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予琦
(中國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北京 100081)
在現代信息化社會,檔案安全一直是困擾人民的重要問題之一,目前,面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增強信息化檔案的有效性與真實性,防止在儲存與運用時被非法盜取信息,甚至是篡改相關內容。在相關人員的深入研究下,研發出了區塊鏈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政府相關部門、科研研究機構、金融領域等,受到了社會人民的高度重視。
1)區塊鏈技術的含義。在學術界中,關于區塊鏈技術眾說紛紜,主要包含了三種說法:第一,區塊鏈通過技術手段,以及運用數學知識,對數據信息進行記錄,將其打包形成區塊后,最終獲得完整的記錄方式。第二,區塊鏈屬于數據結構,將數據有序連接起來,在區塊中記錄相關的數據,形成的基本單元被稱為區塊鏈。第三,通過使用密碼方法,將區塊鏈進行相連后,不但可以生成下個區塊,而且可以對數據的真偽性與有效性進行驗證。
2)區塊鏈技術的特征。區塊鏈技術特點較為鮮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具有去中心化特點。在區塊鏈架構中,去中心化屬于基本特征,以對等分布關系進行節點分布,可以獨立完成信息數據驗證、處理、保存等多項操作,依賴性較低。第二,不可隨意篡改信息。在共同識別機制的作用下,確保了區塊鏈技術的運行,對于區塊數據封裝節點的運行,通過分布式節點可以優先完成,在賦予區塊使用權限的過程中,無法隨意篡改數據信息。第三,數據信息具有可追溯性,具體表現為時間順序原則決定了順序排列原則,因此數據具有順序性,區塊鏈數據在鏈狀數據結構中含有諸多標志,例如哈希指針和時間戳等,可以追溯到源頭。第四,數據信息具有安全性,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增強數據的真實性與安全性,建設分布式網絡架構,在儲存信息時,每個節點都具有應用價值,可以進行完整儲存[1]。
1)無法隨意篡改信息的應用。對于中心式管理模式,參與保管過程的機構主要是檔案保管機構,缺乏有效地監管,可能會發生檔案被非法侵入或篡改的可能,因此需要使用計算機技術,為增強電子檔案的原始性,需要將其變為只讀文件,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主要利用自身分布式節點,完全儲存,驗證,交互數據,而不是依賴于第三方,從本質上說,對于核發信用證書,不需要第三方或相互擔保信任,即使信息不對稱,也可以建立節點信任機制,其采用加密算法進行創設,參考互聯網大數據,只有獲得大部分節點的“認可”,才可以修改電子檔案,如此一來,當節點的規模較大時,相對來說增加了修改的困難程度,可以確保檔案的原始性。區塊鏈技術與傳統方法相比,不需要經過過多的專業技術,記得確保檔案的完整性,防止被隨意修改或刪除,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經濟成本與保管費用[2]。
共識機制在電子文件管理平臺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傳遞電子文件時,各個節點肩負著監管者與參與者的職責,需要經過網絡系統的確認,防止發生篡改數據的情況,增強檔案的真實性。例如,對于電子公文檔案而言,雖然存在相關法律制度規范,但是始終存在著一定風險,可能發生被篡改或信息泄露等情況,導致公文檔案失去法律效力,在確認其效力時,主要依靠電子公章。然而,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無法篡改電子檔案記錄,不但減小系統信任風險,而且還增強了數據的可靠性。
2)去中心化的應用。由于中心管理模式中,對中心節點具有一定依賴性,導致容易埋下安全隱患,成為致命弱點,在檔案保管機構中,存在著諸多檔案,一旦機構遇到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等情況,可能會破壞檔案內容,甚至是直接丟失檔案,因此需要采用中心式管理模式,為系統正常運行提供保障,確保中心節點的安全性,降低發生故障的可能性。由于受到火災或地震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中心點容易出現故障,因此需要采用異地保管的方式,尋找專門的地點,復制保存檔案信息,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可以快速獲取檔案,解決中心點故障造成檔案難以利用甚至丟失的問題[3]。
此外,非法入侵也是導致中心點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紙質檔案保存地點的限制,導致在入侵過程中不會對其產生較大影響,但是對于電子檔案而言,將會增大破壞性,通過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不受保存地點的限制,直接破壞檔案信息內容,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在管理電子檔案時需要采用中心式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保護機制,為中心節點安全提供保障,再加上需要實時監控系統的運行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開銷。基于此,需要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分布式的檔案儲存,完成去中心化,在保存檔案時,每個節點都具有獨立性,即使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對其余節點的工作產生影響,可以獲取到完整的信息,增強檔案管理的安全性[4]。
3)安全儲存檔案的應用。電子檔案的建設已經成為未來主要發展方向,獲得各個行業的認可與應用。對于從事于科技行業的企業,檔案管理的作用日漸突出,核心內容是確保檔案儲存安全,對于科技活動產生的數據信息,其價值不言而喻,一旦出現損壞現象,將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在管理電子檔案時,使用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安全儲存管理科技檔案,需要注意兩點要素:第一,需要優化構建檔案信息儲存結構,確保數據信息的高度保密性,并且需要應用信息加密技術,在規定范圍內傳播信息。第二,需要安全保護檔案信息,構建電子化的檔案,防止被輕易破損或攻擊,還可以修復受到損毀的檔案,通過分布式儲存方式,將電子檔案進行備份,每個節點都有存在的價值,即使遇到丟失信息的情況,也可以找到備份數據,確保檔案信息向更高層次發展,具有較高的安全性[5]。
4)可追溯性的應用。在鏈式區塊結構中,數據信息具有可驗證性與可追溯性,通過使用密碼學等方式,可以將兩個區塊進行關聯,確保找到想要獲取的信息。在管理平臺中,在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基礎上,可以保存完整的數據,并且可以進行追溯,充分發揮哈希指針與時間戳的作用。例如,在人事檔案管理過程中,通過使用人事檔案追溯和區塊鏈技術,可以追溯檔案傳遞流程,將其完全變得透明化,準確定位到源頭,為管理與追責提供理論依據。當人事檔案管理出現了失誤時,可以在短時間內查出原因所在,及時彌補過失。此外,在獲取檔案信息時,還可以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快速獲得三方協議、派遣證、學習檔案等,提高了工作效率。
區塊鏈在驗證電子檔案的真實性時,一般采用數字摘要、時間戳、數字簽名等技術,可以查出造假的身份證明,因為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數據,同時還可以防止時間造假。在應用該技術過程中需要注意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特性,充分利用共享意識,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的優勢,增強電子檔案的適應性,防止出現刪減檔案信息的情況。同時,需要尋找有效的代替方案,通過擴展在線服務功能,確保獲得預期的管理成效[6]。
綜上所述,檔案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學習利用與完善優化區塊鏈技術,重視其自治性與防篡改等特性,抓住面臨的機遇,跟上改革發展的腳步。在檔案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優勢,確保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向更科學、更現代化的領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