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的上述評分均較一般組高,術后住院時間較一般組短,統計學處理顯示P【關鍵詞】 腦膜瘤切除術;術后康復護理;心理干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董巖
【摘 要】 目的:評價心理干預在腦膜瘤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單雙號法將在我院擇期行腦膜瘤切除術的71例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一般組,均對兩組實施術后康復護理,僅在試驗組的術后康復護理中應用心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及術后住院時間。結果:試驗組護理前的心理彈性量表中堅韌維度、樂觀維度、自強維度的評分與一般組比較均顯示P>0.05,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的上述評分均較一般組高,術后住院時間較一般組短,統計學處理顯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心理干預在腦膜瘤患者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對患者心理狀態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縮短患者術后康復周期。
【關鍵詞】 腦膜瘤切除術;術后康復護理;心理干預;心理彈性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42-01
腦膜瘤為我國人群較常見的一種顱內良性腫瘤疾病,發病數量約占全部顱內腫瘤發病數量的20%,多見于中年女性。因該疾病具有病情進展慢、病程長的特點,故大部分患者在病情發展至中晚期時確診,此時,腫瘤體積大,多需要接受手術治療[1]。外科手術雖然為治療腦膜瘤的有效方法,但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部分患者在術后康復期間易產生不良情緒,不利于疾病康復[2]。因此,有必要探索腦膜瘤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期間的心理護理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擇期行腦膜瘤切除術的7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單雙號法將71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單號組)和一般組(雙號組)。試驗組的男女比例為23:13,年齡39-56歲,平均(45.6±2.8)歲。一般組的男女比例為22:13,年齡38-59歲,平均(45.9±2.2)歲。對兩組患者的各項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均顯示P>0.05,無統計學意義。研究對象均自愿參與研究,其家屬在研究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1.2 方法
一般組、試驗組術后均接受康復護理,包括健康宣教、營養支持、肢體活動指導等。僅在試驗組的術后康復護理中應用心理干預,采取的具體護理措施包括:(1)情緒調節:術后患者精神狀態較好后,與患者交流,保持態度和藹,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通過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明確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具體原因,給予患者個體化心理疏導[3]。如患者擔憂預后,告知患者該疾病為良性疾病,術后遵醫囑接受后續治療,保持情緒樂觀,能夠獲得良好預后。(2)認知干預:日常護理工作中,多與患者溝通,以良好的態度糾正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產生的錯誤認知,避免患者主觀意識導致自身心理應激水平升高。(3)希望理論: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日常護理工作中,盡量引導患者想一些開心的事情,在不影響疾病康復的前提下,可以做自己感情需的事。多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讓患者感覺到生活充滿希望,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彈性,統計兩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并對上述指標進行組間比較。
心理彈性:評價工具為CD-RISC量表,該量表中共包括25個項目,各項目均采取0~4分五級評價,劃分為堅韌(0~40分)、樂觀(0~24分)、自強(0~36分)三個評價維度,評分越高表示該維度的心理彈性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軟件版本:SPSS 25.0;計數資料:采用n(%)描述,x2檢驗差異;計量資料:采用(x±s)描述,t檢驗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的心理彈性比較
護理前:試驗組心理彈性量表中堅韌維度、樂觀維度、自強維度的評分分別為(22.4±3.9)分、(15.2±3.1)分、(20.1±3.8)分,與一般組的(22.5±3.6)分、(15.9±3.2)分、(19.8±3.7)分比較均顯示P>0.05,無統計學意義(t=0.112,P=0.911;t=0.315,P=0.638;t=0.283,P=0.719)。
護理后:試驗組心理彈性量表中堅韌維度、樂觀維度、自強維度的評分分別為(31.9±4.4)分、(19.1±2.5)分、(28.8±3.0)分,高于一般組的(26.2±4.2)分、(16.9±2.7)分、(24.3±2.8)分,統計學處理均顯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t=8.560,P=0.000;t=5.161,P=0.000;t=6.330,P=0.000)。
2.2 兩組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試驗組、一般組的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12.9±2.2)d和(15.1±2.5)d,組間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t=3.949;P=0.000)。
3 討論
早期,國內外具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緒引起的心理應激水平升高可導致生理應激水平升高,不利于疾病康復[4]。因此,應重視心理護理措施在患者疾病康復中的應用。心理干預是基于護理干預模式發展起來的一種針對性護理方案,本研究主要評價其在腦膜瘤切除術后康復護理中的應用。由上文結果部分數據可知,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分析原因可能為:心理干預的應用,首先為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即明確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然后針對心理問題產生原因的不同采取不同干預行為,包括糾正錯誤認知、給予情感支持等。一方面能夠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一方面能夠使患者充滿希望,建立治療信心,繼而能夠有效減輕心理因素對患者生理狀態的影響,促進患者生理狀態恢復[5]。
綜上所述,在行腦膜瘤切除術患者的術后康復護理中應用心理干預,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應激水平,利于患者疾病康復,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彩虹.心理干預在腦膜瘤切除術后康復觀察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10):135-136.
[2] 張會仙,魚紅,沙樂,等.心理護理干預對腦膜瘤患者圍術期不良情緒的影響分析[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04):707-709+713.
[3] 李倩,劉洋利,袁穎潔,等.強化心理-護理干預對腦膜瘤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8,21(08):919-921.
[4] 路旭,楊俊麗,王娜.心理護理干預對腦膜瘤患者圍術期不良情緒的影響探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8,25(S2):145-146.
[5] 唐海燕,李海麗,羅金花.理性情緒調節結合希望理論干預對腦膜瘤患者圍術期心理彈性、應對方式的影響[J].心理月刊,2019,14(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