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奎 普玲玉 郎啟文


【摘 要】 目的:分析重癥膿毒血癥開展烏司他丁和常規方法治療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選定患有重癥膿毒血癥的患者60例,根據抽簽法將以上患者分組,實驗組30例(展開烏司他丁和常規方法治療)及對照組30例(展開常規方法治療)。結果:對比對照組,明顯實驗組康復率、病死率、治療后細胞因子變化情況均更加理想,差異顯著(P<0.05);對比2組患者治療前細胞因子變化情況,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重癥膿毒血癥開展烏司他丁和常規方法治療,效果理想。
【關鍵詞】 重癥膿毒血癥;烏司他丁;常規方法治療
【中圖分類號】R58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087-01
臨床常見重癥膿毒血癥患者,是一種機體發炎癥狀,病因是機體感染,患者多個器官可出現明顯功能障礙,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1]。分析得出,重癥膿毒血癥患者死亡率逐年增加,因此,應對患者有效治療方案進行探析及研討。本組實驗中入組60例患者,研究課題是分析重癥膿毒血癥開展烏司他丁和常規方法治療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從我院隨機選擇60例重癥膿毒血癥患者,均知情,簽訂了同意書,時間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分組辦法是抽簽法,將30例患者納入對照組,男女比例是20:10,年齡分布是45歲至66歲,中位年齡是55.5歲;將30例患者納入實驗組,男女比例是21:9,年齡分布是45歲至60歲,中位年齡是52.5歲??蓪Ρ?組患者入組數據(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不存在較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30例(展開常規方法治療):注射50ml生理鹽水,早注射1次,晚注射1次,連續7d注射。
實驗組30例(展開烏司他丁和常規方法治療),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注射2次烏司他丁針劑,將20萬單位本品混合50ml生理鹽水,調配針劑后,微量注射期間使用注射器械,將微量注射時間控制在1h,早注射1次,晚注射1次,連續7d注射[2]。
1.3 統計學計算
根據SPSS19.0軟件相關計算方式對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
2 結果
明顯實驗組康復率、病死率、治療后細胞因子變化情況均更加理想,對比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前細胞因子變化情況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
3 討論
重癥膿毒血癥屬于急癥,應給予患者開展有效診治。分析得出,對于重癥膿毒血癥患者來說,感染誘因是人體受到嚴重破壞、合并重大創傷、采取大型手術等,此時,患者體內大量釋放促炎因子,可進一步釋放放大機體內炎性細胞,可導致患者體內多種蛋白酶增加,可對自由基、磷脂酶等細胞毒性物質生成起到加速作用,從而明顯損害患者組織細胞[3]。分析得出,組織細胞在受到損害或者解體后,可生成更多炎癥刺激物,可導致人體組織損害加重,最終導致患者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休克或者死亡,因此,治療本病患者過程中,應將促炎因子釋放量有效減少[4],對促炎及抑炎平衡進行有效恢復。
烏司他丁屬于糖蛋白抑制劑,可明顯抑制多種酶,可對循環中促炎因子水平進行有效下降,分析原因,是由于烏司他丁可將炎癥激活惡性循環打斷,可對IL-10釋放作用產生強化,可明顯抑制TNF-α釋放及合成,聯合常規方法治療重癥膿毒血癥患者,可行性較高。
本組實驗結果:明顯實驗組康復率、病死率、治療后細胞因子變化情況均更加理想。
綜上,重癥膿毒血癥開展烏司他丁和常規方法治療的效果理想,值得臨床推薦,可明顯改善患者康復率、病死率、治療后細胞因子變化情況。后續臨床探究中,應進一步分析重癥膿毒血癥有效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衛紅. 烏司他丁與常規治療對于重癥膿毒血癥患者細胞因子變化的影響[J]. 醫藥前沿, 2017(10).
[2] 黃華庚, 胡軍濤. 烏司他丁輔助治療重癥膿毒血癥的效果及對細胞因子的 影響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8(1):117-118.
[3] 邱合信, 顧磊, 鄭鯤鵬. 連續血液凈化與烏司他丁聯合治療對重癥膿毒血癥患者IL-6、TNF-α的影響[J]. 社區醫學雜志, 2017(12):55-56.
[4] 辜錦川, 倪倩, 岑敏. 烏司他丁在重癥監護室膿毒血癥患者中輔助治療效果[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8, v.39;No.444(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