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潔

【摘 要】 目的:探究預防股骨干骨折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護理干預的措施。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納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5例進行分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27例),研究組給予早期護理干預(28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以及干預前后疼痛差異。結果:研究組深靜脈血栓形成2例,發生率7.14%,對照組6例,發生率22.22%,組間差異顯著(P<0.05);VAS疼痛評估兩組干預前無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為(3.14±0.59)分,較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通過對股骨干骨折患者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后取得良好成效,可降低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臨床上值得應用。
【關鍵詞】 預防股骨干骨折;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77-01
股骨干骨折原因通常而言是患者受到劇烈的外部撞擊所導致,臨床中也較為多發和常見,同時老年人因骨質疏松等因素發病率更高。臨床表現主要有下肢疼痛、腫脹,如不進行有效干預會促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甚至導致肺栓塞的可能,而股骨干骨折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為深靜脈血栓形成,該癥狀指的是患者深靜脈發生異常凝結狀態,屬于回流障礙性疾病[1]。而相關研究表明,對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降低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同時還可減少淤血以及加快淋巴和靜脈回流,促使患者生活質量上升。基于此,本文為探究預防股骨干骨折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護理干預的措施,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納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5例進行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納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5例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患者男10例,女17例,年齡為34-66歲,平均年齡為(53.61±7.85)歲。研究組患者男11例,女17例,年齡為35-67歲,平均年齡為(52.64±6.57)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干骨折臨床診斷標準;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曉同意。排除標準:患者伴有局部功能障礙、存在病理性骨折、患者伴有較為嚴重的基礎性疾病。
1.2 方法
對照主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保持患者病房環境舒適安靜,協助患者保持舒適體位,同時對患肢進行保暖,防止因受冷刺激出現血管痙攣。在飲食方面注重健康營養以及高蛋白等食物攝入,適當飲水,攝入適量纖維素以促進排便。研究組患者給予早期護理干預,主要內容有:(1)再結合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早期功能鍛煉,患者入院后講解早期功能鍛煉的重要性,在手術完成后從股四頭肌收縮、踝泵運動等方法構建,使得運動能力逐步提高。護理人員協助患者每天進行恢復鍛煉。根據患者掌握情況循序漸進,增加鍛煉次數。(2)在進行靜脈穿刺時,防止反復穿刺同一處靜脈。靜脈選擇以上肢血管為宜,同時做好留置針的使用,防止發生炎性反應[2]。在用藥指導時選取低分子肝素鈉,用于進行預防性抗凝治療,并向患者及家屬講述該藥物的重要性。同時護理人員還需對血常規以及凝血酶時間等指標進行定期檢測,即使發現異常并做針對性處理。(3)心理護理,股骨干骨折患者在術后直觀感受為疼痛,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護理人員在做好疼痛護理的同時,還需評估患者心理狀態,針對患者焦慮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答,消除顧慮,促使治療以及依從性提高。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以及干預前后疼痛差異。疼痛評估為視覺模擬疼痛評估量表(VAS),分值高表明疼痛越發劇烈,反之則疼痛感低。
1.4 統計學分析
將研究數據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t值檢驗計量資料,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深靜脈血栓形成2例,發生率7.14%,對照組6例,發生率22.22%,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 VAS疼痛評估兩組干預前無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為(3.14±0.59)分,較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股骨干骨折患者在術后,由于在一段時間內需臥床休養,從而導致肌肉活動能力降低,血流循環出現障礙,同時也降低了血管支撐能力,不僅造成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同時也增加了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概率[3]。而本文通過早期工人鍛煉等護理干預對于股骨干骨折深靜脈血栓形成預防療效顯著。本文中,研究組深靜脈血栓形成2例,發生率7.14%,對照組6例,發生率22.22%,組間差異顯著(P<0.05);VAS疼痛評估兩組干預前無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為(3.14±0.59)分,較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果表明早期護理干預,不僅能夠有效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同時對于骨折早期血液循環狀態也可有效改善。通過早期肢體按摩一方面使得靜脈內血液向心回流加強,另一方面也可使得靜脈回流促進[4-5],同時在早期護理干預中,可通過間接重啟加壓促使遠端肢體深靜脈系統得以有效調節,從而促使患者獲得良好康復體驗。
總而言之,通過對股骨干骨折患者實施早期護理干預后取得良好成效,可降低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臨床上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薛玉萍.老年股骨干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臨床護理要點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18):251-252.
[2] 萬怡.護理干預對股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效果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03):447-448.
[3] 周丹.早期護理預防骨科術后長期臥床患者深靜脈血栓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03):571-572.
[4] 萬玉清.老年創傷性骨折圍術期深靜脈血栓前期的護理干預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31):173-174.
[5] 佚名.老年多發性創傷骨折患者圍術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8,10(12):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