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勇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第一中學 272600)
科技的力量是無窮大的,而物理學恰恰與科技密切相關,正是因為科技的神秘與抽象,才使得學生無法真正領悟其中的真諦,這也不排除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的因素.另外,興趣在學習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當學生對事物充滿了興趣,好奇心就會不斷驅使著其前進、探索,磨煉其性格和意志,勇于迎接物理學的挑戰,學會欣賞物理學的魅力.高中時期,學生的生活被學習占據,難免枯燥一些,如果教師將電子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當中,能夠增加課堂的生機和趣味,培養學生對于物理學的興趣,也能夠減輕教學負擔.
高中物理的難度較大,如果學生不進行預習,在一種迷茫的狀態下聽講,是很難跟上教師節奏的,導致問題越積越多,最后干脆放棄,這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預習也是高中生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和能力,高中生具備了成熟的觀念和意識,應該自己積極主動地學習,而不是靠教師全程的監督和提醒.在學習興趣這一方面,如果學生通過預習被其中的知識點所觸動,就很容易形成強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自發地進行探索,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因此,教師要可以使用電子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預習的途徑,讓學習利用電子信息設備來接收預習資料,改變只能依靠導學案預習的局面.
例如,在教學《萬有引力與航天》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在學習平臺上上傳預習資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借航天的歷史來讓學生產生“為什么飛船能夠飛上太空?”的疑問,通過這一熟悉的現象來引入萬有引力的概念,更容易使學生接受,從而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萬有引力定律以動畫的形式表述,比起教材上的定理和公式,更加有說服力度,也方便學生理解.這樣一來,通過上傳預習資料來讓學生進行課程的預習,更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物理學的熱愛.
物理學的知識主要源自實驗和探究,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教師可以多多開展物理實驗,如果受時間和場地的限限,那么電子信息技術就可以大顯神通了.隨著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發展,大部分中小學教室已經安裝了多媒體設備,這為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提供了媒介.在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實驗視頻,通過觀察實驗,學生能夠學會知識的融會貫通,再配以教師的講解,物理知識就更加活靈活現了.因此,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實驗視頻,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對于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這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一實驗過程,通過觀察實驗布置,做出記錄,從而讓學生總結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增強實驗的說服力,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興趣,養成求知的心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著名的伽利略所做的“比薩斜塔”實驗,使學生對于自由落體運動也有相關的了解,告誡學生要勇于挑戰權威,保持對真理的信仰.這樣一來,通過在教學中穿插播放物理實驗,讓學生逐漸掌握實驗探究的技巧,也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
預習、學習、復習是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三條線路,物理學習同樣不能缺少重要的復習環節,鞏固課后練習也是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表現之一.學習物理這種理科性質的學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題,通過練習,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應試技巧,在做題中形成知識的融會貫通,形成根深蒂固的觀念,牢牢地掌握所學知識.以往的復習都是通過課后題或者試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電子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復習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師可以將講課視頻、檢測習題、物理實驗等資料上傳到學習平臺上,方便學生隨時隨地的回憶和記錄,從而查缺補漏.
例如,在教學完《相互作用》這一節部分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在學習平臺上分享講課視頻,讓學生回顧摩擦力、彈力、重力以及力的合成與分解的相關知識,并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筆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視頻后設置檢測環節,讓學生趁熱打鐵做題鞏固,在學生完成之后顯示正確答案和解析,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師可以設置模擬實驗環節,讓學生再次感受物理實驗的過程,體驗物理學的奇特魅力,掌握物理實驗的操作技能.這樣一來,通過電子信息技術來進行課后復習,使學生的復習方式變得靈活多樣,有利于提高鞏固效果,落實信息化教學.
總之,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化抽象為具體,將物理知識加以呈現,符合新課改理念的要求.尤其是在近些年來,電子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大力的推崇,逐漸改變著教育的方向和面貌,也順應著當前信息化時代的潮流.高中物理的難度不言而喻,教師更要以此為戒,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走進物理學,深入了解物理學的要義,學會將物理與生活聯系起來,通過生活現象來反應物理知識,通過物理知識來分析生活現象,從而達到活學活用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