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蕊
(甘肅省會寧縣第二中學 730799)
學生由于認知能力、成長環境、知識儲備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學生之間的不同,以往統一的教學模式往往讓差一些的學生跟不上,而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又不夠學.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遵循學生的知識、能力層次,在教學中因材施教,既能夠照顧到所有學生,也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核心素養的構建基礎上,“學習和創新技能” 被稱為是“21世紀核心素養”的精髓,其內涵主要包括:學生需要有創造性思維,能夠開發,應用及有效的向人傳遞新的觀點.高中化學素養是內隱在化學教學內容中,是學科知識不斷積累深化的結果.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五個維度.上述五項素養立足于高中生的化學學習過程,各有輕重,相輔相成.將素養與化學知識與技能學習、化學思想觀念建構、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有求融為一體,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化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化學認知活動中發展起來并存在解決與化學相關問題中表現出來的關健素養,反映了學生從化學視角認識客觀事物的方式與結果水平.
層次性教學即是對學生進行分層、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等,遵循學生的個人習慣和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已有的層次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1.因材施教,教學目標的層次教學策略
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支配、調節和控制著整個教學過程.在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而采用層次性教學策略,為學生制定出適合其知識水平與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進行化學知識的積極學習和探究,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比如,在進行有關“金屬鈉”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層次進行相應教學目標的制定:對于知識儲備少,探究能力薄弱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是掌握金屬鈉的元素符號、物理性質、原子結構示意圖、基本反應化學方程式等;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能夠熟練相關化學方程式,能夠理解結構決定性質的基本含義,并試著去進行解釋鈉所具有的化學性質,探究相關化學反應的現象和結論背后的化學本質;對于高層次的學生,除了掌握以上基本內容,還要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將化學基本概念和原理進行遷移,運用到解決實際化學問題,解釋生活中的化學現象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每個層次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真實水平,注重學生思維靈活性和深刻性的訓練,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小組合作,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互相學習
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提倡的學生方法,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合作的作用,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到一個小組,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互相學習能力,這對于提高學困生的參與積極性、推動中等生的進步、減輕優等生的研究工作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給學生設置合適的探究主題,引導各個小組的成員根據自己的個性愛好、化學能力進行相關探究任務的研究,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能夠讓學困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欲望,短期內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彌補欠缺的知識,也能夠讓中等生掌握相關的化學學習和探究技巧,學習效率明顯提升.在小組合作中,學生通過知識的應用,互相滲透學習方法、解題思路,體現出合作共贏的局面.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習到其它成員的優點,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學習,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例如在探究“氯氣和水反應”的時候,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并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分析和研究,促進小組各個層次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如:常溫常壓下,氯氣的顏色、氣味?久置的氯水主要成分是什么,新制的氯水主要成分是什么,為什么?如果將石蕊試液分別滴入新制和久置的氯水中,有什么現象,為什么不能用久置的氯水?通過硫的學習知道,二氧化硫和氯氣都具有漂白性,如果將二氧化硫通入到氯水中,是否能夠增強氯水的漂白能力,為什么?通過教師的提問,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組內分工和思考,讓學生都能夠收獲知識,不斷積累經驗,豐富學生的情感,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不能墨守成規,給學生進行知識的統一灌輸,而是要遵循學生的差異性,在教學中實施層次性教學,發揮學生的個性化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不斷進步.這樣才能有效地克服以往高中化學教學的弊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層次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法和形式進行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