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奎

【摘 要】 目的:研究西藥類抗感冒藥的成分并探究臨床使用的方法是為了能夠分析出不同患者的患病原因,并結合其實際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最終完全治愈患者的感冒問題。方法: 本文主要選擇了2018年全年因感冒嚴重而入我院接受治療的患者350例,根據不同病癥選擇不同的抗感冒藥進行治療,并對藥物成分進行分析,詳細介紹其臨床治療的方法,列出對比數據,找出最佳的治療方案。結果: 在所有藥物當中使用頻率最高且效果最好的就是雙撲偽麻分散片,其次為復方鋅布顆粒。結論: 臨床應用抗感冒藥物時,應全面了解和掌握藥物成分的藥理特征,充分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開具處方,以減少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從而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西藥類;抗感冒藥;成分分析;臨床使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R51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23-01
感冒問題是生活中的常見病癥,一般會出現在季節交替的時期,且未成年人的發病率比較高,嚴重的患者通常需要入院接受臨床治療。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本院結合實際的治療案例來分析西藥類抗感冒藥成分及臨床使用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以隨機抽選的方式,選擇了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2018年度1月份-12月份接受的感冒治療的患者350例,并結合這些患者的個人病例來統計最常使用的藥物種類及治療效果,以便于為后續治療工作提供科學的數據信息作為參考的依據。從抽取的情況來看,共有男性患者250例,女性患者100例。其中有290例都是未成年患者,60例為成年患者。再從每位患者的基礎病例信息來看,即便是相同年齡段的患者在藥物及治療方法的選擇上也會有所差異。因此,本次實驗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深入研究。
1.2 方法
通常情況下在臨床用藥方面,醫院需要結合患者是否成年來合理規定用藥量,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結合病情的嚴重情況,以及患者是否有過敏史來選擇不同品種的抗感冒藥。由于不同品種的抗感冒藥成分含量不同,而要想提高治療效果,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治療案例來總結工作經驗,分析出哪種藥物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從而充分發揮出感冒藥的藥效,真正治愈患者的感冒問題,提高患者對醫院的滿意程度,促進醫院的穩步發展。而在具體的治療過程當中,醫護人員還需要關注于這些患者的飲食問題,尤其是應當忌辛辣、生冷油膩的食品,并應以清淡有營養為主。
同時,醫護人員還需要督促患者多喝水,大量飲水可以緩解由感冒引起的體溫升高問題,緩解患者的身體不適。最后,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在研究西藥類抗感冒藥成分及臨床使用方法的過程中,應當仔細檢查臨床抗感冒藥的常見藥物類別、抗感冒藥用藥比例及臨床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并對解決臨床不合理用藥的方法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分析不同類型抗感冒藥物的藥理成分的正確用藥方法,以減少臨床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
1.3 統計學方法
要想保證實驗數據結果的準確性,可以采用 SPSS 18. 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 檢驗。以 P <0. 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藥物成分分析
從本次實驗研究過程中統計出來的數據結果可以看出,在臨床用藥時,西藥類抗感冒藥的成分大多以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為主。不同的藥物品種在治療功能上有一定的差異,效果也有所不同。因此,醫生需要診斷患者的病情,然后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復方鋅布顆粒,就是以清熱解毒為主的一種西藥,合理使用可以達到退燒的目的,緩解患者身體上的不適感。不同西藥類抗感冒藥的成分組成情況如下表所示。
本文當中所介紹的藥品是各個醫院都比較常用的抗感冒藥物,對其成分進行細致的分析,有助于后續治療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全面提升感冒問題的臨床治愈成功率。
2.2 臨床使用方法
西藥的臨床使用方法主要以靜脈注射和口服為主,從本次選取的350例患者的治療數據情況來看,由于治療工作具有針對性,選擇的藥物成分和治療方式都符合患者的實際病癥。因而大大提升了治療的效果,治愈成功率高達99.9%。
3 討論
3.1 誘因分析
醫院要想根治患者的感冒癥狀,還是需要從誘發感冒問題的原因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從本次實驗當中隨機抽取的350例患病情況可以得知,容易發病的群體大多都是未成年人。而發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未成年人自身身體抵抗能力弱,而且在換季時增減衣物不及時。再加上飲食和作息時間不規律,就容易引發感冒問題。同時,有些季節性感冒還會出現傳染的情況,這就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注意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的問題。一般來說,感冒是因為身體有炎癥,比如,鼻炎、咽喉炎等等都是感冒的并發癥。此外,感冒引發發燒之后還可能產生肺炎問題。因此,感冒問題不容小覷,必須要提早治療,消滅病源。
3.2 注意事項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還有一些治療要點需要引起相關醫護人員的重視,首先就是用藥藥量的選擇問題。通常情況下,由于每位患者自身的體質不同,無法按照相同年齡段的正常藥物用量來進行治療。比如,針對于體型偏瘦的患者就需要適當減少藥量。其次,感冒治療必須要與病癥相對應,這樣才能保證治療的有效性。這就對醫護人員的專業工作能力和專業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于藥物的副作用問題,需要相關醫護人員引起高度重視。許多抗感冒藥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口渴、嗜睡等等,這也需要結合患者自身的身體情況來選擇。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胃部疾病,就無法使用阿司匹林,否則會引起患者出現胃痙攣或者胃部出血的情況,必須要合理選擇相同藥效的其他成分的藥物作為替代品。這些都是目前使用西藥類抗感冒藥進行臨床治療時,相關醫護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高彥立.抗感冒藥物成分的藥理作用分析[C]//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2016.
[2] 李學瑩.抗感冒藥的不良反應及合理應用[J].海峽藥學,2018,v.30;No.220(5):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