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銳
(甘肅省蘭州十一中教育集團 730000)
物理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物理課堂上逐漸完成自身能力發展,獲得某些社會必須品格的一種關鍵能力.初中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培養應始于提問教學,教師要開創一系列的機會讓學生進行問題發現、求解、論證.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積極探索物理課程開啟的起點,了解學生的思維習慣,創設相關的問題情景.
1.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如果學生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缺乏主動性,那么整個物理教學也毫無創新可言.學生提問能力的提高始于教師的啟發,教師應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由此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
例如在教學《發電機》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先向學生講述法拉第研究發現電磁感應定律的相關故事,讓學生了解當時的奧斯特在發現電流磁效應之后所經歷的種種事件――奧斯特發現了電磁效應,此時電磁效應也讓整個歐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為了弄清電磁效應的相關原理,法拉第的導師戴維帶領助手們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用金屬絲繞在一塊軟鐵上,過后軟鐵居然真的產生了磁性.在實驗結束之后,法拉第也陷入了深度思考,他想要知道為什么電流能產生磁,磁能否產生電呢?正是因為這種質疑精神才讓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規律.教師在具體教學時可結合相關的教學資料,應用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一些科學家敢于質疑、敢于攀登的相關事例.由這些物理科學家的動人事跡作出引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進行核心素養發展.
2.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
要想使學生自主提出某些物理問題,那么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教師應營造一個良好的質疑氛圍,讓學生在此質疑氛圍內大膽進行提問.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大膽質疑,通過合適的教學改革讓物理課程教學變得更具活性.
例如在教學《速度與位移》這一課程時,教師就應該放下架子,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自主去提出問題.接著教師可以對學生作出引導:“同學們,你們知道速度與位移有著怎樣的關系嗎?你們想要在速度與位移這一節課堂上學到什么?請同學們踴躍發言,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話語引導過程一下子就給學生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學生也大多愿意在課堂上進行提問了.一些學生提問說:“速度與位移計算公式是怎樣的?”還有學生提問:“速度與位移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系?”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都要給予恰當地評價.以表揚為主,多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信心.而對于某些物理學習基礎不足,不愛說話的學生,教師同樣也要激勵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信心.幫助學生做好自我調整,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我能行”的相關自信.由此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3.讓學生養成提問的良好習慣
應試教育背景讓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走上了“滿堂灌”的發展道路,這樣的發展過程也難免導致了學生學習的很多問題.教師應及時改變物理課堂的此種問題,養成學生善于提問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教學時,教師就應該在課堂上多引導學生提出幾個為什么.對某些練習冊上不太規范的題目要求學生自主對其糾正,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提出如同功率大的元件一定工作得更快嗎?提高電壓能否減少電能損失呢?在習題講評過程中,教師則要引導學生質疑這道題目是否有問題?這道題目考察的是什么知識?我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通過不斷提問,養成學生的質疑習慣,讓學生在質疑過程中了解物理核心素養提高的奧妙.
1.創設生活問題情景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物理教師可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個教材資源狀況,創設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此教學情景中進行思考,由生活現象做出總結發展,了解物理知識學習的規律.
例如在教學“聲音”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先播放古箏演奏的《高山流水》與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在播放完畢之后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剛剛聽到了樂曲,在聲音方面它們有哪些不同呢?”教師的問題成功的激活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在討論完畢之后也得出了如下的問題:不同的樂器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為什么會出現此種狀況了?人聽到的聲音范圍到底是多少?為什么每個人的音色不一樣?又如在教學《慣性》這一課程時,教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飛機在空中飛行的相關圖片.過后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了飛機為什么能夠在空中保持飛行?從什么距離設置炸彈才能夠命中飛機呢?這樣的生活化問題情景激活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同時它也為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創設實驗問題情景
物理是一門與實驗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物理教師可在教學時有意識地設計一些趣味實驗.通過要求學生仔細對比實驗,幫助學生在對比實驗現象過程中進行問題提出.
例如在教學《壓強》這一課程時,在了解完基本的實驗現象之后,學生首先提出了問題:為什么海綿會有凹陷呢?教師可以及時向學生作出說明,讓學生了解海綿凹陷就是因為壓強的存在.接著學生繼續提出問題:海綿凹陷的程度除了壓強之外,還與哪些因素有關?它們的作用效果又是怎樣的?學生會通過逐漸探究了解壓力的具體形式,他們也會在提問過程中認識到知識總結的樂趣.又如在教學《電磁感應》時,教師則可以通過電磁感應實驗的操作讓學生了解電磁感應產生的具體原理.接著學生也在課堂上提出了電流發生的條件是什么?什么情況下才能夠產生電磁感應等問題?通過實驗現象,教師可讓學生在實驗總結過程中自主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3.創設自身體驗問題情景
若只靠教師在課堂上的單一講解過程,那么學生的物理學習難免會陷入極端.在物理課堂上,教師應留給學生一定的比賽活動時間,讓學生針對問題做出自主分析.
例如在教學《認識內能》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親自彎折鐵絲,使學生思考為什么彎折鐵絲時手心會發熱,鐵絲為什么會燙手?在教學《認識力》時則要求學生大力用手拍桌子,提出問題:為什么手會感覺到痛?在講解《摩擦力》時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橡皮擦放在桌面上,過后緊貼桌面滑動.教師可挑選一名學生,讓其提出問題,使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感受.通過親自體驗的問題情景,奠基學生的物理素養養成.
“檢核目錄法”是物理教師可以借以向學生提問的一種重要方法,它能夠幫助學生在物理課堂上自主提出問題.
例如在教學《滑動變阻器》這一課程時,學生在學習時大多了解了滑動變阻器對于電路的相關保護功能,教師可以順勢提問:滑動變阻器除了保護電路之外還有其他作用嗎?除了金屬之外,還有其他物質可以擔任滑動變阻器嗎?是否有滑動變阻器可以適用于某些高溫、高壓的環境?滑動變阻器的調整過程能否更加簡便?滑動變阻器的整個作用功能能否被代替?通過以上問題的提出,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一種活躍狀態,它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理解.教師也應該由某些創新式的提問進行出發,例如在教學《歐姆定律》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本內容要求學生猜測電流與電阻兩端電壓的相關聯系.讓學生根據課本的實驗步驟進行實驗過程改造,學生會在總結過程中逐漸了解電阻不變時電流和電壓成正比.教師可進一步要求學生大膽猜想,讓學生通過實驗設計驗證自己的猜想.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核心素養也由此得到了提升.
問題提出是物理課堂推進的一大重要過程,教師應在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由自主提出問題、設置問題情景、了解學生心理進行課堂改變,對整個物理教學方式做出合適調整.在教學過程中始終秉持問題發展思維,徹底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滿堂灌”狀況.讓問題成為學生物理學習道路上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在探索問題、認真求知過程中養成會說會問的相關學習態度.由問題提出做出課堂調整,提升學生的整個物理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