反射和反射規律進行了復習,之后讓學生回顧實驗中對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正立的虛像、像和物體大小相等、以及象和物體對應點的連線被鏡面垂直且平分等這些特征的論證,最后讓學生利用平面鏡成像原理解決了以下題目:若一名1.7米高學生站在穿衣柜前1.5米處,他像的身高是____米,像與人的距離是____米……,以此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總之,物理實驗的復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解答題目時能夠做到舉一反三,促進學生的發展.
在復習的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對課堂內容和實驗習題進行復習之外,教師還需要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對復習內容進行鞏固,以此形成自身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平時除了作業本之外還要準備一個錯題冊,對每次出錯的習題進行分析,最后做到查漏補缺,從而采取針對性的復習,達到預期的復習的效果.
例如,在復習完《功和機械能》這章后,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以下題目:自行車在上坡時為什么要猛蹬幾下,而汽車要慢速前行呢?汽車在上山時為什么要走“S”形道路呢?通過比較讓學生將這幾個容易混淆的知識分清.再如,在復習完《串聯和并聯》后,為了讓學生對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應用場景進行分析,于是筆者為學生布置了這樣的題目:思考路燈和家庭用燈以及圣誕樹燈的區別是什么,如果馬路上燈壞掉一個是否影響其他路燈呢?通過這一題目解答,讓學生將串聯和并聯電路進行了區分,并整理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為接下來的應用做好了鋪墊.總之,復習作業的布置,可以讓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查漏補缺,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復習中進行自我提升,到達預期的復習效果.
很多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將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每次考試的成績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學生對考試產生了恐懼,所以每次在考試時都會因為心理作祟導致不能夠正常發揮,考試結果很不理想.為了解決這一根本原因,教師可以在復習的過程中定期進行模擬考試,讓學生對題目進行解答,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和心理素質,最終使學生在中考時能夠從容答題,正常發揮,順利通過考試.
例如,學校為了鍛煉學生的應試能力,使學生將時間安排好,克服心理的恐懼,順利答題,于是在復習的后期階段,每兩周組織一次模擬考試,整個流程與中考類似,答題卡,時間以及內容都效仿中考,使學生提前體驗中考,并合理安排時間,將會的題目準確作答,不會的題目先擱置一旁,最后將其進行作答,從而提升做題的效率和準確率,最終在這樣的訓練中適應考試,讓學生保持平和的心態去迎接挑戰,超常發揮自身的潛能.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進行模擬后,學生在正式參加中考時,心理不再緊張,而是將平時的真正水平發揮出來,交出滿意的答卷,不給自己留有遺憾.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復習是對物理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概括的過程,也是幫助學生構建新的知識框架的環節,所以教師在設計復習框架時,首先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和認知規律進行教學,其次結合學生的原有知識體系設計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升,為迎接中考這一挑戰而做好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