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環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古農農場中學 363900)
微課是教育改革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彌補了因實驗器材缺乏導致化學實驗不能正常開展的遺憾,而且內容短小精悍,凝聚了學科知識的精髓,可以反復觀看,滿足現階段初中生的學習需求.微課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授課模式,在新的時代下,賦予化學課堂新的定義,也將很多專業知識集中起來,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疑惑.從微課的制作來看,它將書本中的內容通過案例或者其他形式呈現出來,集中解釋難點內容,相比于傳統課堂,更加淺顯易懂.特別是對化學實驗教學來說,不僅緩解了實驗器材缺乏的困擾,而且還提供了安全的授課環境,避免了一些危險性比較高的實驗,是傳統課堂的補充和升華.
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一些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使問題更加淺顯易懂.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對于一些抽象的事物無法理解,通過微課能夠將這些問題簡單處理,降低學生的思考難度.將靜態的化學內容動態化處理,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引導學生思考,探索微觀世界,從而建立起學習化學的興趣.如在講述“二氧化碳的性質”這個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做滅火實驗,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錄制相關視頻,了解二氧化碳的滅火原理,總結二氧化碳的性質,還有常用的滅火器類型跟滅火原理,了解更多的滅火知識.教師在微課中,還可以引進制作干冰人工降雨的相關視頻,學生通過微課能夠直觀的看到這個過程,感受到化學這門科目的神奇之處,激發他們探索化學世界的熱情.
化學實驗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通過微課的形式能夠給學生演示整個化學實驗過程,也有效避免了因化學實驗器材不夠造成不能正常實驗的問題,減少了教學事故.可以說,微課的應用使化學教學更加安全.在探究“白磷燃燒”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授課,由于白磷燃燒產生酸性氧化物,這種氧化物的腐蝕性比較強,而且還伴隨有刺激性氣體,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很容易受傷,教師在此實驗探究過程中可以適當運用微課,學生通過視頻可以直觀看到白磷燃燒的現象,總結實驗結果.在探究“濃硫酸的性質”實驗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用微課形式,濃硫酸腐蝕性極強,如果操作不當學生可能會受傷,通過微課形式,能夠減少這種傷害,既減少了化學藥品的消耗,又降低了實驗危險度.
現階段化學教學都是以書本內容為主,化學知識被局限到一個小的空間,學生只能在固定的空間內探索化學內容,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化學思維的培養.總地來說,化學知識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學生想要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就要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拓寬接觸化學知識的渠道,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化學學習條件,通過微課引入一些新的化學知識,與專業接軌,對教材上的知識進行補充,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具體.如“蒸餾水的制取”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給學生展示整個過程,了解蒸餾水的制取過程以及其應用形式,微課中還可以引進其他形式的水,讓學生區分不同的水質,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如在探究“金屬資源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時,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常見的金屬,介紹其物理特征和化學性質,并總結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由于初中生沒有化學基礎,初三是接觸化學知識的重要時期,所以,教師要重視這個時期,采用情景教學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而不是填鴨式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制定教學計劃,將課堂質量放到首位.適當運用微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他們帶入特定的學習場景中,給他們直觀的視覺體驗,能夠快速融入到化學課堂中.當然微課的內容也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要為學生打開化學知識的大門,了解更多的化學知識.如在“酸堿中和反應”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根據課本實驗步驟自己完成實驗,體會酸堿中和的過程,總結酸堿中和反應的條件,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在微課上布置相關的習題,通過講述酸堿中和的例子,從概念入手,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再列舉中和反應的運用,可以列舉生活中的應用,還可以列舉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還可以列舉人的胃酸,消化食物的過程,進而學會運用pH法表示溶液的酸堿度,逐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微課在翻轉課堂設計中有重要運用.可以說,微課就是翻轉課堂與常規教學結合的結果,極大程度恢復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為學生服務,答疑解惑,培養新型的師生關系.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多媒體的操作方法,而且還要熟練運用微信或者網絡平臺發布微課,給學生做課后輔導鞏固的資料,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途徑.其次,微課內容要有針對性,時間不宜太長,教師要提高微課的制作質量,將某個章節某個問題進行深刻透徹的講解,使答案更具有針對性,也能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解題思路,規范學生的解題行為.如,學生在解決“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中,計算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分別為多少?由濃溶液配制稀溶液計算的依據是什么?讓學生以小組形式探究問題,派一個代表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其他組員作補充,可以以微課案例為主,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建立初步的解題思維,通過后期的習題訓練提高做題效率,掌握快速解題的方法,全面推廣翻轉課堂,使學生享受解題過程,規范自己的解題思路,能夠形成流暢的解題思路,逐步分析問題,看清問題的本質,以理性思維解決化學問題,提高化學知識的應用能力,獨立分析化學問題,熟練運用化學知識解題.
微課可以作為嵌入常規教學模式的一種運用形式,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劃分重點內容.如在“溶解度”相關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教學目標,按照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計劃,通過微課建立總體的知識框架,梳理教學思路,通過,還要適當設置疑問,如影響溶解度的因素,溫度,濃度等,分別從哪些方面影響?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等,要求學生根據圖片理解溶解度曲線的含義,鞏固化學知識,快速解決相關問題,積累更多的解題經驗.
微課是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師常用的一種教學模式,由于其內容短小精悍,針對性強,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中,適當補充了化學教學內容,而且總結了很多難點知識,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而且也減少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全面提高課堂有效性.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微課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幫助學生解題,鍛煉學生解題思維上有重要應用,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深入探究化學問題,提高課堂效率,學生的參與度大大提高,有效解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困惑,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在學生課后鞏固以及難點突破中都有重要應用.教師要提高微課制作質量,恢復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思考化學問題,適當運用微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化學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