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卿卿
(江蘇省海門市第一中學 226100)
質疑問難是發(fā)展學生數學思維力的重要路徑.能夠讓學生樂于提出問題,才是數學教學最精湛的藝術準則.質疑問難,需要深刻的思考,反映出學生的洞察力與探索欲,更是優(yōu)秀數學個性品質的體現(xiàn).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廣大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從而不斷從問題的發(fā)現(xiàn)、質疑、思考、解決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在數學課堂上,教學不是“給予”,而是為學生搭建學習情境,喚醒他們的數學觀察、探究意識,鼓勵其從猜想、推理、反思中自主學習.數學源于生活,高中數學教師需要貼近學生的認知需要來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引領他們去體悟數學思想與方法.如對于函數的學習,函數是數學學科重要概念,我們在課堂上,引入人口數量與年份的變化關系圖;讓學生觀察自由落體運動的位移與時間之間的變化關聯(lián);分析一天中溫度與時間的變化情況等實例.從這些實例中,讓學生觀察表格信息,談談自己有何發(fā)現(xiàn)?以人口數量與年份對應關系來看,隨著年份的增加,人口數量也越來越多;每一個年份,對應唯一的人口數量;所有的年份值,對應一個數集;所有的人口數,對應一個數集.請同學們思考,結合數學函數知識,來分析任何一個年份所對應的人口數之間有何關系?由此,對于函數的抽象性,可以讓學生從生活化實例中,由淺入深地構建函數概念,認識到集合的重要性.對于函數,是通過集合與對應關系來界定的.從上述三個實例分析來看,恰好體現(xiàn)了函數的三種表示法.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對照函數概念,展開分組交流、合作討論.每個實例中,都有兩個非空數集A與B,兩個集合中,各元素之間建立相應的對應關系;集合A中任何一個元素,在集合B中唯一對應.讓學生從實例中體驗函數關系,理解函數的內涵,增進對函數知識的自主建構.
數學學習要珍視學生的親歷感受,讓學生親身經歷,在做中學習,更加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掌握知識技能.數學教師要善于把握教學難疑點,引領學生從學習活動中突破難點,成為數學知識的建構者.如對于橢圓標準方程的學習,我們開展學生動手推導活動.首先,設置任務:給出一張圓形紙片,如何去折出橢圓?給出一根細線,能否畫出橢圓?對于橢圓的特點,引入動手折紙活動,用筆畫橢圓,讓學生在實踐中觀察橢圓,了解橢圓的特征,增進對橢圓的感性認識,為后續(xù)橢圓方程的推導奠定基礎.為什么不同學生的橢圓不一樣?以此為探究點,引申探究話題:為何繩子的長度要大于兩個定點之間的距離?當繩長小于兩定點距離,可以畫出的是什么圖形?依據橢圓的特征,怎么樣來推導橢圓的標準方程?哪些因素是導致橢圓形狀不同的原因?其次,推導橢圓標準方程.該活動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結合本節(jié)知識點,以焦點F1、F2,畫出x軸,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為什么要這樣設置坐標系?聯(lián)系所學的圓的標準方程,其坐標系的設置是以圓心為原點.接著,對于橢圓上的任意一點M,其坐標設為(x,y),橢圓焦距為2c(c>0),點M到F1、F2的距離之和為常數2a.探究點出現(xiàn),為什么要設置焦距為2c?為什么要設置常數為2a?為什么不選擇b?能否改成c或a?學生的質疑,讓課堂探究趣味更濃,圍繞學生的質疑點,我們來展開對橢圓標準方程的探究.隨后,圍繞橢圓的標準方程,根據|MF1|+|MF2|=2a得到方程;如何對該方程進行簡化處理?有學生認為,可以進行兩邊同時平方.但在學生化簡中發(fā)現(xiàn),方程越化簡越繁瑣.還有別的方法嗎?有學生認為,可以將一個根號移到另一邊,再進行兩邊平方,隨后展開化簡處理.教師詢問學生有何感受?學生覺得移項后平方雖然簡單了,但還是比較繁瑣.怎樣讓這個方程變得更簡單點?學生們沉默了.剛才有學生提出,橢圓的標準方程推導.為什么沒有b?如果我們假設a2-c2=b2,則方程將會化成什么樣?對于橢圓的標準方程,在推導的過程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質疑,提出不同的問題;再與橢圓的定義及標準方程相結合,從中來深刻地理解其內涵.數學課堂的探究教學,不但要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還要能促進學生動手實踐,以及鼓勵學生動口表達與交流.只有從不斷的觀察、思考、猜想、推導、交流中,逐漸走進橢圓的標準方程,來體會其數學意義.
數學,它源于生活,但又應用在生活中.在開展數學探究式教學時,廣大教師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積極鼓勵他們在解題中學以致用,培養(yǎng)數學思維力.同時,在探究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評價,在知識碰撞中達成共識,獲得學習的樂趣,從中發(fā)展合作意識、團隊精神.以數列知識為例,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知識點,數列的定義域為正整數集,且為非連續(xù)的,在數形結合方面具有離散性.如某題,城市設定綠化總目標,2019年用于城市綠化經費為50萬元,如果計劃每年比上一年多5萬,在10年時間內總投資為多少萬元?結合題意,可以構建等差數列模型{an},a1為50,d為5,n為10,十年總投資為S10.對該題的求解,主要應用數列求和公式來構建數學模型.與之相關的其他實際數學問題,如存款、貸款、投資等,都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緊密.圍繞數學問題,讓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來構建數學模型,借助于數學算法、數學模型,來驅動學生生成數學核心素養(yǎng).
總之,探究式教學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利用調動學生學習動機,引領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生發(fā)創(chuàng)意.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眼光來分析問題,自主建構、探究數學的本質,強調反思與實踐體驗,從質疑問難中獲得數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