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平


【摘 要】 目的:探究個體化的延續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用效果,并分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方法:將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治療的50例糖尿病患者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分為常規組(n=25)和探究組(n=25)。探究組患者接受個體化的延續性護理,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比對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探究組患者的ESCA各項評分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探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結論:個體化延續護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能力,并且患者較為滿意,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與廣泛應用。
【關鍵詞】 個體化;糖尿病;延續護理;自我護理能力;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54-01
目前,社會經濟的逐漸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習慣和生活節奏的日益改變,導致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漸增長,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增長較為迅速[1]。患者會表現出多飲、多食、多尿、日漸消瘦等,嚴重降低了其生活質量,所以配合以科學、適當的護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次研究選擇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診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個體化延續性護理對該病的應用效果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的研究對象是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來我院治療的5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為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了相關同意文件。將50例患者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分組,分為探究組和常規組。探究組有25例患者,年齡范圍是45~74歲,平均年齡(55.36±5.21)歲,男性有13例,女性有12例;常規組患者有25例,年齡范圍在46~75歲之間,平均年齡(55.43±5.62)歲,12例為男性,13例為女性。兩組患者在年齡和性別之間相差較小,P>0.05,可比。
1.2? 方法
對常規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病房環境護理、用藥指導、定期為患者測量血糖等。
對探究組患者實施個體化的延續性護理,主要方法有:①建立患者的隨訪檔案。患者在出院前,護理人員要記錄其病情、恢復狀態、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相關資料,建立患者的健康情況的隨訪檔案。②健康指導。根據患者對該病的認知程度,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指導,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和癥狀表現等,也要叮囑患者相關注意措施,以提高患者的依存性和配合度;護理人員還要將藥物的用量、需要注意的事項向患者的家屬告知,讓患者家屬嚴格監督患者遵醫囑服藥[2]。③飲食指導。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的飲食以清淡為原則,要多食用富含高蛋白和高維生素的食物,切忌過于油膩、生冷的食物,并且避免食用難以消化的食物,在此基礎上,還要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④心理指導。由于糖尿病一經確診,就需要終身服藥,難免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這時患者往往就會產生不良的消極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對其進行一對一地心理疏導,并告知患者積極情緒對治療效果的影響,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提高其依存性和配合度。⑤定期進行隨訪。護理人員要待患者出院后定期通過電話或門診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回訪,并掌握患者心理狀態;護理人員在隨訪的過程中,要針對患者提出的具體問題,給予患者相應的指導[3]。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ESCA)評分(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技能)和護理滿意評分(本院自制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分數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成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通過SPSS 23.0 處理,ESCA評分和護理滿意評分均用(x±s)表示,t檢驗,P<0.05。
2 結果
探究組患者的ESCA評分、護理滿意評分與常規組相比,優勢顯著,P<0.05。如表1。
3 討論
糖尿病在臨床上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紊亂的疾病,該病一經確診,就需要終身服藥。目前,有研究顯示,糖尿病一經成為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但是糖尿病患者往往不嚴格遵醫囑,這就導致治療效果不佳,血糖難以得到控制,致死率較高[4]。因此,需要配合以合理的護理措意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致死率。
本次研究顯示,探究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水平(44.5±3.8)和自我護理技能(39.2±3.4)顯著優于常規組(39.6±3.2)、(34.2±3.3),P<0.05;探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評分為(95.14±3.25),常規組為(89.76±5.53),常規組明顯較高,P<0.05。主要因為建立隨訪檔案,有助于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的資料,以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健康指導提高了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有助于患者在出院后進行自我護理,并且得到患者家屬的監督,使得患者能遵醫囑服藥以控制血糖;飲食指導幫助患者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有效提高了治療效果并避免了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心理護理幫助患者緩解了不良情緒,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存性;定期隨訪有助于護理人員對患者出現的個別問題及時解決。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實施個體化的延續性護理面能得到較好的護理效果,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得到了提升,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龐曉芳.循證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3):289-290.
[2] 孫黎彤.延續護理在糖尿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53):321-322.
[3] 歐雪群,蘭艷梅,韋連素.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4):178-180.
[4] 高靜梅.個體化延續性護理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9):23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