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娟
(陜西省咸陽市興平市秦嶺中學 713101)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與物理相關的小知識.由此可見,物理是一門和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所以,物理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應該具備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統一的原則.如果學生們能夠熟練的掌握以上的思維能力,那么在日后的物理學習中學生們就能夠擁有一定的基礎.這樣一來在學習中就不會感到很吃力,在解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也會有較大的提升.本篇文章就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了初步的探究.
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實驗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老師在演示實驗時應該先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并且想象實驗的過程是什么樣子的,猜測實驗的最終結果是怎樣的.然后老師再進行正確的實驗演示.這樣一來,通過老師的有效引導,能夠給學生自身創造了一個想象的空間,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所謂實驗,就是不斷的發現和探索.物理實驗中的很多規律、現象和結論都是前輩們通過不斷的發現和探索得出來的,顯然這些對學生來說卻是陌生的,朦朧的,所以,在操作實驗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大膽的放開手,爭取把發現的任務都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操作,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學生們自己發現問題,還能讓他們在艱辛的操作中感受到科學發現的喜悅和樂趣,進而能夠激發學生們強烈的探索精神,并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例如,在“用伏安法測導體電阻”實驗中,在老師給學生們提供阻值相同的電阻的前提下,由于學生的想法不同,所以在接電流表的時候有的學生會選擇外接電流表,而有的學生會選擇內接電流表,那么疑問就產生了:“相同阻值的電阻其測量值這么大的差別原因是什么呢?”“哪一個測量值會比較準確呢?”“怎樣才能做到減少測量的誤差呢?”這時,學生們會對實驗的原理進行探索會有一個較迫切的心情.從而會促使學生們發現,當用不同的方法測量同一電阻時,那么測量的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為了盡量減少測量的誤差,應該結合測量電阻的所需要的多種因素來確定電流表的接法.但由于這種簡單伏安法電路自身不完善的特點,無論是采用外接電流表還是內接電流表的方法,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系統誤差.那么,能否消除這種系統誤差呢?為此,簡單伏安法電路本身的不完善,老師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補償的思想來引導學生設計出原理上比較為完善的電壓補償電路和電流補償電路.這時,新的問題又會即將出現,電流表和電壓表不夠準確帶來的誤差又將會成為主要矛盾,那么,怎么解決這個新矛盾呢?需要經過老師的進一步引導,可以讓學生們準確的認識到,如果采用準確度較高的電阻箱和靈敏度很高的電流計來代替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量的精準度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以上三種測量方法來進行測量.因此,學生們通過以上的發現和探究,學生對怎樣較準確地測量電阻的問題就會獲得深刻的認識.
通過心理學家表明發現,人們能夠通過思維在頭腦中想象、創造出自己在生活中沒有發生的事物的形象.人們往往能夠借助這種思維(即想象)來對未經過證實的事情作出合理的預測和猜想.而這種預測或猜想正是創新思維所需要的一種極其重要的形式.正如牛頓所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事實上,磁能生電正是法拉第根據自己的大膽猜想而獲得的發現,最終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由此可見,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訓練學生們預測和猜想能力.例如在探究“單擺的周期”時,老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們猜想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單擺的周期,進而老師再引導學生們設計實驗方案,選擇相應的實驗器材,然后通過操作實驗來檢驗自己的猜想.當然,學生們的預測和猜想不一定是正確,但是,當學生們通過實驗的檢驗來獲得求證之后,學生們自身的思維能力就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課堂上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和學生們往往會通過一起討論的方法來對問題進行探討就是討論法.由此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可以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實現.進而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1.選擇好討論題,明確討論的具體要求
討論的問題要具體,要切合學生實際,不能太大、太深,也不能太容易.論題的選取要有針對性,要有梯度,能夠吸引所有學生參加討論,同時能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有話說,題目難度應該使中等水平的學生“跳一跳,摘得到”.同時,也要估計和預設討論過程中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及其解決應對措施.
2.善于啟發和引導,創造和諧的討論氣氛
在討論時,既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意見,又要抓住問題的中心,把討論引向揭露問題的本質.使討論的重點落在對物理意義的理解、對物理過程的分析、對物理現象的解釋上.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思維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共同的探討與發現.因為學生們的思維能力無論是在哪個方面、哪個領域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讓學生的們的思維能力在一定程度得到提升,才能使學生們在學習中不吃力.所以,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學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