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遍宇
(東莞市虎門中學,廣東 東莞 523908)
圖書館作為學校寶貴的教學資源,在學校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促進學生人格健全發展,幫助學生提升個體素質、優化綜合能力等起到積極作用。而科學的管理手段是實現圖書館各種功能及價值發揮的必由途徑,學校應通過圖書館的科學管理,重視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重視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以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針對學校圖書館現狀,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以實現對傳統管理模式的調整和優化,從而發揮圖書館服務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學習利用等教育教學目標的作用。
完善的規章制度是促進管理人員行為規范的基礎,也是管理工作開展的依據。學校圖書館應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1]。科學完善的制度應是一個配套的體系,包含了崗位職責、工作規則、考核機制、激勵制度等等。同時還應針對服務對象制定讀者規則,切實做好讀者管理工作。讀者規則中應包含借閱讀制度、規則、借書過期及丟失賠償事項、讀者入館規定等。無論哪一種制度的制定,都應以方便讀者、方便管理為主。另外制度的制定還應結合學校圖書館的性質、任務、服務設施、服務項目特點等,簡明扼要,語言精練。讀者規則完善后可通過新生入館教育加以宣傳,并將其制作成冊發放到每一位學生手中,讓學生熟知圖書館要求并自覺遵守。最后應制定合理的開館制度。中學圖書館開館通常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段,為了實現科學管理促進圖書館的正常運行,學校可針對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時間、課余自習時間安排及教學需要等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開館制度。例如可以讓管理員上午上班時間比師生晚兩個小時,下午下班比師生晚兩小時,將開館時間集中在中午休息以及下午的課外時間,不僅能將時間利用最大化,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
學校圖書館是為廣大師生服務的,自然要以人為本,從人本角度出發。因而人本化的管理是必要的,這就需要學校主管領導帶領圖書館管理人員、教師共同商定,結合學生的興趣以及需要,制定出科學的管理制度,合理規定開館時間,協調好師生與管理人員的工作對接,為學生閱讀提供時間和質量上的保障。學校應重視管理人員的訴求,完善評價機制,通過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師生對圖書館管理的意見、對管理人員工作的感受、對文獻資源利用狀況等等,并根據實際問題對圖書館的運行有針對性地調整,促進圖書館管理朝著人本化的方向發展。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們已步入信息頻密時代,學校圖書館也應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手段。學校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來建立考核機制和一定的組織架構來支持和保障學校圖書館的發展。中小學圖書館評估細則中指出,中小學圖書館應實行由校長直接領導下的館長負責制,館長可享受教研組長待遇,還可將圖書館、電教館等進行統一有機管理。通過有效整合學校各相關功能機構,提高學校圖書館的地位,并為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在圖書館業務工作流程中,應立足于廣大師生的需求,積極開展相關的信息資源、咨詢服務、信息導航等項目[2]。針對中學圖書館新書進館的階段性以及各類書籍分布不均衡的特點,圖書館可通過動定相結合的管理方式,提高圖書館管理的有效性。即每一位管理人員除了做好自身崗位工作,在其他崗位有臨時性任務或急需完成的工作時,應及時協同合作,共同完成,從定崗變為動崗,使得每一位管理人員都能在不同的崗位上得到鍛煉,借此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增強管理工作的活力。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工作實際需求,對工作內容進行靈活調整,從而適應圖書館動態變化和需求,同時也提升了個體的業務能力,成長為圖書信息管理的多面手。
現代化教育中,想要提高圖書館管理的質量,落實管理目標,應加強對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為管理人員主動提升自我提供空間和機會,從而構建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管理隊伍[3]。在具體實踐中,首先應引導工作人員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服務意識,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手段,使其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引導其培養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使其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自主學習先進的管理手段。其次,學校要結合管理人員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特點,為提升管理人員素質制定培訓計劃,并為其提供學習的機會,使其在不斷充實自己,提升管理能力的同時,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更好地滿足圖書館崗位需求,實現圖書館科學管理。最后,應提高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圖書館管理工作不是簡單的發放書籍、記錄借閱信息等,管理員還要成為幫助廣大師生有效選擇書籍的引導者。也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為學校教學活動提供有效幫助。因此,管理人員應全面掌握各種業務活動的內在聯系和館內的各種設備設施,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滿足學校教育教學的需求。
