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榮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 223800)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個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學習理論知識、研究理論知識、探索理論知識.教師要掌握為學生設置學習情境的方法,然后在教學中選擇適合的方法設置學習情境.
學生學習化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優化自己的生活.當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的時候,向學生舉出一個生活中出現的化學問題的例子,這個例子需要學生來認知和解決時,學生便會開始認真的思考問題.
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酸堿物質的綜合反應為例.教師可在教學中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被蜜蜂蜇了,該怎么辦呢?有沒有同學知道生活中的處理方法?”有一名學生立即回答問題:“我聽父母說過,一般被蜜蜂小蜇了一下,用肥皂水洗洗就可以了.只要不是被蜇得很嚴重,便不用去醫院.”此時教師又再次提問:“被蜜蜂蜇了可以用肥扛水洗洗,就能讓痛苦減輕,其機理是什么呢?你們猜測可能慶用到的化學反應公式是什么呢?”教師的問題讓學生們開始思考,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生活,了解肥皂水為堿性物質,如果涂了肥皂水就能讓痛苦減輕,那么肥皂水一定是中和了酸性物質,起了酸堿化學反應.結合這一條思路,學生們開始查找相關的酸堿中和式.
教師應用生活化的問題為學生設計情境的要點如下:第一,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生活,設置一個生活化的化學問題,這個問題不能太偏頗、太難,學生至少要在生活中聽說過、接觸過這類問題,否則學生會因為問題過于陌生,他們無法解決,而不能解決具象化的生活問題.第二,當學生解決了具象化的生活問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具象化的問題上升到抽象化的本質上,讓學生找出解決問題背后的化學機理,讓學生更深入的學習,更深入的了解相關的化學知識.第三,教師要通過這樣的情境設計,引導學生愛生活、愛化學,使學生意識到學好化學知識可以優化生活,為周圍的人群、為整個社會造福.
在化學教學中,有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針對一個化學問題進行思考,這個化學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它背后的化學機理是什么?如果教師不能讓學生看到這樣的化學問題,學生便不明白自己需要研究的目標是什么,從而不知道該向哪個方向著手研究理論知識.為了幫助學生明確研究的方向,教師需要應用展示化學現象的方式為學生設置情境.
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電離這種化學現象背后的機理是什么,教師應用虛投電離設備展示了氯化鈉溶液被電離的過程.學生們親眼看到,氯化鈉溶液是由氯化鈉晶體加水分子溶解而成的.在電解設備中,氯化鈉溶液電離出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很多學生見過氯化鈉溶液溶解的過程,卻沒有見過氯化鈉溶液被電離的過程.這種陌生的電離化學反應,讓學生產生了探究心理,學生想了解,電離是一種什么化學反應呢?這種化學反應的特征是什么呢?當學生產生了好奇心時,教師就把學生帶入了學習情境中.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時,需要讓學生看到一些化學現象.這是因為有些化學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少見的,或者學生平常不太關注的.于是學生對這種化學現象很陌生.教師如果希望學生去探究這些化學現象,就要應用展示的方法,把化學現象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看到這樣的化學現象,然后以探究這一化學現象背后的機理為目標學習.教師向學生呈現一個化學現象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師可以應用播放多媒體的方式、做一個化學展示實驗的方式、應用做虛擬化學實驗的方式來呈現化學現象.這些化學現象呈現的方式各有利弊,教師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一個化學現象時,可以發揮多媒體聲光效果強的優勢,吸引學生注意,讓學生看到一個化學現象;教師應用化學實驗的方法,雖然能把一個化學現象完整的、真實的再現于學生眼前,然而教師做化學實驗時,有時需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虛擬化學實驗是一種既有多媒體優勢,又能突破時間和空間,把化學實驗完整再現于眼前的一種方法,然而當前我國的化學虛擬實驗課件還有些欠缺,部分實驗還沒有制作成課件.教師要結合需求,選擇適合的化學現象演示方法.
在開展化學教學時,教師會希望學生通過實驗的探究方式,深入的了解化學知識.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如果學生沒有強烈的實驗動機,沒有探索化學知識的興趣,那么教師的化學實驗探究教學可能是低效的.為了提高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效率,教師要在實驗前為學生設置學習情境.
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電解質電離有關的知識為例.教師在開展教學以前,先向學生提問,:“酸堿鹽的融液都是電解質,可被電解出離子嗎?”學生給予肯定的答復.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在這個問題的基礎上回顧了相關的概念知識,了解了有關的化學公式.在學生認為已經回答了教師的提問,完成了學習以后,教師提出問題:“不同的電解質,它們的電離程度是否相同?”教師的提問難住了學生.學生們普遍發現自己難以給出一個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即使回答了,學生也提不出理論依據.此時學生決定應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問題.
教師在開展探究實驗以前,要結合學生的實驗為學生設計學習的情境.教師在為學生設計情境時,要把握住以下幾個要點:第一,教師要先向學生提出幾個與實驗有關的,學生能夠回答出來的問題,將學生引入到學習情境中.第二,教師要在學生回答問題過后,幫助學生回顧理論知識,為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打好理論基礎.第三,當學生打好理論基礎以后,教師可提出需要學生探究的主題,使學生了解自己需要探究的新知,找到探究的方向.教師應用這樣的情境設計方法,可以深入淺入地引導學生進入需要探究的主題,幫助學生降低探究的難度,讓學生找到探究的方向.
教師在教學中要明晰教學的目標,針對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學習情境設置方法,然后科學的設置情境.教師只有應用這樣的方法,才能優化學習情境的設置,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