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華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溫泉中學 222301)
自從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如何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弘揚人文精神已經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面對新的教學要求,傳統的程式化物理教學模式,顯然已經落伍.必須要結合物理教學的實踐性、參與性、創造性、過程性和深入性,努力構建“自主·合作·展示”的新型教學模式,徹底改變以往“以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提升能力.
1.“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
“自主·合作·展示”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新課程標準相適應.具體來說,“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評價.其中,自主學習主要是指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引導學生圍繞相關的任務,通過自主學習的模式,對下一節內容進行歸納、概括等;合作探究則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某一個問題,通過合作、交流等途徑,完成知識的建構和學習;展示評價則是教師徹底轉變自身的角色,相信學生、引導學生,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引導學生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習小組對其進行評價,最后由教師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使得學生在激勵性的評價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創造的價值.
“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真正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將課堂教學歸還給學生,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本”,使得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主動完成知識的建構,并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創造的價值.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促使學生在思考、交流的過程中,通過思維的碰撞,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2.“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經過教學實踐發現,將“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優勢.
首先,有助于實現學生多元智能發展.在實際生活中,人的各種智能之間并非是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相互交織、共同作用.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是如此,必須要借助多元智能去解決問題,完成某一項活動等.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為例,對學生的語言、數學、邏輯、空間、人際交往等多種智能要求相對比較高.而通過“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應用,則可促使學生在探究、合作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為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就初中物理這一學科來說,其中涉及到的知識面比較廣,主要包括力學、電學、熱學、光學、聲音學等知識,并且這些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針對初中學生來說,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其既熟悉又陌生.面對這種情況,一旦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夠科學,就會制約學生的學習態度.而通過“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應用,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促使學生逐漸形成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的過程中,促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最后,有助于學生在學習中健全人格.與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相比,通過“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的應用,構建了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也促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合作和交流能力;而在展示活動中,鍛煉了學生的膽量,也在很大程度上發展了學生的思維以及語言交流能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則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最終促進學生形成了一個健全的人格.
1.自主學習
在“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中,自主學習與以往的預習環節基本相同,但是與預習相比,自主學習目的性更強、針對性更強.具體來說,“自主·合作·展示”中的自主學習階段中,教師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學情,精心設計預習問題,引導學生在問題導學的模式下,開展有效的課前預習,并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形成本章節的知識結構圖,對本章節的內容形成概括性的認識、初步的了解.同時,還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將疑惑的地方、不懂的問題反饋給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有效的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成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認識浮力”這一內容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預習的時候,就結合“死海不死”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情境,并據此提出問題“為什么將奴隸和俘虜扔進海里,屢淹不死?”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認真閱讀,對本節內容進行初步的掌握,并親手制作知識結構圖.同時,至少提出兩個不同的問題.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制作了思維導圖,對本節內容進行了詳細的概括.另外,所有學生結合自主學習中存在的疑惑點,將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包括:浮力怎么表示?托力和支持力有什么不同?物體下沉的時候還受不受到浮力的作用?
2.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是“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可滲透到物理學習每一個環節中,甚至可以循環進行.具體來說,在合作探究的環節中,教師可結合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疑惑點,或者是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精心設計具有開放性的問題.接著,教師按照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通過交流、合作等方式,解決問題.
以“聲音的特征”教學為例,教師在開展合作探究的時候,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準備了相關的器材,包括:音叉、鋼尺、塑料袋、氣球、橡皮筋等,并給學生設置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哪一位學生都能利用這些器材,讓它們發出聲音?并積極思考發出聲音的物體是液體、氣體、固體中的哪一類?你認為物體發出聲音會有哪些特征?接著,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開展物理小實驗,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實驗的模式,對發聲的物體進行了歸類,順利得出問題的答案.如此一來,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合作探究學習等,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也促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發展了自身的求異思維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成果展示與評價
在“自主·合作·展示”教學模式下,成果展示和評價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具體來說,成果展示主要是指學生在完成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之后,借助小組代表將本組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在其他學生面前,也可以將本組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存在的疑惑點展示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徹底轉變自身的角色,相信學生、引導學生,引導學生在展示鍛煉中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在成果展示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引導其他小組設立評價記錄本,對小組展示的情境開展評價.最后,由教師對其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借助激勵評價語言的運用,激活課堂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初中物理學習中.
綜上所述,面對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落伍,根本無法滿足新課程下的教學要求.基于此,教師開展優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緊緊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借助“自主·合作·展示”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的過程中,高效地完成知識建構,并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