學校應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激發管理人員的服務熱情,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服務學校教育當中,推動學校發展。應重視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使其認識到圖書館的教育功能,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主動為廣大師生提供服務,從而增強師生對圖書館的認可[4]。圖書管理應通過專業的管理手段和高質量的服務,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讓學生走進圖書館中能充分用好課余時間,利用圖書館的教學資源查閱所需資料,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上的幫助。建立考核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人員具體工作要求,依據合理的標準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考核管理中可借助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結合的形式,肯定管理人員的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的成就感。
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普及的當下,學校圖書館也應跟上時代發展,完善信息化設備的配置。也只有加強信息化管理設備配置,為管理人員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軟件和硬件設施,才能使管理人員從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為學生服務當中,提高管理 效率。
學校圖書館服務于廣大師生教學與學習活動,因此學校應結合教師以及學生兩個服務對象的特點,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從而實現清晰化的書目查詢、借閱者信息、資源共享等等功能。這同時也是促進圖書館信息化程度的有效保障。因此學校圖書館應凸顯出共享性、互動性、開放性等特點,將出版社、供應商、師生信息等與圖書館有效聯系一起,從而構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例如選用登錄模塊、書籍簡介、界面養護等等。當前很多學校的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逐步完善,但隨著圖書館功能的不斷增加,其信息化系統也應不斷地完善,并隨著實際需求進行更新和優化,為圖書資源的有效傳播提供多元化途徑,進而實現對圖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對圖書館藏書進行及時更新,保證館內各種資源的時代性,符合了當前知識不斷更新變化的特點。學校應重視圖書館的業務建設,對傳統管理手段進行優化,積極借鑒和引進能夠滿足新環境需求的管理手段。學校應激勵管理人員對館內的各種圖書資料深入分析研究,并對其進行科學的分類管理,從而為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在對圖書資源進行整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及時對過時書籍進行淘汰,并引入新的圖書。學校可根據自身條件,完善圖書館的軟件及硬件設施,利用新技術優化圖書館管理系統,通過更新管理設備,提高圖書館信息化水平,從而為圖書館資源更新提供有利條件。
圖書館中圖書資源未實現最大化利用是當前各學校都面臨的問題。造成該現狀的主要原因在于圖書館內的很多資源的信息未能進行及時有效的宣傳,導致學生和教師都不太了解圖書館的圖書信息。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及管理人員應加強宣傳,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優勢,及時將圖書信息發布出去。首先,可以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微博、校園網等等,對圖書館內的各種圖書資訊進行發布。也可以在校園的宣傳欄張貼海報介紹圖書館圖書資料。其次,注重信息發布的豐富性。信息發布的內容應包含圖書編寫、銷售、出版等多項內容。再次,做好所發布信息的歸類及應用途徑指引,方便師生按指引找到需要的相關圖書信息。
圖書館在落實素質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是廣大師生身邊便捷的信息資料中心,同時也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終身閱讀意識的職責。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學校圖書館管理中存在體制建設不夠完善、軟件及硬件設施滯后等眾多問題,無法滿足學校學生閱讀、教師教學參考的需要。為了發揮學校圖書館應有的價值和教育功能,各學校應重視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任用,完善人本化的管理制度,加強圖書館軟硬件的建設,充分發揮出圖書館作為學校教育結構的職能作用。在此提出以上建議,希望我們的學校圖書管理建設能在充分重視的同時,學校干群能同心協力做好圖書訊息的管理和發布,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