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華
(江蘇省海安市曲塘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226661)
小組合作學習說的是以小組為活動主結構,使學生自主的、獨自的探索知識,讓學生在班級范圍內也可以是使用小組內有效的表現自己的思維過程以及方式,進行合作幫助、探索研究去解開知識規律、找尋解決問題的方式與路徑,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的時候強化團結合作能力,可以實現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提高,是一種提升交流能力的學習方法.
1.小組成員分配不科學
因為沒有辦法完全依據小組合作的方式授課,教師在建立與劃分小組時考慮不夠合理,并不能將模式、準則以及成績等考慮周全,單一的依據座位來組成自然的小組,教師大多數就是為了草草了事,并不能建立學生的合作意識.部分教師可能已經耗費了時間與精力建立與劃分小組成員,由于受到本身知識與水平的束縛,不能有效科學合理地劃分有質量的學習小組,并不能周全地熟悉劃分的準則,沒有有關的對策研究與理論支撐.而且學生的行為方式、思維能力、學習方法、自身素質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異樣,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學習成績高低不一、行為習慣差異和思維差異較大等表現,造成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不了信息交流、沒有思維碰撞、產生不了共同語言、不能有效交流等.
2.合作學習時機與內容的選擇不合理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學習策略,但是也不能使用在各種情況下.目前來說,在我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內容有不確定性,沒有科學的選擇合作學習內容與時機.比如,在剛剛學習新授知識時就把開放性、研究性類的具有一定難度的題目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索和思考,時機選擇得不適當,大多在提出問題后立馬會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討,給學生留設的思考空間不足,學生學習狀態低下,還處于夢游狀態,這種合作學習實現不了目標效果,反而耗費了課堂教學的時間.
3.教師在組內的定位存在問題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時經常以旁觀者的角色,讓學生自主地探討與互動,教師對于學生研究的過程并不關心,并不能及時地掌握各小組的學習狀況,也不能給出有效正確的引導.教師是合作學習的領導者,直接影響到合作學習的質量與效率.合作學習的完整過程包含問題的提出、情境的設立、小組的研究、結果的表現、總結以及評估.有些教師只對學生的討論結果做出權威性的指導,并沒有參與到各組的思考討論之中,更不能在小組活動陷入停止狀態時,去啟發學生,推進小組成員的思維向深層次思考.
4.學生自主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不夠強烈
小組合作式學習的目標在于讓學生積極、能動地參與到小組合作方式當中去,給學生提供較好的合作機會和平臺.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習基礎強的學生存在感充足,相反,那些基礎差的學生,熱度和參與意識就有待提升.長此以往,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能扮演聽眾的地位,所以,這部分學生在小組進行研究和共同解題的時候,無法調動起參與熱度,最終導致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使得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積極性受到嚴重的傷害.
1.建立與劃分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合理地建立與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才可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在為學生建立合作小組時,教師第一點要綜合地考慮每一位學生的實際狀況,熟悉每一位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以及行為方式等,在劃分時應保障各個小組都有高、中、低各個級別的學生,把小組的規模劃分為 6 人左右,對小組成員的工作進行分工.
2.關注合作學習時機與合理性
借助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強化對合作學習時機與合理性的關注度,準確地熟悉教材中的疑點與重點,指導學生認識問題的種類,讓學生認識開放性與探究性的內容貼合小組合作學習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這一課題時,選擇組內合作方式授課,老師講解知識中要依托教材,把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與性質內容講授給學生.小組研究中,教師把要解決的問題一一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問題的難度不能過大,要讓他們能夠稍加討論就能解決,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3.教師要扮演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時,盡管主體是學生,然而老師也需要給予足夠的關注,老師要細心引導,合作中給予學生充分的幫助,要有大局觀,親自參加到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去,要在各小組之間互動,全面地熟悉各小組探討與研究的進度情況與思維的限制情況.教師在為小組設立學習活動時,需要依據學生對新知識認識的狀況,聯系教材中的知識內容,設計有效的任務.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三角形的角與邊的性質》這一課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內容,為他們分配相應的工具:剪刀、紙張,引導他們裁剪出相應的三角形來,從而更加鮮明地認識三角形的角與邊的性質.
4.深層次強化小組合作學習的認知
在初中數學的小組合作式學習的過程中,數學教師更需要先強化本身的學術涵養,充分了解這種先進學習方式帶來的深遠影響和意義.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要盡可能與其他的優秀教師交流和研究,實現共同進步、取長補短.教師還需要與學生交流和探討,增強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熱情,并及時總結得失,以便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更好地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最近幾年,不斷落實的新課程改革,使得我國涌現出許多先進、有趣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已在全國各地開展,在這種模式下的師生之間的認識以及關系,還有如何更加有效地鞏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質量等還要繼續進行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