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坤
(江蘇省響水縣第二中學 224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變化和推進,各個學科的學習方式也不斷的在優化當中,那么基于對每個學生學科素養的培育顯得尤為重要,特別針對于高中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培育,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建立和形成是非常關鍵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貫穿著整個高中數學素養的核心.所以本文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數學學習單元設計案例進行了以下三點探究.
西方偉大哲學家柏拉圖說過:“數學是一切知識的最高形式”,一個學科,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的時候,才算達到了成熟的程度.”這也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科的重要性和靈活運用功能.所以數學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科,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體現,在實際生活當中的作用很重要,它是一種理性思維,更是一種必須掌握的數學素養,所以對于高中數學老師來說如何有效地在數學學習單元設計當中貫徹落實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的靈活運用相當重要.因此高中數學老師在準備每一個數學單元知識點的設計中,一定要讓學生有帶入感,讓他們真正融入到課堂當中去,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從學生所熟悉所了解的現實生活中出發,把生活當中具體的實際問題抽象化成數學問題,再靈活運用到新的現實問題情境當中去,讓學生經歷數學解題和應用的過程,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比如:當老師講到有一水面是正方形的池塘,邊長為1丈(3丈=10米),有棵蘆葦生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有1尺(3尺=1米)長,把蘆葦拉向岸邊,恰好碰到岸沿,問水深和蘆葦長各是多少?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知道池塘是一個立體的圖形,而數學教材課本中它是一個平面圖形,所以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此時老師可以拿出一個長方體魚缸,讓學生直觀地去感受和觀察這個立體的魚缸,正方形水面在圖中只能看到一邊,即DC=10尺.緊接著拿了一朵塑料花拉動,讓學生直觀看到花的長度不發生變化,從而利用數學規律來解決這個數學問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同時也把教材中冷冰冰的題目變成了來自生活的生動形象的數學問題,促使學生積極投入,主動探究.當然高中數學老師除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也可以適當地編制一些貼近生活的數學題目,讓學生在更加自然的情感體驗中感受到數學的意義與學習的樂趣,感受高中數學學科帶來的魅力.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最有效的的課堂環節就是對數學知識點教學情景的創設,創設數學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讓學生引發對數學的興趣,營造數學課堂氛圍,對提高學生課堂效率和培育學生數學素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樣在高中數學課單元設計的課堂中創設情境呢?比如當高中數學老師在講解《概率》這一個單元時,就可以利用數學游戲創設情景,老師可以分別讓學生準備一枚硬幣,分成5個小組,讓他們拋出硬幣20-50次,并讓小組同學記錄出硬幣正面或者反面朝上的頻率,然后在這樣的數學情景中,老師在適當地提出如下問題:如果隨機拋出一枚硬幣,反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我相信通過這樣的情景模式的創設,同學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答案應該了然于胸.這樣通過老師不斷為學生培育的學科核心素養,不僅讓學生融會貫通,也會引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學生在學習各個科目的過程中,老師不在僅僅只注重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而更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要首當其中.對于學科數學素養的培育是我們利用原有數學學科的專業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但是無論是哪一科科目,學科素養都是互通的,都可以用于豐富以前的經驗和傳遞知識.比如我們在學習高中數學《函數》這一單元的時候,通過對函數概念的理解,函數的單一性等等的學習過程中,來建立和形成整體的數學思維模式,那么這種學科素養在物理的學習當中同樣也可以得到利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需要不斷地去創新和發散思維,所有的知識的運用和大腦信息的處理,我們就需要去處理和整合,學科核心素養就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育,也會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數學不僅在課堂上才能運用到,也非常貼近實際生活.隨著高科技的不斷加入,國家越來越會重視含有學科素養的高素質數學人才.因此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要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建立高效的數學模型,便于在之后每一個單元數學學習當中搭橋鋪路,加以利用,同時我們也要利用數學的發散性思維巧妙地解決數學問題并運用于生活當中去,我們在做題的同時巧妙的應用數學知識.所以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將數學的核心思想貫徹落實到學生身上去,提高我們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