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山東省聊城水城慧德學校 252000)
幾何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難點,數學教師只有采取新穎、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幫助學生有效內化幾何內容.模型教學是初中幾何教學中運用最為普遍的,也是教學效果最為理想的.數學教師應根據幾何教學重點,科學展開模型教學,合理運用實體模型以及多媒體教學輔助設施,以幫助學生從根本上理解幾何知識,進而幫助學生通過幾何模型實現自身空間思維、推理思維的有效培養.
1.傳統教學觀念依舊存在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大部分初中數學教學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成績論英雄,題海戰術依舊存在.在幾何教學中,部分數學教師通常采用簡單的畫圖方式對幾何知識進行講述.由于學生在空間思維上存有一定的差異,大多數的初中生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因此,造成初中幾何教學難度大,學生不能有效解決幾何問題,久而久之學生逐漸對數學失去興趣.
2.不重視實踐教學
從時下初中數學教學現狀看,部分學校由于經費、教學理念更新不及時等客觀因素的存在,依舊重視理論教學,完全按照考試大綱展開幾何教學.對于初中幾何的概念、解題思想、解題步驟缺乏實踐與創新意識的注入,學生主體地位不凸顯,學生主觀能動性不高漲,造成幾何教學難度大,學生不能及時高效地內化幾何知識.
幾何與代數教學都是數學教學重點,由于幾何變化性強, 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使得幾何教學成為初中數學的重難點.為實現初中幾何教學高質性,數學教師應注重模型教學法.數學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實戰”中總結經驗,歸納解題技巧.遇到相仿的幾何題目,應靈活地套用已掌握題型,這種學習方法在模型教學中占據基礎地位.此外,高層次模型的營建應精準地找出關鍵點,抑或者根據題目中已知的條件,進行幾何問題思考,以獲取正確的解題思路.更高層次幾何模型是學習者在內心中存有若干個基礎性的幾何模型,在進行試題的深入剖解時,能根據不同模型之間存有的聯系以及知識的關聯,理性解題.如果試題特征不明顯,學生需要借助輔助線,亦或是推導隱性條件,進行挖掘.初中幾何教學中要想實現模型教學高質性,學生必須夯實地掌握基礎圖形知識,具有認知模型、補全模型的能力,進而高效地解答幾何問題.
幾何作為初中數學教學重點,是中考必考內容,幾何知識內容復雜、抽象,對學生思維與學習能力亦是一種挑戰.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務必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科學優化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深入掌握幾何知識.模型教學是諸多幾何教學方法中十分理想的一種.
1.改變教學觀念,科學教學
在以往的初中幾何教學中,由于部分初中教師對新課改教學思想理解不透徹,未能深入進行教學革新,無形中加大了學生幾何展示理解難度.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應改變以往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幾何模型教學理念,科學教學.譬如: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將生活中常見的幾何體融入到教學中,例如:籃球、魔方、鉛筆盒等幾何體,進而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活潑、鮮明,以激發學生幾何學習熱情.此外,在幾何教學中,為避免過于抽象的幾何問題出現,數學教師可利用更為直觀的幾何體模型降低初中生幾何學習難度,以拓展學生空間思維.
2.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學輔助設施
伴隨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有效滲透,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初中幾何教學中十分必要.在初中幾何教學中,由于幾何教學內容較為抽象、概念深奧,部分空間圖形位置關系相對復雜,如果數學教師借助幾何畫板,抑或者多媒體教學設施,能直觀地將圖形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高效地理解幾何概念.數學教師借助多媒體展開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幾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幾何問題.譬如:在進行“不規則四邊形面積求解”問題講解時,教學的難點在于幾何圖形的不規則性,而數學教師先向學生傳授此類幾何圖形的解題技巧,即將不規則的幾何圖形劃分為若干個規則的幾何圖形進行求解.為實現教學高效性,數學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對圖形進行分割,使學生根據分割圖形的種類,尋求不同的解題方法.此外,求解不規則圖形面積,亦可以用到“補全”方法,數學教師利用多媒體將圖形模型進行“修補”,使其成為規則的圖形,而后求得規則圖形面積減去修補圖形面積,便得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勢在于能直觀地展現幾何模型的特點,便于學生理解與求解,利于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習幾何亦成為一件趣事.
3.直接建構幾何模型
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并不僅建構幾何模型,還應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幾何顯示模型,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幾何知識,發現幾何規律,并及時地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更好地建構初中階段幾何的整體模型.譬如:在學習“探究直線平行的條件”時,要想幫助學生更高效地理解平行直線,數學教師可直接建構兩條平行直線模型.在實際教學中,可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平行直線,以幫助學生構建理解平行直線的性質,進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所涉及的相關模型,譬如同位角、直角等等.
4.反向推理教學中運用幾何模型
學生待建構幾何模型后,數學教師應有針對性的根據模型,引導學生進行幾何定理、公式的反向推導.學生通過模型的直觀呈現,能深入理解幾何的定理與公式,并靈活運用解決幾何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學生反向推理思維的有效培養.譬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教學內容時,數學教師應利用課材中所畫出的四邊形內角模型,引導學生動手測量出內角的角度,并鼓勵學生進行探討,使學生在實踐、探討中快速理解幾何概念及公式.由于初中生并未接觸過多的幾何知識,且在學習過程中亦會遇到較多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部分學生會對幾何產生畏懼心理.為消除學生畏懼心理,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建構較為直接的圖形模型,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思路探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消除學生畏懼心理,進而實現學生幾何解題效率的有效提升.
初中生幾何思維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由于數學內容的邏輯性、推理性特點,幾何教學雖有圖形參考優勢,但直觀與表現力略顯不足,如果不進行教學策略革新,實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應善于利于實際道具模型、多媒體教學設施,并科學融入生活事例,使幾何模型教學變得直觀、富有趣味,進而實現幾何教學高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