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開 譚小平
【摘 要】 目的:探討乙肝疫苗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并對處理原則進行分析。方法:對2017年9月-2019年9月進行回顧性分析,選擇432例進行乙肝疫苗預防接種的患者,分析接種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分析處理原則。結果:432例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后主要出現的不良反應有39例低熱、52例過敏反應、69例腸道反應、17例疼痛反應,23例神經系統反應等。結論:乙肝疫苗預防接種會出現不同的不良反應,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可以緩解不良反應,還可以降低不良反應帶來的傷害。
【關鍵詞】 乙肝疫苗;處理原則;預防接種;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232-01
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熬夜、社會壓力的增大等因素,乙肝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乙肝具有傳染性,對個人、家庭的健康均有較大的影響[1]。乙型肝炎屬于慢性疾病,一旦感染會導致肝臟損傷,甚至誘發肝硬化等嚴重疾病。乙肝疫苗是目前已經較為成熟的預防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在臨床已經廣泛使用,主要是從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血漿中分離乙肝表面抗原,經過處理后制備而成[2]。但是由于個人體質、疫苗保存不當等原因,會在接種疫苗的時候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不僅影響生活、健康,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因此要及時對不良反應進行處理和預防。本研究主要探討2017年9月-2019年9月,乙肝疫苗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并對處理原則進行分析。
1 一般資料
1.1 基本資料
對2017年9月-2019年9月進行回顧性分析,選擇432例進行乙肝疫苗預防接種的人群,其中229例男性,203例女性,接種年齡1-80歲,平均年齡(36.25±12.08)歲。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接種人員和家屬均已經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我院的倫理委員會也批準了本次實驗,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乙肝疫苗接種的標準,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有乙肝疫苗接種史,有乙肝史,藥物過敏史,不配合本次研究,惡性腫瘤,器官功能障礙,肝腎功能障礙,精神性疾病[2]。
1.2 研究方法
對患者進行疫苗接種,分析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出現的不良反應有低熱、過敏反應、腸道反應、疼痛反應,神經系統反應等。主要由于工作人員的專業操作技能不足、責任心不夠、護理不到位,疫苗的保存和運輸條件不對,以及患者的年齡較小或較大,患者個人體質等原因引起的。
1.3 觀察指標
分析不良反應(低熱、過敏反應、腸道反應、疼痛反應,神經系統反應)發生情況
2 結果
432例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后主要出現的不良反應有39例(9.03%)低熱、52例(12.04%)過敏反應、69例(15.97%)腸道反應、17例(3.94%)疼痛反應,23例(5.32%)神經系統反應等。
3 討論
乙肝是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引起的,主要是由于家族性傳播,免疫力低下,其它肝病史感染等引起的[3]。乙肝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可以通過母嬰、或者血液進行傳播。乙肝屬于慢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乏力、惡心、腹脹、肝區疼痛、肝脾腫大等,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輕、中、重度,乙型肝炎會引發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4],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對于乙肝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較為成熟的乙肝疫苗,以預防乙肝的發生。而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患者在注射后會出現不良反應,嚴重的不良反應會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對于不良反應不僅預防,出現時還要及時進行處理。
本次研究中,432例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后主要出現的不良反應有39例(9.03%)低熱、52例(12.04%)過敏反應、69例(15.97%)腸道反應、17例(3.94%)疼痛反應,23例(5.32%)神經系統反應等。引發不良反應的原因主要有[4]:1)患者的年齡:有些患者的年齡較小,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健全,或者年齡較大,自身免疫系統衰退,因此會對疫苗做出免疫應答反應,進而出現不良反應。2)疫苗原因:由于對運輸和保存的條件都有嚴格的要求,但由于一些條件有限,無法保證達到疫苗要求的運輸和保存條件,會導致疫苗失活,進而注射后會出現不良反應。3)由于工作人員的操作不專業,責任心不強,對患者的護理不到位等也會引發不良反應。對于不良反應主要的預防和處理原則為:1)預防措施:接種前詳細了解患者的過敏和免疫史,對疫苗在使用前要嚴格遵照保存溫度以及保存條件,使用前搖勻。接種時嚴格按照接種的操作進行,并注意無菌操作,選擇正確的接種部位。接種后:接種后要用無菌棉按壓穿刺部位,不出血后,再觀察30min方可離開,并且注意患者的體溫以及穿刺部位周圍的皮膚情況。2)處理原則[5]:(1)對出現發熱的患者,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進行相應處理,不要私自進行處理,幫助其進行物理降溫,主要隨時測量患者的體溫。(2)對于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的要進行冷敷,出現皮疹的要禁止抓撓,防止抓破感染,一旦破裂要保持皮膚周圍的干凈干燥,避免感染。(3)疼痛和腹瀉等均是暫時的,暫不需要處理,如較為嚴重可遵醫囑進行服藥。(4)若出現休克等癥狀,需要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搶救治療。
綜上所述,乙肝疫苗預防接種會出現不同的不良反應,一般不良反應均較輕,不需要特殊處理即可恢復,但是對于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可以緩解不良反應,還可以降低不良反應帶來的傷害。并且還要要求提高患者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對不良反應要重視,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1]? 劉彩靈, 廖婷, 薛暢歡, et al. 社區乙肝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分析及處理[J]. 護士進修雜志, 2017, 32(15):1434-1436.
[2] 潘雪嬌, 符劍, 沈靈智, et al. 浙江省乙型肝炎疫苗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分析[J]. 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 2017, 44(6):403-406.
[3] 曾瀅, 陳魯粵, 楊忠華,等. 16歲及以上人群接種60μg重組乙肝疫苗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研究[J]. 浙江預防醫學, 2017, 29(9):869-873.
[4] 劉春. 乙肝疫苗接種成功率與疫苗接種量在成人中的關系分析[J]. 系統醫學, 2018, 3(15):28-29+32.
[5] 潘磊華. 乙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生的特點及預防措施[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1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