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春紅
(江蘇省灌云縣初級中學 222200)
在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了:初中數學教學必須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得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并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這就要求在具體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在堅持“生本理念”的原則下,轉變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重點,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真學、深學和樂學”的模式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三學課堂”內涵分析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緊緊圍繞中考的要求,對學生單純地進行知識灌輸,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數學技能.但是在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緊緊圍繞“學生的主體性”,努力構建一個“生本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打造一個真學、深學、樂學的課堂,使得學生在這一數學課堂中,實現深度學習、快樂學習,全面提升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可以說,在真學、深學、樂學的“三學課堂”模式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出現了顯著的改變:(1)從“教學知識”轉變為“教會學習”:在“三學課堂”中,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思維狀態和情感狀態,真正實現“真學、深學、樂學”.在這一教學模式下,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平臺、空間和時間,并借助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互教互學等模式,促使所有的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2)教學主體的轉變:在“三學課堂”模式下,教師將初中數學課堂歸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3)學生學習狀態轉變:在“三學課堂”教學模式下面,教師必須要明確初中數學教學的任務就是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得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培養并發展自己的數學思維;(4)單項灌輸到合作互動學習:在“三學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知識灌輸式教學,充分借助合作互動等形式,引導學生在有效的互動中,實現數學的深度學習;(5)課后練習轉變:在“三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題海戰術,引導學生自行查漏補缺、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在總結中提升知識的應用能力.
2.初中數學學習行為分析
目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研究非常少,并且在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的定論.筆者結合以往的研究結果,以及自己的研究,認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是一個廣泛的定義,主要是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具體表現和反應動作,就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來說,主要是指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具體表現,主要包括: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態度等.
1.聚焦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樂學情緒
在“三學課堂”模式下,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尤為重要,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傳統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常常無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無法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嚴重制約了初中數學的課堂學習效果.針對這一現狀,在“三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緊緊圍繞“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在數學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實現角色的轉變,借助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聚焦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初中數學學習中.
具體來說,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狀態的時候,可充分結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并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置相應的數學情境,借助數學情境的吸引力,聚焦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數學情境中,積極參與到初中數學的課堂學習中.例如,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這一部分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狀態,就可以借助數學情境的形式:教師將學生周一升國旗的場景進行了播放,接著鏡頭一轉,將國旗桿的影子與地面的夾角呈現出現,將其設定為30°.接著,教師指出國旗桿的影子長度為50m,接著教師提出問題“如何求出國旗桿的實際長度”.由于這一情境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最近發展區相接近,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以良好的狀態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
2.合作學習,實現學生的深度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三學課堂”教學模式下,必須要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有效的合作、互動和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促使學生在深度學習中,全面、深入了解數學知識,并促使學生在有效的學習中,實現自身多種素養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數學探究問題,并將全班學生科學劃分成為幾個學習小組,之后引導學習小組成員緊緊圍繞這一問題,開展合作探究,共同完成知識的探究學習,最終實現初中數學的深度學習.例如,在“反比例函數”教學中,為了實現數學的深度學習,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設定探究任務,包括:反比例函數的概念和特征、反比例函數的繪制.之后,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引導小組成員緊緊圍繞這一探究問題開展探究學習,最終完成函數知識的深度學習.
3.圍繞數學核心素養,實現數學的真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構建“三學課堂”、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行為的時候,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數學知識灌輸,還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核心素養,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多種數學能力、發展自身的數學思維,最終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真正實現數學的學習目的.針對這一要求,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借助生活化教學、問題驅動教學、信息技術等多種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多元化的數學學習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素養.例如,在“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教學中,為了實現數學的真學,促使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就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了有效的結合,引導學生結合全國人口統計的案例,對這一部分的知識進行深度學習,并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這一部分知識的應用.
4.強化反思,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在“三學課堂”模式下,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不僅僅要注重學生學習狀態、學習能力等培養,還要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數學學習的時候,必須要重視學生課后反思的培養,促使學生在有效的反思中,明確自己在當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轉換思路,逐漸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逐漸進入到一個良性循環中.同時,學生在有效的反思中,通過反思-總結-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中,引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培養,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最終實現數學的深度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必須要緊緊圍繞“真學、深學、樂學”這一目標,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加強學生學習行為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