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虎林
(甘肅省康樂縣第一中學 731500)
在我國一直以來的應試教育模式的不利影響之下,教師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之中,主要采用的是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單向的知識傳輸忽視了學生主動思考的重要性,無法實現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有效鍛煉,也就難以實現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然而,高中數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與理論性,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難度偏大,傳統的教學方式加大了學生的數學學習難度,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產生了一種畏懼心理,逐漸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學習的主動性也就越來越差,遇到難題不愿意動腦筋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
1.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傳統的高中教學模式之中,教師通常會選擇使用題海戰術,通過大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但這樣的方式不僅不能使學生完完全全地理解知識點,還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甚至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對數學這門課程感到厭倦.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師應該對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及時的調整,著力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鼓勵學生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自主的探索,引導學生靈活地運用已學的知識去分析新的內容,實現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一章《空間幾何體》的講解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們回憶之前學習過的平面幾何的知識,通過分析兩者的共同之處和不同點,來實現對空間幾何的認識和掌握.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轉變為主動探索知識,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設置課堂問題,引導學生用發散的思維思考問題
在高中數學的課堂之中,雖然需要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行著重培養,但與此同時,也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引導.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為學生設置若干個課堂問題,作為學生本節課探究和討論的目標.不僅能夠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也能夠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向正確,激發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二章《點、直線、平面》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設置問題:點、直線、平面這三者處于不同的位置時,會產生怎樣的交點?在這樣的問題的引導之下,學生能夠對課本中的知識展開更加細致的分析,學生之間的共同討論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能夠更全面地考慮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使課堂氛圍得到調節,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章節所講授的內容,能夠更靈活地運用在實際的生活之中,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用發散的思維思考問題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3.借助多媒體設備展開課堂教學
從整體上看,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難度遠遠高于初中的數學,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中數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尤其是在空間幾何的方面,學生往往會難以理解其中的關系,導致學習過程非常艱難,會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很強的挫敗感.這是造成學生數學成績不佳,學習效率低下的最主要的因素.教師必須要給予這個問題足夠的重視度,著力改善現狀.在課堂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設備,使用互聯網上的教學課件、空間圖形模擬工具來展開講授,能夠使學生們更容易地理解課本中的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進行高中數學必修二第四章《圓與方程》的講解時,由于學生們對“圓”這個圖形的接觸非常少,很難理解這一部分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圓與方程的關系,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為什么圓的方程與直線方程的形式不同,也便于學生深入地思考當圓處于直角坐標系的不同位置時,其對應的方程所發生的變化.這樣能夠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轉變為具體的形象,展示在學生的面前,不僅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對于學生提出的猜想和假設能夠更加清晰地做出展示,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升,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發展.
4.展開探究式的學習,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
在高中階段的理科課程之中,掌握和理解課本知識已經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應該是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獲得持續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之中要注重開展探究式的學習,帶領同學們一起,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反復的分析和研究,了解其更深層面的含義.在這個過程之中,教師更重要的功能是引導,要讓學生獨立地完成分析和探討的過程,掌握了相關的學習方法,才能真正實現這門學科的意義.
例如,在進行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的講解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去猜想可能會影響小車運動速度的幾個因素,將這些因素一一列舉出來,再通過實驗觀察結果,得出最后的結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深入地探究這些知識點所蘊含的東西,思考如何將這些內容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起來,如何真正地做好知識的應用,而不能僅僅記下了公式,只懂得套用公式去解答題目,這樣就會使這門學科的學習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總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高中數學課堂的作用被不斷的增強,要注重在高中的數學課堂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便于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潮流.教師應該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對原有的課堂和教學模式進行積極的調整和改進,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深入思考,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為今后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