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濤
(江蘇省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校 215000)
化學實驗是初中階段化學知識學習的重點也是基礎部分,化學實驗和化學理論知識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共同教學,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化學素養的養成,提高化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實驗動手操作能力.
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實驗動手操作教學只是根據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設定,實驗操作教學有限,因此,教師就要改變傳統實驗教學方式,為學生增加實驗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實驗教學平常化.一些地區的學校將學生的試驗動手操作能力作為化學學習的重點考察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熟悉各種化學材料、設備、器皿,以及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化學器材操作方式.在學習化學知識之前先要學習中學化學實驗常用儀器,例如,蒸發皿、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坩堝、燒瓶、漏斗、試管、膠頭滴管等,這些都是化學實驗常用的器材,假如只一味進行器材講解,提高學生的認知,課堂教學就會顯得枯燥、無聊,學生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器材講解需要進行實際的動手操作,讓學生熟練使用常用的化學器材,以此能夠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以滬教版初中三年級化學教材來說,其中實驗教學包括藥品的取放、連接儀器裝置、裝置氣密性檢查、物質的加熱、過濾、蒸發、儀器的洗滌等等,這些內容都需要學生能夠動手操作進行,以此才能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做到熟練操作、正確實驗.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還要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實驗,同時確保學生實驗的安全性,以此改變傳統教學的模式,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讓學生在不斷動手過程中,提高化學實驗的實踐能力,而且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驗設計進行正確引導,發展學生思維,讓學生運用理論知識,更好的理解化學實驗.
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只要能夠動手操作,就能了解理論知識的原理,在不斷動手操作中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實驗的樂趣,這種樂趣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不斷地思考、研究,興趣是學習的一種潛在動力.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之前,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手段,激發出學生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想要動手操作,不僅學習起來具有動力,而且實驗中也信心滿滿.同時,這也是改變傳統灌輸式教育的主要途徑,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主動的進行動手操作,主動的學習知識.例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這一課時,首先引發學生思考:“二氧化碳無色無味該如何制取呢?”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解答:“二氧化碳通常情況下密度比空氣大,而且二氧化碳溶于水.”進而引導學生組裝石灰石與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并將制取的二氧化碳進行收集,讓學生在一步步的動手操作中體會到化學實驗的趣味性,進而根據實驗過程和結果總結二氧化碳的性質.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規范化,具體教學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進行標準化的實驗演示教學,為學生演示正確的實驗步驟和實驗操作,讓學生通過觀看演示教學,掌握正確的實驗能力,在接下來的實際操作中能夠保證動手實驗的安全性.同時,這也需要教師在上課之前不斷的進行練習,提高自身實驗教學能力,進而為學生展示正確的實驗操作.二是注重實驗操作技能和要領的教學,一般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內容較多,學生剛剛接觸化學這一學科還會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這時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將實驗操作知識采用規范化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掌握實驗方法,理解實驗內涵,從而推動學生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時,用將鎂條、鋁片、鐵絲、銅片放入同濃度的鹽酸中,觀察實驗現象,以此能夠觀察到這些金屬的活潑程度,鎂條和鋁片較為活潑,鐵絲和銅片次之.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采用分組實驗教學的方式,讓每一位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驗操作中,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因此,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之前,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性格特點等,組織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要求強弱結合,學生在合作中能夠學到知識,在分配好小組之后選出一名學生為小組長.盡管每個小組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盡相同,性格特點也不同,但是這樣分配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一同對實驗內容進行分析、研究和總結,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有效提升動手操作的能力.
總之,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是激發出學生學習化學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實驗教學方式,讓實驗教學平常化;激發學生實驗興趣,提高實驗教學趣味性;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規范化;分組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機會.從而全方面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實驗環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得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