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華
(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 226100)
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更加在意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作業也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可以巧妙地設置一些開放性數學作業,全面解放學生個性,讓學生們能夠更好的發展,實現高效率數學學習.
數學中有很多知識是比較枯燥無趣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數學計算練習,學生很難對其產生興趣.而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知識內容,必須進行一定的題量練習.而學生對游戲都比較感興趣,于是教師另辟蹊徑,以打破常規的作業模式,為學生們嘗試著設計了一些游戲型數學作業.使得學生感興趣的游戲與繁瑣枯燥的數學計算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可以邊玩邊練習,充分發揮作業實效性.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時,教師想到較大部分學生對這些枯燥的計算練習比較抵觸,于是大膽創新,為學生們布置了一個有趣的數學作業.要求學生在課下自由結組,一起做一個“24點撲克牌游戲”.課下每個小組成員都隨機抽取四張撲克牌,然后將自己手中的牌運用加減乘除等運算方式,使其最后結果為24.學生們對這一游戲活動非常感興趣,在課下都很主動地去完成這一作業.這時,有學生手中的四張牌的數字是5、5、5、1、,隨后學生開始思考,這位學生想到5×(5-1÷5)=24.學生也在完成一局后非常興奮,無形中訓練了自己的運算能力.學生們就這樣開心地做這一撲克牌游戲,不僅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還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學習中,教師大膽創新作業模式,摒棄以往的題海戰術,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一個游戲型數學作業,將無趣的數學練習整合進有趣的小游戲中,激起學生練習主動性的同時,間接地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類似的游戲活動還有很多,這些游戲一方面緩解了數學學習的枯燥性、抽象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生的思維性和參與性,作業的效果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數學學科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在有限的數學課堂學習中,教師很難向大家講述大量的相關數學歷史,難以滿足學生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就需要利用學生一些課下的時間,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在設計一些數學作業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搜集型作業,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自己去搜集一些相關的歷史資料,進而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并間接地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時,教師在和學生對勾股定理這一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在設計課后作業時,大膽創新,摒棄了以往的題海戰術,而是選擇解放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搜集一些有關勾股定理的內容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制成一些手抄報或者演示文稿.學生們在課下對于教師布置的這一任務非常感興趣,并都迫不及待地進入到這一活動探究中.在搜集的過程中,有學生發現勾股定理的歷史非常深厚,不僅在我國有著很久的歷史,在國外也是歷史悠久,并找到數學家們對勾股定理的證明方法,從中感受了數形結合這一思想的奇妙.學生在完成這一作業時,對勾股定理這一數學知識有了更高廣泛的認識,增強了自己的知識深度,推進了學生有效參與.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地為學生們設計了一些搜集型數學作業,開放了學生的學習空間,豐富了學生的課下生活,讓學生在參與搜集數學信息、數學學史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古代數學家所盡力的思維與艱辛,無形之中給學生滲透這種拼搏與智慧并存的科學精神,將學科育人提升至較高的高度,此時學科價值再次彰顯,作業效果更是顯而易見.
數學學科與生活實際相輔相成,互相成就,在常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將生活作為一種原型,慢慢地滲透給學生,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數學生活化模型的建構.久而久之,學以致用也作為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應用能力,服務于學生的生長和提升.而作業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活動,教師可以有效地開發利用這一學習資源.教師可以適時地設計一些生活型作業,引入一些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知識經驗去解決,為學生創造出更好的探究學習平臺,充分鍛煉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促進學生更全面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線段垂直平分線”時,教師在和學生對線段垂直平分線的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后,在設計數學作業時,設計了一些生活實際問題:一鄉政府準備建設一個水電站,要求這一水電站的位置到兩個村的距離是一樣的,這樣也比較公平一些.你能幫鄉政府想一想這一水電站該建在哪里呢?學生們對這種實際問題非常感興趣,都想為社會貢獻自己一份力量.隨后,學生們都非常積極地去解決這一問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想到可以利用數學中所學的線段垂直平分線的知識來解決.于是,學生試著畫圖分析解決這一問題.學生也在解決這些實際問題過程中對線段垂直平分線的知識內容有了很深刻的掌握,同時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
在這一教學案例中,教師打破以往的作業模式,設計了一些開放性數學作業,引入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作為數學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來,到數學中去,讓學生借助自己已掌握的數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僅很好地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還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開放性數學作業的設計,成功地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可以發展得更加全面.在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更多地聯系學生的學情,設計一些開放性數學作業,解放學生,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學實效開辟一條有效的途徑,進而達到“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