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 孫淑霞 李芹
【摘 要】 目的:研究HIV感染伴婦科腫瘤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方法:將本院2015年3月~2019年7月接收的60例HIV感染伴婦科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采取圍術期護理干預。觀察分析護理干預效果。結果:60例患者手術均順利進行,未出現術中大出血,術后出現1例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1.67%,患者術后恢復狀況佳;其余59例患者及相關醫護人員均未感染。結論:對婦科腫瘤HIV感染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作用顯著,既能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又可積極預防感染,適合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 圍術期護理;婦科腫瘤;感染;HIV感染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81-02
HIV即人免疫缺陷病毒,此病可嚴重損害免疫功能,增加各種機會性感染的發生率[1]。臨床研究發現[2],HIV感染性較強,能夠通過體液、血液傳播,病死率極高,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有學者研究表明[3],在HIV感染疫情中,與男性相比,女性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故HIV患者合并婦科腫瘤的治療成為了廣大醫療工作者致力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治療此類患者時,如何保證醫護人員免受HIV感染。現通過探討2015年3月到2019年7月本院60例HIV感染并婦科腫瘤患者的圍術期護理措施,以期為臨床提供可靠的指導,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患者均確診為HIV,且合并婦科腫瘤,樣本入組起始時間為2015年3月,結束時間為2019年7月,年齡最小23歲,最大58歲,平均(38.52±6.49)歲;手術類型:13例子宮全切術,10例子宮肌瘤剝除術,2例左側卵巢癌根治術,8例卵巢囊腫切除術,17例子宮次全切術以及10例子宮頸肌瘤剔除術;16例有多個性伴侶,16例吸毒或靜脈吸毒,20例患者的丈夫為HIV感染者以及8例輸血史。所選患者均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將存在手術禁忌證、精神疾病與伴有其他腫瘤疾病者排除。
1.2 方法
所選患者入院后,制定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計劃,除采用依非韋倫、拉米夫定治療外,通常還加用齊多夫定,直至患者病情穩定,再制定腫瘤切除方案,并予以實施,護理內容有:(1)心理干預:多數患者不具備AIDS免疫預防,故疾病無法予以根除,若患者患上腫瘤,不僅心理負擔大大增加,也加大了經濟壓力,因此患者易產生絕望、恐懼、抑郁和悲觀等情緒。護理人員開展護理服務時要耐心和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與實際需求,再將適合患者的護理方案制定出,并將各項解釋工作落實到位,以免患者存在顧慮;幫助患者盡早走出困境,建立治療信心。(2)術前準備:a.術前1d協助患者常規沐浴、更衣,術日囑咐患者禁飲禁食,術前1d給予甘露醇口服,幫助患者自然排便,維持腸道清潔;術前1d備皮,診治時醫護人員需制定有效的防護措施,無論是否直接接觸皮膚與黏膜、血跡污染是否明顯,備皮前,醫護人員均需對自身皮膚破損情況進行檢查,再使用防水膠布、敷料仔細進行包扎,最后將雙層手套戴上;患病后,患者免疫功能呈下降趨勢,出現條件性感染的可能性高,在進行備皮時,各項操作要保持輕柔,尤其是注意避免刮破皮膚,有效預防感染;再者,還需嚴格清潔臍部;備皮結束后,相關物品如毛發等,需置入專用垃圾袋;醫護人員脫去手套后,應嚴格遵照相關規定,按照七步洗手法的標準仔細清潔手部。b.手術開展前一天進行兩次陰道灌洗,并將甲紫抹在陰道穹窿處、宮頸口;將0.5%碘伏準備好,同時準備生理鹽水40℃;診治過程中隔離分泌物、血液等,并對外陰、宮頸和穹窿等部位進行常規擦洗;c.灌腸處理時,于肛門置入一次性吸痰管,滴入灌腸液,嚴格遵照醫用垃圾標準對灌腸用物進行處理,醫護人員在操作時要穿隔離衣、佩戴護目鏡、口罩和手套等;處理膀胱前,需對膀胱情況進行檢查,并與會陰保持適當的距離,以免醫生面部受消毒液污染。(3)術后干預:a.術后對患者生命體征嚴密監測,觀察引流管暢通情況,確定其處于暢通狀態,并對敷料、傷口疼痛等情況加強觀察,一旦異常情況發生,需盡快上報醫生處理;b.由主管護理人員安排患者的病房,術后盡量安排單人病房;使用有效氯溶液每日對地面進行擦拭,采用專用拖把;選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房物體表面,例如床頭柜;每日對病房進行兩次消毒,消毒時盡量要求患者遠離病房,對于不能離開者,可將其面部掩蓋好;血壓計、體溫計等物品,應當確保專人專用,使用完畢后及時嚴格消毒;采用垃圾袋接住患者的嘔吐物,防止濺出床單或地面引起污染;嚴重遵循相關規定采集標本、處理物品,將各項防護措施落實到位,避免自身感染;c.待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后,再指導患者攝入易消化、清淡、高維生素和高蛋白食物,確保營養充足,以加速傷口愈合,囑咐患者禁止攝入高膽固醇、刺激性強和辛辣的食物;恢復期間要提醒患者保證休息充足,夜間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休息環境,護理操作集中進行;d.患者出院后,需徹底清理病房內所有廢棄物并予以焚燒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手術情況及術后并發癥。
2 結果
所有患者的手術均成功完成,無大出血病例;術后出現1例切口感染,占比為1.67%,其余患者康復理想,且與醫護人員均未感染。
3 討論
臨床研究證實,HIV的傳染性非常強,且不能根治,此類患者若再患上婦科腫瘤疾病,除了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4],還會加大治療難度。手術是臨床治療婦科腫瘤的主要方式,由于部分患者術前會出現心理情緒反應,例如緊張、焦慮、煩躁等,若不盡快干預,將會影響到手術效果,因此采取圍術期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在對婦科腫瘤伴HIV感染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時,醫護人員除了需要采取整體化護理干預,還要制定有效規范的防護措施,防止接觸到患者的污染物、血液和體液等,從而有效預防自身感染[5]。在本次研究中,所選患者接受心理護理、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后,手術順利完成,除1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現感染,且患者的臨床預后較理想。從中不難發現,圍術期護理運用于HIV感染伴婦科腫瘤患者中,能為手術的有序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還有利于預防職業暴露及交叉感染。
總而言之,HIV感染并婦科腫瘤患者接受圍術期護理效果確切,值得作為有效規范的護理方案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史克琴,趙娟.婦科腫瘤患者圍術期心理干預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03):376-377.
[2] 李玲.1例HIV感染病人雙側嗜鉻細胞瘤手術切除圍術期護理配合[J].全科護理,2018,16(33):4218-4219.
[3] 李芳,羅紅,蘭青.圍術期護理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和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24(02):224-227.
[4] 許萌,田喜平,張愛華.急診外傷合并HIV感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1):269-270.
[5] 姜衛民.個性化手術全期護理對腫瘤患者圍術期心理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6):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